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閱讀與欣賞 介紹歐陽修散文《賣油翁》

閱讀與欣賞 介紹歐陽修散文《賣油翁》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撰稿 | 余澄清播講 | 丁然

本專欄音頻資源來源於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經非常知名的欄目《閱讀與欣賞》。暫時沒有與音頻對應的文字資源,以下文字,僅為大家欣賞和理解提供參考。

賣油翁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與庄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譯文

康肅公陳堯咨善於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誇。曾經(有一次),(他)在家裡(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裡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後)氣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於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於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

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注釋

1.陳康肅公:陳堯咨,謚號康肅,北宋人。公,舊時對男子的尊稱。善射:擅長射箭。

2.以:憑藉。自矜(jīn):自誇。

3.家圃(pǔ):家裡(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裡指場地。

4.釋擔:放下擔子。釋,放。而:表承接。

5.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6.去:離開。

7.發:射,射箭。

8.但微頷(hàn)之:只是微微對此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讚許。但,只、不過。頷之,就是」對之頷」。頷,點頭。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9.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10.但手熟爾:不過手熟罷了。但,只,不過。熟,熟練。爾,同「耳」,相當於」罷了。

11.忿(fèn)然:氣憤憤地。然,作形容詞或者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的」或」地」。

12.安:怎麼。輕吾射:看輕我射箭(的本領)。輕,作動詞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以,憑、靠。酌,斟酒,這裡指倒油。之,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14.覆:蓋。

15.徐:慢慢地。瀝之:注入葫蘆。瀝,注。之,指葫蘆。

16.惟:只,不過。

17.遣之:讓他走,打發。

賞析

該文敘賣油翁以純熟的酌油技術折服了自命不凡的善射手陳堯咨。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實踐出真知,熟能生巧。作品由始至終沒有一句誇讚賣油翁的話,但賣油翁那純樸厚直、懷技而謙謹的形象已隨著他的言行舉止充分地展現出來。

第一段寫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看射箭。文章一開始用極簡潔的語言交代了陳堯咨善射,而「自矜努」、「善射竹」、「當世無雙」突出了他射箭技術的熟練;「以此自矜」又寫出他沾沾自喜韻驕矜態度。賣油翁「釋擔」、「久而不去」,表明他被陳堯咨射箭所吸引,想看個究竟。看見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斗」,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睨之」、「微頷」神態的描述,準確而傳神。既表示對陳堯咨熟練的射箭技術的肯定,又寫出他尚有不滿意的靜觀神情。一個是稍有成績,就沾沾自喜,一個是看了半天,沒有一句讚揚和捧場的話,表現出頗不以為意的神態。作者在不動聲色的敘述中,初步揭示了這兩個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對待射箭技術的不同態度,這就構成了矛盾並使讀者產生了懸念,由此,引出了進一步的敘述。

第二段寫賣油翁自錢孔瀝油。這段一開始,通過陳堯咨和賣油翁的兩組對話,進一步對照地寫出兩人對射箭技術的不同看法,不同態度。「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陳堯咨連著發出兩旬問話,顯得盛氣凌人,併流露出對賣油翁輕視的態度;而賣油翁的回答卻是淡然一句:「無他,但手熟爾」,語氣平靜,表現出賣油翁的從容和自信。賣油翁的神情和語氣激怒了陳堯咨,陳氣呼呼地斥責賣油翁「爾安敢輕吾射」,這就進一步表現出陳的狂妄自大、咄咄逼人。老翁卻仍然是坦然沉著,用冷靜的語氣回答:「以我酌油知之。」接著作者連用「取」,「置」、「覆」、「酌」、「瀝」幾個動詞,井然有序地而又十分簡潔,十分準確地描述了賣油翁瀝油的過程,表現了他沉著鎮靜,從容不迫的度態。有這樣的高超和熟練的技術,卻仍然毫不誇飾地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和陳堯咨的自矜態度相對照,賣油翁樸實、謙遜、毫不驕矜的品德不是躍然如在眼前。「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力」,這是文章畫龍點睛之筆,作者兩次點這句活,強調和突出了本文敘事的主旨所在,亦即強調和突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最後,用一句話交代了陳堯咨態度的轉變和事情的結束。一個「笑」字,也是傳神之筆,無須多加筆墨,就表示出陳堯咨從賣油翁的行動中受到啟示並心悅誠服;「笑而遣之」,這樣處置,也符合陳堯咨的身份。這個結尾簡潔、含蓄、發人深省。

襯托手法的運用是該文寫作的特點。這篇文章記了兩件事,一件是陳堯咨射箭,一件是賣油翁瀝油;這兩件事在文章中不是並列的,而是有輕重、主次之分的。賣油翁瀝油是主體部分,陳堯咨射箭是次要部分,是陪襯。寫陳堯咨善射「十中八九」,更加突出了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濕的高超、精湛的技藝。寫陳堯咨稍有成績就自誇自傲起來,就反襯了賣油翁謙虛樸實的美德。寫陳堯咨氣勢逼人,就映襯了賣油翁從容不迫的態度。由於有陳堯咨射箭這一段作有力的鋪墊和襯托,就把主體部分充分地凸現出來了。寫陳堯咨射箭作者用「十中八九」簡括地加以敘述,而對於賣油翁瀝油,用了一連串的動詞將其過程較詳細地寫出來。敘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更加突出了文章的重點。總之,襯托手法的運用,使得這篇一百三十五個字的短文敘述疏密相問,又重點突出;明白曉暢,又委婉生動;主題思想表達得鮮明突出,又引人深思,富有啟發意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介紹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閱讀與欣賞 介紹酈道元《水經注》片斷《三峽》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