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 那都是「偷」來的!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 那都是「偷」來的!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逃媽


來源 | 東西兒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1




前陣子我在朋友圈分享,兒子為了讓我也讀他感興趣的書不惜以練琴時間來交換。




每次他練琴時我就得看書,完了我檢查他練習的效果,他也會考察一下我有沒認真讀。


 





本來以為他只是一時頭腦發熱,結果還真堅持到了現在。



我讀英文書比較慢,不過為了激勵他好好練琴,也只好迎難而上。




今天被要求讀的是他剛從圖書館借回來的這本關於「黑洞」的科普書。






同樣地,他練琴,我讀書。




練完琴後他把我的書拿走,開始考我問題,


 


第一個問題,「書名是什麼?」,這對我來說太簡單了,」A Black Hole Is Not a Hole」,黑洞不是一個洞,這麼有意思的名字我肯定記得住嘛。


 


可緊接著的第二、第三個問題就開始壞菜,


 


「第一章的標題是什麼?」


「第一章的第二個小標題是什麼?」


「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大概說的是什麼?」


……


 


我說你哪能這麼考?這些細節誰記得住啊?


 


兒子面露驚訝和鄙夷,「不是細節啊,這些都是最重要的!老師說了,

看書,尤其是這類Non-Fiction的科普書之前,你就得先把這些信息偷走!


 


「什麼?偷?」


 

看我一臉的懵圈,他一邊翻書包一邊說:「你得好好提高一下你的閱讀能力啊」,然後給我翻出他夾在閱讀文件夾里的一張紙,果然上面赫然寫著大大的「THIEVES」(小偷)!原來是真的啊!







不過這裡的「THIEVES」是Title(標題)、Headings(小標題)、Introduction(介紹)、Every First Sentence(每小節的第一句話)、Visuals&Vocabulary(圖表和重點辭彙)、End of Text(每小節最後的話)、Summarize thinking(總結思路)幾個單詞首字母的縮寫。


 


這樣縮寫還挺好玩兒的,可是看書這事和「小偷」有關係嗎?


 


兒子說當然有啦,老師是這麼講的哦:




假如你是個小偷,半夜闖到別人家裡想要偷東西,你是站在客廳里才開始慢慢想該偷點兒什麼?該從哪兒先下手嗎?專業小偷肯定不是這樣的,他們早就心裡有數,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偷什麼,也知道這些東西大概在哪裡。比如首飾在洗漱間的梳妝櫃里,保險箱在卧室衣櫥里,手提電腦在書房……


 


看書也類似啊,一本書里的信息那麼多,但它們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位Good Reader(優秀讀者),也應該像一位Good Thief(專業小偷)一樣,

在深入閱讀之前就該心裡有數,我期望得到什麼信息,它們大概會在書中的哪些地方?




這些信息,就是藏在「T-H-I-E-V-E-S」這幾部分里,所以我們首先就得把它們「偷」到手。


 


經他這麼一解釋,我覺得這個「T-H-I-E-V-E-S」還真挺有意思的。




仔細查了一下,發現原來它是

美國三年級以上孩子都需要學習的一種閱讀Non-Fiction(非故事性)書籍的標準方法




最大的好處是幫助孩子提高閱讀速度,讓孩子的閱讀更有效,而且還能幫助一些不那麼喜歡讀書、閱讀有困難的孩子愛上科普書籍。


 


「 T-H-I-E-V-E-S」小偷閱讀法適用於說明性、信息知識類的書箱

,這類書籍並不像故事書那樣有懸念、有情節,閱讀起來也沒有那麼引人入勝。




所以,學會主動地去抓取書中的關鍵信息非常重要。




「 T-H-I-E-V-E-S」就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框架,讓他在深入閱讀這類書籍的每一章之前,先對照框架找出關鍵點以及思考和它相關的問題:







?標題


1. 看到這個標題後,猜想下這章里會有什麼內容?


2. 作者想要傳遞的主要信息是什麼?


3. 關於這個主題,我已經知道了哪些呢?


 


?小標題


1. 作者打算把這個主題分為幾部分來講?(一般有幾個小標題就是幾部分)


2. 每部分的小標題都是什麼?


3. 基於這些小標題,猜猜看每一部分會是些什麼內容呢?


 


?介紹


(一般科普、信息類書籍每章內容前都會有個一小段介紹文字)看了介紹之後,你會對內容好奇嗎?


 


?每小節的第一句話


從這句話我可以大概猜到這一節的內容細節嗎?


 


?圖表和辭彙


1. 文中的圖表有沒告訴我作者想表達的大概意思?


2. 文中有沒粗體/斜體等特別引起我注意的辭彙句子?


3. 它們都是什麼意思呢?


 


?每小節的結尾處


1. 作者是怎麼做總結的?


2. 有沒有需要我回答的問題?(有些書每小節後會留有一些小問題)


 


?總結思路


1. 整理回想一下我「偷」到的所有信息,可以預知整章的內容是什麼了嗎?


2.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在一開始學習這個閱讀方法的時候,老師會要求孩子在精讀之前先填寫這樣的一張表,就是先把書中的「 T-H-I-E-V-E-S」找出來,也記錄下來:







當然,這些內容並不是每本書、每一章節都要寫,作為一個參考框架,就是讓孩子在讀知識科普類書籍時不要忽略掉這些重要信息。



 


這樣練習幾次,孩子已經比較熟練了之後,就不需要再填寫了。




但為了孩子在每次細讀之前依然能藉助這個框架來收集信息,老師會給孩子們提供一些類似前面提到的逃逃使用的那種對照表,比如在教室牆上、白板上貼一張大大的海報,







或者鼓勵孩子做一張個性化貼紙貼在自己的閱讀記錄文件夾里。







總之,老師會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醒、強化孩子們使用這個閱讀方法,直到它成為閱讀Non-Fiction類書籍的一種閱讀習慣。


 


這個習慣養成之後,孩子對知識科普類書籍的閱讀速度會明顯提升,而且讀完之後腦子裡「帶走」的內容也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




果然一個Good Reader和一個Good Thief之間是有很大共性的啊!




2




之前曾經看過一個報道,有位

美國教育專家

在深入研究了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的課外閱讀後,得出結論:




一個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但是美國孩子的閱讀量卻是中國孩子的6倍。


 


當時覺得會不會有點兒太誇張,但伴隨著兒子在美國上學這些年,我漸漸感覺也許這個數據基本屬實。


 




當我越細緻去觀察、去深挖美國課堂的種種教學實踐時,發現他們對閱讀的重視還遠不止停留在精神支持和口頭鼓勵的層面,也不僅體現在給孩子們提供大量的閱讀書籍和留有充足的閱讀時間;




而是整個教育體系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和幫助做得很系統、很細緻,有非常多孩子們可用的實用方法和小工具。


 


就像今天和大家掰的這個「 T-H-I-E-V-E-S」的閱讀方法,其實除了「小偷」這個類比比較好玩兒,特別容易吸引孩子之外,本質上也不見得有太多新意。




讀書得先瀏覽大概、提綱挈領、一覽全貌,然後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尋找答案這個我們似乎也知道。




但知道是一碼事,能否做到、是不是每次讀書都能這樣做又是另一碼事了。


 





老美就是把這些很細節的東西做成工具、流程,讓孩子去遵循和使用,剛開始可能會覺得繁瑣,但一旦養成習慣之後,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速度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閱讀量能那麼大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老祖宗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是一樣的道理。




要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好習慣,就要給他提供如何閱讀的方法和工具。




3




兒子現在讀小學四年級,我發現這一兩年開始他們的閱讀已經從低年級時的興趣閱讀過渡到非常嚴肅的精讀了,從教室的牆上就可以看出。




閱讀技巧、方法就佔了很大篇幅,老師在閱讀中引入了很多工具來幫助孩子理解、思考、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有效性。




將這種方法分享出來,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來源:

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我們是一群行走在中美兩地,一邊帶娃一邊思考怎麼帶好娃的家長。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實踐,和超級靠譜的國內育兒經驗攻略。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成長樹

關注

收聽上千部兒

童有聲繪本、唐詩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如果生個女兒,一定要這麼養!
用古詩詞喂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格局上丨返場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