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郎廷佐,關寧人(今遼寧省北寧市)人,為漢軍鑲黃旗。他的父親是明朝的秀才,於天命七年(1622年)降清,後因功得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郎廷佐歷任國史院侍讀、秘書院學士,江西巡撫、福建總督等,順治十二年至康熙七年為江南江西總督,康熙四年恢復舊制,成為了大清第一任兩江總督。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郎廷佐身處明清變革之際,清入關後,政局動蕩,戰亂頻頻,因此他的大半生始終不離陣前馬上。而郎廷佐以其對清朝之耿耿忠心,奮勇征戰,取得了赫赫的戰功。

順治三年(1646年),郎廷佐以國史院侍讀跟隨肅親王豪格進軍四川,征討張獻忠。順治六年,又隨英親王阿濟格討伐在山西倒戈反清的大同鎮總兵麥瓖。順治十一年,時任江西巡撫的郎廷佐派兵剿滅了侵擾饒州、廣信間的土匪洪國柱等人。

不過,郎廷佐最大的功勞卻是順治十年的江寧保衛戰。清軍進入江南後,南明政權傾覆,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大順、大西農民軍余部的支持下,先後在戰場上掀起了幾個抗清復明的高潮。而閩南、粵東一帶的鄭成功與浙東的魯王舊臣張名振、張煌言部密切合作,一再襲擾長江中下游地區,嚴重威脅清軍在江南的立足,清廷更是深以為患。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順治十五年,清兵大舉進攻西南地區的大西軍李定國部,鄭成功、張煌言為了解救與自己休戚相關的西南地區的危局,舉兵進攻浙江沿海,準備進入長江,因在海上遭遇颶風,於次年六月再次大舉北伐。

鄭成功、張煌言率17萬水陸大軍,於崇明島登陸後,七月軍至焦山,襲破瓜洲,攻克長江門戶鎮江,進圍江寧。時任兩江總督的郎廷佐正駐守在江寧,當時江寧城中守軍總兵力不過三萬人,城大兵少,難於守御,抵抗十分困難。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其實,早在這一年的二月,郎廷佐因巡視江海防務之後就像朝廷密陳過海防機宜,他指出:「鄭成功擁眾囤聚海島,早晚必將再次舉兵侵犯江南,而江南省兵數不多,且水師舟船未備,請求調發相鄰各省精兵以增強防禦力量。」但是朝廷卻沒有重視,始終沒有批准他的請求。

鄭成功大軍降至,形勢危急,郎廷佐鎮定自若,他一面施展緩兵之計,向鄭功成假意請降,卻又提出按大清舊律,守城30天城池易手方不加罪守城將士及其家小為由,請求寬限30天,鄭成功信以為真,於是屯兵城下,曠日持久,一拖就是兩個月,沒有全力組織攻城。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另一方面,郎廷佐緊急向臨近各省調兵,等到各路援軍趕到之時,他又利用鄭成功部鬥志鬆弛的大好時機,突開城門,縱兵奇襲,取得勝利。此役,郎廷佐擒獲鄭軍提督甘輝、總兵張祿、郭良玉等,並燒毀水師船隻五百餘艘,鄭成功兵敗,返回廈門。江寧得以保全、長江得以肅清,清廷在江南的統治得以維持,郎廷佐之功赫然居首。

三藩之亂爆發後,福建總督范承謨被靖南王耿精忠殺害,康熙十三年(1674年),與耿精忠為姻親的郎廷佐受命繼任為福建總督。郎廷佐臨行時上疏康熙帝:「臣孫雖為耿精忠胞弟之婿,然臣誓不與逆賊俱生,願力疾前驅,殲除叛寇。」

第一任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保衛戰中,鄭成功敗在了他的手下

因福建當時在耿精忠之手,郎廷佐進至浙江後,隨康親王傑書暫駐金華,參與籌劃平叛之策,多有貢獻。直至康熙十五年六月,郎廷佐病逝于軍旅之中,真可謂是馬革裹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要洗白歷史,思來想去只有這兩人可當大任
晚清京城一家酒樓,專營剩菜剩飯,富商大賈們排隊也要品嘗美味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