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知識分子大都很貧窮

為什麼知識分子大都很貧窮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到全國各地演講說,中國人上的第一大當就是教育的當,他說,你不知道嗎?你的孩子都是由一些不太適應社會的一類人在教。仔細想來,這也是歷史事實,老話說「家有半碗糧不當孩子王」,又嫁了個「窮教書匠」等。一些寫書教學搞文字的人往往被人家說成「窮酸」,還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獃子」等等許多說法,都把知識分子和貧窮劃等號。

我國著名策劃大師 路長全在他的代表作《軟戰爭》一書中寫到:人的決策能力、人的膽量、人的賺錢能力,往往與人的學歷高低、知識水平高低成反比。他說,有的人在考察一件事可不可以乾的時候,看到有50%的成功率,他就毅然決然的幹起來了,這種人通常叫企業家;有些人看到一件事有80%的成功率,他就幹起來,這種人通常叫經理人;還有一種人,看到一件事幾乎有100%的成功率,到最後左考慮右考慮,還是放棄了,這種人通常就叫知識分子。

為什麼呢?因為知識分子讀的書太多,頭腦太複雜,他往往看到一件事情太多的負面影響,萬一失敗了怎麼辦?萬一賠了錢怎麼辦?萬一下崗了怎麼辦?他們能找出100個理由不去干,他們一生追求的就是一個「穩」字,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膽小!好不容易考上一個"鐵飯碗",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就是為了有一個正式單位正式工作有一群熟悉的人,有一個月月發工資的地方,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著,年老了有退休養老保險等,遇到所有的成功的賺錢的機會,他們都不敢嘗試,他們害怕失業了以後會變得貧窮,實際上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貧窮之中,工資好像不斷地漲,其實工資永遠高不過物價,這一輩子永遠買不起好車好房 ,永遠也不可能到處去旅遊購物,去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談不上去引領社會的潮流,成為時代的標杆。今天5800元每月的工資才相當於30年以前的38元5角,當然,他們會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的貧窮解脫,最常說的話就是「知足者常樂,要那麼多錢幹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買那麼好的車幹嘛?不就是代步工具嗎?要那麼好的房子幹什麼?有地住就行。聽到哪個富人有錢人出事了,有些人就幸災樂禍,為自己的貧窮找心理平衡,他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一集一集、一部一部地看電視連續劇,他們可以為節省幾塊錢幾十塊錢跑半天的路花半天的時間,卻不肯琢磨怎樣才能多做實事,廣開財源賺到大錢。

大量的實事證明,二三十年前第一學歷是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的人,早早評上什麼職稱的人,有幾個人能買得起賓士寶馬住的上豪華別墅?(貪污腐敗分子這裡不算),尤其是一些學文科的知識分子,他們讀了太多窮文人寫的書,觀念陳舊、仇富仇官。窮人多麼多麼好,多麼值得同情,富人多麼多麼壞,多麼多麼唯利是圖;像阿凡提的故事、神筆馬良的故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安徒生的童話選,《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馬克吐溫《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中外文學作品中歌頌窮人貶低富人的文章多如牛毛,或許這些都是導致大多數知識分子貧窮的深層原因。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老家蘭山區方城鎮中學有個翟洪波老師,是教歷史的,大學學歷。幾年前,方城鎮由於在從費縣划到蘭山區的過程中,兩邊都不發工資達3個多月,翟洪波老師沒有錢花了,家屬有病又需要錢,他不知道借錢,或者他根本就借不出來,就找了一份誰都想不到的工作------用肩膀扛水泥,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連當地老百姓都不願意乾的活,一袋水泥1.5元,一拖拉機40袋,裝卸一車賺60元。他一個人經常夜間加班這麼干,不到40歲的他身體本來就不好,卻從不捨得花錢體檢,水泥的粉塵很快嗆到他的肺里,到最後就吐血死亡了,可憐翟老師,因為貧窮,這麼年輕的生命就結束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妹妹他們這些老師都去他家開追悼會來,還捐了款為了翟老師有病的妻子和上學的孩子,老師們都很窮,捐也捐不多。

常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許多知識分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單位一個行業、在熟悉的一群人中,一呆就是多少年,有一些地理老師,天天在講台上,給學生講萬里長城、說黃河泰山,談世界各大洲各大洋,卻從來沒有爬過長城、沒有登過泰山、沒有看過黃河,更連想也別想出國旅遊;知識分子雖然有許多的時間讀萬卷書,但是卻沒有時間「行萬里路和廣交四方朋友」,而後兩者恰恰是人生的更高境界。大家看出彩中國人里的評委周立波、范冰冰、蔡國慶,他們的學歷都不高,讀書也不多,但他們行萬里路、廣交四方朋友閱人無數,能與各種選手自由交談、瀟洒自如。越是井底之蛙越容易夜郎自大、有些知識分子仗著自己有學歷有書本知識,有點小成就,就變得清高自大、不與人交往,看不起沒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把別人都看做「大老粗」,「土豪金」、把沒有文化和沒有教養劃等號,還有文人相輕的臭毛病這裡就不再多提。

大家再看看中國的兩個漢字,困難的「困」,囚犯的「囚」,真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兩個字型差不多,都是全包圍結構,困難的困是說,常不出門的人,就是個木頭人,麻木不仁,困難困難,困在一個地方,做什麼都難;「囚」這個字是指犯了法犯了罪的人,用圍牆把你圍起來,讓你失去自由,失去行萬里路和廣交四方朋友的機會,所以對人最大的懲罰就是把他囚在監獄裡。現代人為什麼這麼重視旅遊重視交友,因為這兩者是人生自由的最好體驗、是心靈的再次放飛。

各位朋友,我這裡談的大部分知識分子,不包括少部分人,當今中國,少部分知識分子,靠觀念新、靠互聯網、靠新科技、靠勇於創業

,如以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李彥宏、雷軍、張賢亮、于丹、紀連海、韓寒、郭敬明,王金戰,還有一大批80後、90後的網路名人方面的知識分子,等等都是富人,他們的成功畢竟是極少數,這裡暫不多說。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部分知識分子,能夠重新思考我們過去所受過的教育、讀過的書 ,更新觀念,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我們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和廣交四方朋友,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領域裡,不斷創新,在合理合法、不坑人不坑國的情況下,多做實事,多多賺錢,我們要追求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雙重富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知識分子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富民強、民富國強,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煤電力 的精彩文章:

TAG:山煤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