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從陝北高原走出的習近平,始終和土地、人民最親最近。

食為民天,農為正本。在習近平眼裡,即使小小的種子,也一直是與偉大的事業聯繫在一起的。

4月12日下午,習近平到三亞考察的第二站,就是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88歲的袁隆平院士邀請習近平走上了超級稻「超優千號」展示田的田埂。去年,這一品種曾以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刷新世界水稻單產最高紀錄。習近平詢問品質怎麼樣,袁老回答,可與國際優良品種媲美,「我們不以追求高產量犧牲高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你身體還很硬朗啊!」袁隆平說。

在海南,習近平和袁隆平的手緊握在一起,而這並不是他們的首次相見。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相見在1998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12日陪同習近平考察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的人員中,還有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謝華安院士。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我在田頭看見了總書記,迎上去跟他握手,總書記第一句話就是『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謝華安院士說,「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時候,我是福建農科院院長,他那時就非常重視農業科技工作。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1998年,習近平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主管農業,十分關心種業問題。

習近平後來和袁隆平回憶說:「我1998年去過你們那,當時咱們見過面。雜交稻育種,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繼續抓好。」

重逢在2013

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到全國總工會機關看望勞動模範代表,共慶「五一」勞動節。期間,習近平與袁隆平再次見面。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袁隆平對習近平說,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為了形象地說明「禾下乘涼夢」,袁隆平特意畫了一張畫,在現場拿給習近平看。

習近平站起來,身體前傾,伸手接過照片,仔細察看著。看完後習近平評價說:「超級稻,真是顆粒飽滿。」

隨後,袁隆平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目標和計劃。

聽完後,習近平和大家一起為這位老科學家的豪邁氣概熱烈鼓掌。

習近平說:「你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國家包括整個世界,現在還是要為糧食安全積極奮鬥。全世界還有很多人吃不飽肚子,我和很多國家在談合作時都談到糧食安全領域的合作,很多人都提到對我們農業的先進科技特別是雜交水稻這方面的合作。所以我們這項事業是造福祖國人民、造福世界的一項事業。」

三顧頻煩天下計,為了倉廩足實、天下常安,無論是在任地方,還是領航中國,習近平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問題。他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在烈日炎炎的三亞,習近平再次強調,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讓我們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讓飯碗穩端手中,讓藍圖施展腳下,讓夢想點亮明天。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資料綜合:新華社 央視新聞 央視網 中國之聲

▎責編:陳琛

▎審發:吳楚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三顧頻煩天下計,黃土地的兒子在海南為何非得見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全國政協委員吳傑庄:積極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我不說你真的不知道,基建「狂魔」背後有「神器」!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