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建東主任談:小兒捏脊推拿治感冒

田建東主任談:小兒捏脊推拿治感冒

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因氣候突然變化,小兒感受外邪,衛表失和,肺氣不宣所致。西醫認為本病是由病毒和細菌引起,以病毒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等。

孩子感冒是讓家長最頭疼的事了,一來孩子不願意配合吃藥打針,二來葯吃多了又怕會有副作用。對於用藥極為敏感的兒童,特別是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緩解感冒癥狀。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碩士生導師、東城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田建東,來為我們分享如何用小兒推拿的方法來緩解兒童感冒。

1

小兒捏脊的好處

①增強小兒免疫力

通過穴位點按推拿、調節臟腑、疏通經絡的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②調理腸胃功能

寶寶脾胃薄弱,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響脾胃功能,形成積滯、厭食。由消化不良進而引起腹瀉,腹瀉還會遷延變為脾胃虛弱。通過推拿捏脊調理小兒脾胃功能。

③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

小兒臟腑處於發育中,免疫系統功能尚不健全,通過捏脊療法,可以避免服藥的毒副作用,同時,還可解決因葯苦寶寶不愛喝的苦惱。

2

手法教學

1、感冒發熱輕(37.5℃~39℃)

【穴位處方】

平肝10分鐘,清肺10分鐘,推天河水15分鐘,掐五指節2~3遍。

【平肝解說】

肝穴位於食指末節掌面。具有疏理肝氣、發散外邪、平肝鎮驚的功效。平肝的操作手法是從食指根起一直推到指端。主治急慢驚風、小兒夜啼、傷風感冒。

【清肺解說】

肺穴位於無名指末節掌面。具有宣通肺氣、發散外邪的功效。清肺的操作手法是從無名指指根推到指端。主治咳嗽氣喘、傷風感冒。

【推天河水解說】

天河水自掌面腕橫紋中點起,向肘部至肘橫紋而止,為線型穴。具有清心除煩、鎮驚安神、退熱發表的功效。推天河水的操作手法是由腕橫紋中點推至肘橫紋,直線推動,用力要勻。主治感冒發熱、口舌生瘡、煩躁不寐,心經有熱用此穴清之。

【掐五指節解說】

五指節即五指各關節。具有鎮驚安神、調和氣血的功效。掐五指節即用指端指甲掐之。主治傷風感冒、積滯、泄瀉。

2、 感冒發熱重(39℃~40℃)

【穴位處方】

平肝10分鐘,清肺10分鐘,推六腑15分鐘,提捏大椎5~10次,掐五指節2~3遍。

與感冒發熱輕的治法相比,發熱重的感冒把推天河水換作推六腑,六腑穴為大涼穴,主治一切實熱證,高熱不退;另外加提捏大椎穴解表清熱,輔助退熱。

【推六腑解說】

六腑穴位於前臂尺側小指一面,從肘彎至腕橫紋,為線型穴。具有清臟腑之實熱、消積導滯的功效。推六腑的操作手法是從肘橫紋推至腕橫紋,需將患者之手臂順正,使小指在下呈立掌,或小指在上呈立掌。主治感冒發熱、壯熱不退、便秘。

【捏大椎解說】

大椎位於頸後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具有解表清熱、降逆止嘔的功效。提捏法提捏大椎穴,主治感冒、發熱、頭昏、頸項不適、嘔吐。

3

專家提醒

由於小兒臟腑嬌嫩,如果家長們操作手法不當,不但容易造成損傷,還會耽誤孩子病情。所以,正確的操作手法尤為重要,需經過專業醫生的培訓、指導後才可在家中給小兒進行捏脊療法。

1)給孩子按摩時,手法要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2)按摩時,可以藉助滑石粉、嬰兒油等介質,以潤滑皮膚,增強療效。

3)給寶寶按摩,一天一次就夠了。

4)如果遇上高熱的孩子,可以一天2次。

5)按摩時間,在25-30分鐘,一般不超過30分鐘。

6)推肺經、肝經時注意從指根往上推為補,從指尖向下推為清瀉。

7)手法操作主要做左手的穴位。

4

專家介紹

田建東,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全國高等教育學會中醫兒科分會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委員。從事兒科臨床和教研工作30年,汲取劉弼臣教授經驗,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形成了自身診療特色。

擅長治療小兒發熱、急慢性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哮喘、厭食、腹痛、腹瀉、小兒遺尿、小兒濕疹、病毒性心肌炎、多發性抽動症、小兒多動症等。

出診時間:周六上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頻繁感冒導致胸悶胸痛,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心肌炎惹的禍!
孕期生病只能忍?邵陽孕媽「感冒」忍了1個月,無奈引產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