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你可能正在毀掉孩子的道德感

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你可能正在毀掉孩子的道德感

導言: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彌補?」 要比強迫孩子道歉或者懲罰更有力量。

作者:曉菲



春節假期,一天晚上,小朋友自己洗漱,衛生間了搞了一地水。

前幾天也出現過類似情況,和他說過。結果,我在他洗漱完後進入衛生間,完全沒留意到地上有水,腳一滑,膝蓋磕到了洗漱柜上,瞬間淤青。

那一刻,心裡一下子升起一股情緒,心裡想著,前幾天剛說完,今天又是這樣子。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和孩子說這個事情呢?會不會把孩子叫過來,訓一頓,甚至讓孩子和我們說「對不起」呢?

意識到了自己的情緒,我馬上給自己叫了暫停。把已經到了嘴邊的「和你說了多少次,又搞得滿地是水」的話咽了回去。暫停了幾秒鐘,深呼吸幾次,然後走出衛生間。

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你可能正在毀掉孩子的道德感

孩子在客廳聽到我撞到後發出的「啊」的一聲,大概意識到是因為自己剛剛把水搞到地上。看我走出來,眼神怯怯地站在那裡。我蹲下來,拉著他的手說:「媽媽剛才因為地上有水,腳下滑了一下,膝蓋撞得很疼。你現在可以做點什麼,讓媽媽好受一些呢?」於是小人兒用小手輕輕地幫我揉了揉膝蓋,說,「我幫你揉一揉就不疼了」。然後,我和他一起去衛生間,把地上的水拖乾淨。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孩子有意或無意的各種「闖禍」。

比如,你3歲的小男孩在操場上撞到了一個小女孩。這時你會要求你家小朋友向對方說「對不起」么?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呢?一種情況可能是,孩子機械地重複了一句「對不起」,然後,就不再理會那個小女孩,繼續玩自己的遊戲了。另一種情況,孩子就是不說「對不起」,結果你和孩子兩個人僵持在那裡。其實,這兩種做法,無論哪一種,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培養孩子的道德感都是於事無補的。

小孩子很少會感到懊悔,因為他們的情感和認知能力都還沒有到達可以感覺到懊悔的程度。作為家長,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是善解人意的。當孩子「闖禍」後,我們與其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不如試試下面4個做法:

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你可能正在毀掉孩子的道德感

1. 幫助孩子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首先,孩子們必須意識到他們做了什麼。對我們來說顯而易見——孩子撞倒了別人——但是,我們需要對孩子明確指出這一點。

小孩子還很難理解事情的原因和後果。告訴他們事實:「你拿著大汽車亂跑,撞到了小美的手臂,把她弄疼了。她正在哭呢。」讓孩子置身事中也可以幫他們體會受傷孩子的情緒。花一點時間一起看一看她臉上的淚水,查看一下她被撞到的胳膊肘。你可以說:「看——就是這兒在疼。她在哭呢。」

2. 幫助孩子採取補救行動

一旦「闖禍」的孩子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就該讓他行動起來,幫助受傷的一方。小孩子不會感到歉疚,但他們擅長採取行動。

「你撞倒了小美,她很傷心。給她拿一片紙巾好嗎?」大多數時候,做些實際的事情會讓孩子的內心感覺好受一些。「雖然我不能給小美的胳膊肘止疼,但我可以幫她緩解疼痛。」孩子間常會有一些磕磕碰碰——不論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來幫助孩子實踐同理心和責任感。

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你可能正在毀掉孩子的道德感

3. 向對方做出承諾

闖了禍的孩子可能會害怕——害怕成年人對他發火——也可能會感到窘迫,或是因為傷到別人而生自己的氣。受傷的孩子也會傷心、生氣和害怕。因為疼痛而傷心,因為被人推倒而生氣,因為震驚和始料不及而害怕。很可能,她特別害怕再一次受傷。

「剛才這個孩子推倒了我,他還會這樣做嗎?」「對不起」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對受傷的孩子來說,一個不會再推/ 踢/ 打她的承諾要比起一句「對不起」更有意義,所以,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不如試著讓他們彼此重建信任。例如:「告訴她,『我不會再撞你了!』」或「告訴她,『我不會傷害你的!』」

4. 真誠道歉做榜樣

當然,說「對不起」,是一種社會規範,我們也確實希望孩子說「對不起」。與其教孩子機械地模仿,父母的以身作則會讓這三個字更有意義。當我們自己以身作則真誠道歉時,除了主動說「對不起」,還要制定計劃保證以後會做得更好。

例如:「對不起,我弄壞了你的畫。我不知道它對你很重要。下次我在回收之前會先問你的。」或是,「哦,對不起,我保證把你的自行車帶來,但我卻忘了。有什麼辦法可以幫我記住這件事呢?」

只說「對不起」是一種逃避。幫助孩子採取行動,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道德感。



(曉菲:「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作者,4歲孩子的媽媽,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專註親子溝通、父母遊戲力、兒童學習力。)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