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種病專挑「姨媽期」下手!做不到這些喝熱水也白搭

6種病專挑「姨媽期」下手!做不到這些喝熱水也白搭

說到每個月一次的大姨媽,

很多女人都會用「萬箭穿心」來形容。

一旦大姨媽要給你點「顏色」瞧瞧,

內心的忐忑恐怕只有女人才懂。

如果你以為痛經就是「姨媽」對你的全部折磨,那簡直大錯特錯。

近日,長沙一名女士因在月經前夜跑,劇烈運動導致右側卵巢內黃體囊腫出血,出血量達到全身一半,約2200毫升。

在這段特殊時期,女人的全身都備受考驗,這可不是「多喝熱水」就能解決的。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專家,教你順利度過「姨媽期」。

受訪專家

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王素美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婦科副教授 肖巍

6種病和「大姨媽」是閨蜜

女性來月經時,可不是只有肚子痛。臨床發現,一些疾病與女性生理周期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常常會隨月經不請自來。

1

關節疼痛

一到經期前後,一些女性就會感覺手指關節和膝關節隱隱作痛。

這是因為月經前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發生了明顯變化,雌激素和醛固酮分泌不協調造成了水和鹽的瀦留。

這會使膝關節內的脂肪墊產生腫脹,進而壓迫神經末梢,引起疼痛。

有這種情況的女性可服一些對症的藥物,如布洛芬、消炎痛等。

2

皮膚過敏

由於激素變化,月經期間的皮膚供血和皮脂分泌增多,容易使皮膚變得油膩,毛孔粗大。

若此時皮膚清潔不到位或使用的化妝品刺激性過強,就會加大皮膚過敏的危險。

建議月經期間少用刺激性強的化妝品,不化濃妝,不打粉底,可適當使用低刺激護膚品和輕度去角質的清潔用品。

3

牙痛

由於經期前後雌激素水平變化較大,雌激素可刺激牙齦組織內的特殊受體,造成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擴張、淤血及腫大,進而壓迫其中的痛覺神經末梢而誘發牙痛。

月經期間盆腔也會發生充血或淤血,通過神經及體液調節,可反射性地引起牙周血液循環障礙。

建議在此期間不吃生冷、過熱、過硬、粗糙和辛辣食物,牙痛明顯時,口服複合維生素B,可緩解疼痛。另外,月經期間不可拔牙

4

心絞痛

研究發現,女性在月經期或經後第一周容易出現心臟疼痛;最不容易發生心臟疼痛的時期是月經循環的中期。

有月經心絞痛癥狀的女性,建議在月經期備好心臟病藥物,注意減少劇烈活動,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

5

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部分青春期少女平時會小腹疼痛,經期加重,經血量也多。

這是因為異位的子宮內膜隨著周期性月經來潮,沒有順利排出體外,卻逆行經輸卵管進入腹腔,淤積在盆腔和腹腔,導致了下腹部疼痛。

未婚女性如發現月經量過多,且時常伴隨下腹部疼痛,最好去醫院做一下婦科檢查。

6

乳腺囊性增生

由於經期黃體分泌孕酮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導致乳腺間質或小葉良性增生,因而經前或經期會出現一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有時還可摸到大小不一的腫塊。

這種腫塊在經期加大,經後疼痛消失,腫塊縮小,無需特殊處理。但對於非月經期的乳房腫塊要給予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姨媽色」反映身體健康

粉紅色經血

正常情況下,經血呈明亮玫瑰紅色。

如果經血呈粉紅色,且經量少於以往,很可能說明女性雌激素水平低。

研究表明,過度運動會導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進而干擾正常的月經,甚至造成停經。其他原因還包括營養不良、多囊卵巢綜合征、圍絕經期影響等。

淺淡色經血

常是缺鐵性貧血所致。在觀察兩三個月經周期後,如果上述狀況依然存在,應該去做檢查。

不過月經量大也可導致女性體內缺鐵。2014年一項芬蘭研究通過對236名月經量大的婦女進行分析,發現缺鐵的女性佔27%,嚴重貧血的佔到60%。

深褐色經血

很可能是脫落的子宮內膜連同經血一起排出體外。出現這種情況不必驚慌,多是正常現象

經血黏稠呈果醬色並帶血塊

儘管有時經血中帶血塊是正常的,但如果血塊較大,則表明激素失衡情況嚴重。建議減少奶製品、大豆以及糖分的攝入

另外子宮肌瘤也可能是「元兇」,應該做個B超檢查。

紅灰相間經血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反映體內有感染,比如得了性病。如果感染了性病,還會有異味,應該立即就診。

另外,孕期先兆流產,也會在經血中發現灰色塊狀組織,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就醫。

經期少做這13件事

經期不注意護理,女性常會因此而落下病根。月經期間,女性應該少做這13件事情,以免對身體造成長久的損害。

1

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月經期間精力、體力、抗病力都有所降低,不宜進行賽跑、跳躍等劇烈運動和繁重體力勞動,以免引起腰酸腹墜、經量過多等。

2

貪食生冷

容易引起寒氣凝滯,導致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3

吃得太咸

月經前期身體內會有一定水平的水鈉瀦留,以保證女性不至於因為月經流血而喪失太多的體液。如果再吃得過咸,會使瀦留加劇,誘發頭痛、水腫等。

4

喝咖啡、濃茶

很多女性月經期會出現緊張、煩躁、失眠等不適癥狀,咖啡和茶葉中的咖啡鹼會使這些癥狀加重。

5

過量飲酒

醫學研究表明,月經期間體內的解酒酶減少,飲酒不僅易醉還易傷肝。

6

活血化瘀類藥物

有些女性因為乳腺增生或盆腔淤血症會服用一些活血化淤類的藥物,在月經期最好諮詢一下醫生看能否停用,以免引起月經過多。

7

緊身衣褲

容易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壓力,從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陰部充血水腫,甚至發炎。

8

游泳和盆浴

月經期子宮頸口微微張開,以利於經血流出,這時若游泳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進入子宮內腔導致炎症。

9

捶打腰背

月經期盆腔充血腰部會有些酸脹感,若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背,會不利於子宮內膜剝落後創面的修復癒合,導致流血增多、經期延長。

10

貿然拔牙

月經期間凝血因子如血小板會有所下降,而抗凝血作用的纖維蛋白溶酶增加,這期間拔牙或手術有可能引起出血較多,傷口不容易癒合。

11

高聲唱歌

月經期聲帶會充血水腫、容易疲勞,若不加控制地高聲大叫或引吭高歌,容易引起聲音嘶啞甚至失音。

12

情緒失控

很多女性會有「經前或經期綜合征」,很容易被激怒或煩躁。若是不注意剋制,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

13

性生活

經期過性生活難免將病菌帶入陰道,逆行而上造成宮內感染、輸卵管炎症,機械性刺激還會導致經血逆流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可能造成不孕。

覺得文章不錯?別忘給生命君點個贊

本期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血管科醫生:這幾類人別用熱水泡腳!只能提醒你到這了……
中國首個國際醫院免疫腫瘤治療示範中心成立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