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禁運大棒直擊中興要害 晶元國產化再敲警鐘

美禁運大棒直擊中興要害 晶元國產化再敲警鐘

本報記者 藏瑾 深圳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許可權禁令,禁止美國企業向其出售零部件,直到 2025年3月13日。並認定中興通訊在2016年和解談判和2017年考驗期內,向其工業安全局(BIS)作出虛假陳述。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還對中興通訊處以3億美元罰款。

這對有相當部分零部件、操作系統、軟體都與美國廠商有緊密關係的中興通訊而言,無疑是一大重擊。集邦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協理謝雨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美國對中興的限制出口是高層級的貿易戰。美國若將貿易戰之矛刺向中國缺乏自主晶元的軟肋,將對中國通信產業衝擊巨大。

二度禁運

2016年3月,美國商務部由於中興通訊涉嫌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對中興實行禁運。中興通過內控整改及更換管理層於2017年3月與美方協議,公司支付罰款,同時被處以暫緩執行的7年出口禁運,如再次違反或協議有未滿足情況,該禁令會再度激活。

當前,中興基頻、射頻晶元、存儲大部分關鍵部件均來自於美國的包括高通、微軟和Intel等廠商。短期內上游關鍵零部件可替代性弱,如果進行較長時間的限制,必然對中興未來產品開發、規劃、製造、銷售等環節造成極大影響,短期及中長期的商業損失難以估量。

「沒有了美國的晶元及軟體供應商,中興很難在電信設備業生存。像華為、中興、聯想、小米以及OV這樣的高科技公司,一旦受到美國晶元或部件禁售,影響巨大。」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認為,中興禁運時間本質上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一部分,要真正解決需要中美政府之間的談判。

招商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方競認為,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本次禁運更多是美國希望增強自己的談判籌碼。此外,美政府此舉可能部分用意在向中方施壓,從而推動高通對NXP併購案的進展。

也有通信行業高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兩年前中國以反壟斷調查為名對美國高通公司進行罰款10億美元,去年中興與美國達成和解支付8.9億美元,數額相當。而當前中國是唯一尚未批准高通收購恩智浦以及美國私募股權公司Bain Capital為首聯盟收購東芝晶片部門的國家,高通之前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的審批申請,其最終期限是4月17日,但由於中國政府放緩了審批進程,高通已於上周六撤回了申請。在罰款金額和時間上都頗為巧合。但他也表示,企業本身應合規運營,本次達成和解的可能性不大。

過去幾個月來,中國通信企業在美頻頻受挫。今年1月,華為原計劃在CES上宣布與美國運營商AT&T合作進軍美國市場,消息宣布前最終擱淺。在一份被曝光的「美國18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FCC(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Ajit Pai」的郵件中,美國議員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並再次提到2012年美國國會發出的對華為設備的禁令。

此後不久,美國另一大運營商Verizon和美國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決定停止在美銷售華為手機。3月27日,FCC主席Ajit Pai宣布,FCC將於4月17日對一項旨在禁止美國手機運營商運用聯邦資金來購買華為或中興產品和服務的提議進行表決。

目前,受此事件影響,中興通訊在A股和港股市場同時停牌,中興發布內部信稱,第一時間成立了危機應對工作組,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及應對。

提升晶元國產化

中興通信的主營業務包括運營商業務、政企業務和手機業務三大塊。其中基站、光通信產品、智能終端等產品中晶元部分都或多或少需要從國外進口,比如應用於基站的射頻拉遠單元RRU的發射晶元以及接收晶元、高端光通訊晶元、手機處理器等。

根據招商證券的梳理,基站中部分射頻器件如腔體濾波器、光模塊、手機內的結構件模組等目前國內廠商可以基本滿足自給需求。晶元領域自給率不足,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需要較長時間。光通信和手機產業鏈門檻相對較低,一些細分領域的國產晶元方案甚至成為了國際龍頭,但整體來看還是偏低端應用。

通信設備所涉及的元器件數量眾多,類型複雜,一旦其中的一顆晶元被禁運,整台基站設備都可能會受影響。當前,基站晶元的自給率幾乎為0,被認為是中興通訊本次禁運事件里最為棘手的問題。

事實上,集成電路也一直是中國電子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作為世界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

「中興事件凸顯中國在自主半導體產業鏈仍有不小缺口。」謝雨珊分析認為,由於中興的基帶晶元、射頻晶元、存儲、大部分光器件均來自美國,短期內亦很難在其他市場買到替代品,已有訂單的交付、回款和訂單的新獲取都將受到很大影響。

此外,在5G的研發上面也與美國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目前中興在全球部署110多個Pre5G網路,與多家運營商簽訂5G戰略合作協議,此外與Intel合作將重心放在全球首款基於軟體定義架構和網路功能虛擬化的5G無線接入產品上,若被禁運,合作都有可能重新被檢視。另外,中興為布局人工智慧推出各式伺服器及存儲系統等,多採用Intel Skylake系列處理器,遭受禁運對其AI上布局也將是重擊。

紫光股份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日前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坦率地講,現在前景並不是那麼樂觀,但還是有巨大的窗口,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會比去年更加謹慎。他特別指出,中美貿易上的一些小插曲也是對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很大的提醒,時刻不能忘記要做大做強自身。「這進一步提醒我們要加快自主可控自研的晶元研發投入,國內有些企業已經起來了,但是性能和西方國家相比確實有些差距,我們要扶持這些小企業,讓他們儘快成長起來。但這不是簡單說說的問題,需要有一段時間和過程。」於英濤說。

也有元器件企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管這次危機怎麼化解,加快自研晶元攻關,也必然被提升到新高度。雖然中國晶元企業紛紛投入重金,但國外企業的技術積累了幾十年,中國企業還面臨漫長一段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不會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裂變與重組——詳解中國金融監管40年沿革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