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忻州-代縣雁門關阿育王塔

忻州-代縣雁門關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

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眾多的阿育王塔中,代州阿育王塔有著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滅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龍興」為「圓果」。

阿育王是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國王,他將佛教佛教尊為「國教」,下令在全國大興佛寺。據說,阿育王一夜之間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建塔84000座用以供奉釋迦牟尼的舍利,代州亦在其中。

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桿。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另外,在塔的西側,現存毛澤東路居代縣舊址,這裡也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1年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忻州生活在線 的精彩文章:

為你展示忻州歷代廟宇
五台山最值得去的寺廟-佛光寺

TAG:忻州生活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