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在「可怕的兩歲」這麼做可培養高情商寶寶!

原來在「可怕的兩歲」這麼做可培養高情商寶寶!

在上篇文章《比可怕的兩歲更可怕的是家長不懂兒童心理,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契機!》中,我介紹了處於反抗階段(Terrible 2)的孩子的心理與行為特點,目的是希望家長們在面對此階段的孩子時,能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


T2隻是孩子發展必經的一個階段,是暫時性的,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有了這個心理準備,我們可以懷著更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渡過反抗期,養出自信獨立的高情商寶寶。

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一些更具體的應對方法以及回答大家的代表性提問,理論與實際結合,兩篇文章應結合起來看哦!

1、孩子並不是在故意氣我們

上篇我寫過,孩子之所以哭鬧發脾氣,主要是由挫敗感引起的,分為三個方面: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已經發生的事實與自己預期不符,以及他人的拒絕。


因此,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任務是陪伴、支持和理解孩子,並以身示範,讓孩子學會面對和管理由挫敗感引發的沮喪情緒(frustration)。

2、保持鎮靜

既然我們要做孩子情緒管理的榜樣,當然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對我們吼,我們也吼回去,那不是low到和孩子一個level了嗎?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學到什麼?

孩子越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情緒穩定,因為我們是孩子的榜樣,是堅強後盾,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我們保持鎮靜,孩子的情緒才能更快平復。

上次收到這樣一條讀者留言:「孩子每次打我,我也總是生氣地對他說,你生氣可以,但打人是不被允許的,你打媽媽,媽媽也會生氣。」

這個媽媽前面說的都非常好,只是最後一句,用自己的生氣去「硬碰硬」孩子的生氣,並不能幫助平息孩子的情緒,反而有加劇的可能。此處媽媽如果保持穩定情緒,並將最後一句換成「你打媽媽,媽媽會很疼,會傷心」將更好,這麼做也有助於滋養孩子的同理心。

3、情緒宜疏不宜堵,擁抱比安慰更有用

家長總覺得孩子哭了,我們有義務去馬上止哭安撫,否則就是無能的父母。其實不用急著去安慰孩子「不哭」、「沒事」,讓孩子通過哭泣發泄出自己的沮喪與憤怒情緒,是健康的情緒釋放。

一歲半的悠悠自己坐地上練習穿鞋,那是她那段時間最關注的新技能。第一隻很快穿進去,第二隻試了幾次都沒穿進去,挫敗感令她氣得用頭撞地(好在有地毯),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嘗試安慰她「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哭啊」,可是娃根本聽不進去,她沉浸在自己強烈的情緒里無法自拔,更說不出話來。

我意識到,這個時候其實什麼都不用說,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我抱起悠悠,撫摸著她的頭,耐心等她哭完。有時候一個擁抱就足以緩解孩子的情緒,幫助TA平靜下來。

4、認真對待孩子的情緒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是個錯誤示範。

在我們眼裡,孩子穿不進鞋子是件不足掛齒的小事,和失業離婚等痛苦無法相提並論,因此,我們容易犯下忽略孩子痛苦的錯誤。然而,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痛苦,正如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所說:

"我們自己心裡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

再小的挫敗,對於兩歲孩子來說,也是真實的痛苦。因此,請認真對待孩子的情緒和TA所經歷的每一次痛苦。

5、解釋剛剛的經歷,命名情緒

等孩子情緒稍稍穩定後,我們需要用語言向孩子解釋剛剛發生了什麼,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感受仍非常模糊。理解自己的情緒也是需要學習的,並非天生就懂。

「我看到你剛才自己穿上了第一隻鞋,你感到很驕傲。然後你在嘗試穿第二隻鞋的時候,卻沒有那麼順利,嘗試了幾遍都穿不上,所以你感到非常沮喪、生氣,想大哭一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想哭就哭吧。」

通過這樣的解釋,我們可以讓孩子明白髮生的事情與情緒之間的因果關係。幫助孩子命名情緒,多解釋引發情緒的原因(因為你經歷了...所以你感到...),孩子就能更好地認識情緒,促進情商的發展

「你撿的石頭本來想留著給爸爸看的,結果被媽媽不小心扔了。你為媽媽不經過你同意就把石頭扔掉的行為感到生氣,又為遺失了石頭而傷心,所以你哭了。」

有了情緒辭彙儲備,孩子也就不再像嬰兒一樣僅僅依賴哭來表達自己的所有感受了。TA會發現,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更準確有效,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要體會T2孩子正經歷的挫敗感,作為父母,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生活中遇到不能如願以償的事,我們會是什麼感受?我們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理解我們的憤怒無奈,能感同身受我們正遭遇的挫敗感?

此時,如果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能理解我們的感受,反而對我們的情緒大加指責,是不是只會雪上加霜,讓我們更加憤怒受挫?

想贏得孩子的合作,請先理解孩子。並且,我們必須把理解說出來,說給孩子聽!

人被理解了,基本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才聽得進道理,才願意配合,才能進行理智思考。

我理解你非常想穿這條裙子去幼兒園,你想穿給你的好朋友看,和他們分享穿新裙子的喜悅,是不是?我和你一樣也特別喜歡這條裙子。誰知今天這麼冷呢,這條裙子又太薄,穿上它你會凍壞生病的。不能如願穿上你想穿的裙子,你感到很生氣,媽媽能體會你的感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反覆說出TA的感受,直到注意到孩子感到被理解後,再說解決方案:「我知道你想穿那條裙子,你覺得它更美。可它真的太薄了,今天我們先穿褲子,媽媽答應你,等天氣變暖後一定讓你立刻穿上裙子。至於穿哪條褲子,你可以自己做選擇。

在替代解決方案中,給孩子一個選擇,可以增強TA的自主感,減輕被控制感。

再舉一個例子,孩子晚上到了睡覺時間不想睡覺,我們也可以先共情:

我理解你還不想睡覺,你還想繼續玩你想玩這...玩那...你看到大人都還沒有睡覺,你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小孩子要先睡?你不想錯過大人的活動。

重複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知道,我們是真的能對TA感同身受。然後再說:「我知道你不想睡覺,你還想玩。但你現在必須睡了,否則你明天早上會很困的。」

為了緩解反抗行為,我們可以再給孩子一個替代方案,讓TA做選擇:「你現在可以自己再選擇一本書,講完一個故事我們就睡覺。

再來看看一個媽媽的提問:孩子不穿尿布不穿衣服怎麼辦?

當然也是先共情,說出不想穿的原因,「你覺得光著身子很好玩吧,我理解你,我也覺得你光著身子很可愛呢!《大衛不可以》那本書里的小男孩大衛也和你一樣喜歡光著身子。可是,不穿衣服會冷會生病,大衛媽媽也說不能一直光著身子呢。你可以光著身子再玩5分鐘(或10分鐘,家長自己酌情決定),然後我們就把衣服穿上咯。」

在這幾分鐘里,我們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與TA玩TA喜歡的遊戲,諸如捉迷藏、撓痒痒、抱著轉圈圈、在床上蹦蹦跳這類與父母有親密身體接觸的遊戲,是最容易與孩子拉近距離,讓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和被愛的遊戲。

玩完了親密遊戲後,再提醒孩子該穿衣服了,然後給孩子一個選擇:「這幾件衣服裡面,你可以自己挑選穿什麼哦。快來自己做決定吧!

先給足愛與包容,又給了孩子自己做選擇的自由,孩子自然更願意配合。

7、共情的殺手鐧

關於共情,我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對悠悠說:「我小時候也和你一樣。」這一點我在《3歲女孩獨立完成4小時峽谷徒步攀岩,我是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的?》寫過,每次只要用上這一招,悠悠就會有種頓時被理解的巨大滿足感,不再鬧情緒。

「我小時候也喜歡光著身子滿屋子跑,外婆在後面追著要我穿衣服。不過光著身子真的容易感冒,而且容易磕破皮膚,生病受傷了很疼的。光一下子可以,我們玩一會兒再穿上衣服。」

「現在你還小,鞋子穿不進去很正常啊。媽媽像你這麼小的時候也不會熟練地穿鞋子。先別著急,過幾天再試試。」

「跟你說,媽媽小時候也特別喜歡穿裙子,和你一樣一樣的。所以我才會給你買這麼多裙子啊!你說是不是?你放心,天氣一暖和,媽媽馬上讓你穿!」

「媽媽小時候晚上到睡覺時間了,也不愛睡覺,也像你一樣想繼續玩下去。可是你知道嗎?我早上起床的時候那叫一個痛苦啊!總是後悔沒有早點睡。所以你趕快睡吧,不然明天起床會和媽媽小時候一樣痛苦的哦。」

結語

今天這篇一直在講父母要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因為,只有常常被理解的人,才會懂得去理解別人,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同理心就是情商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工智慧最無法取代的。

生活中那些對別人的感受置若罔聞,冷漠到令人匪夷所思的人,也是因為從小沒有體會過被愛與被理解,自己的感受長期被忽視,也就沒法奢求他們能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

家長對孩子進行共情,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是在用行動示範同理心是什麼,更是在播下善良的種子——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讓一代比一代過得更好更幸福。

悠悠媽說:可怕的兩歲主題我還沒有寫完哦!我們應全盤接納孩子的情緒,但不代表也要完全接受他們的不當行為。T2期間給孩子建立規則非常重要,我會繼續寫如何把握行為管教的尺寸以及對壞行為的糾正。

上周六發的文章沒想到得到那麼多人的力挺,讓我感動到淚目!精選留言已超過100條,我沒法放出更多留言了,但我每條都有看,每條都有回復。萎靡了幾天的我,看了大家的留言又再次振作起來,謝謝你們給我力量讓我堅持下去。

你們對我的理解和信任,讓我感到我在原創寫作上的所有付出和為了團購所做的大量幕後工作都是值得的,是有人能夠感受到我的用心的。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你們!我愛你們

原創不易,喜歡請轉發朋友圈,謝謝!

作者: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經理。有了女兒後,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深度鑽研德國早教與教育。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和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詳細乾貨清單!怎樣籌備寶寶周歲生日?
Anglebaby英文名原來是這個意思,網友:安吉拉嬰兒!天使寶寶可能爛大街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