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很多人不認真對待子女的抑鬱症?

為什麼很多人不認真對待子女的抑鬱症?

把抑鬱症說成作、矯情、幼稚

是對心理學知識的欠缺?還是中國人普遍冷漠?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則報道:女孩總是拿出一張紙寫著:I"m Fine,FINE...(我很好,很好)她的母親看到女兒的這個行為一開始很不解,只是感到很好奇,因為寫的頻率在不斷增加。當女孩選擇自殺離開人世時,母親才在每張紙的背後發現這麼一句話:FeelingI"mNothing toEveryone(感覺自己在世上可有可無)所謂Fine是取了每個單詞的首字母...

別說父母對孩子,同輩之間態度都很不樂觀……

「有錢即幸福,窮即不幸,你這麼幸福還得抑鬱症?那不是抑鬱,是矯情」

這是當下對於抑鬱的普遍偏見。還有說做體力活的窮人很少有抑鬱症的,暗示抑鬱症是懶/閑出來的富貴病。所以富人有資格得抑鬱症,窮人沒機會得抑鬱症。還有說有錢可以自己買葯看病治好的,且不說抗抑鬱藥物市場的情況,很多學生年紀的人價值觀還在建立就要求人家主動拿一筆較為昂貴的錢去看心理醫生,人家沒負擔不害怕的啊…

就這個言論環境下,真正敢說的人有多少個呢?就個人而言,好友里確診的在吃藥的就不少,但他們都是在和我接觸到一個程度覺得「安全」才會和我說,在那之前我一點都看不出來。

前幾天看到微博上的一句話:90後這一代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年輕人。其背後的意思是:從90後開始,國內這一代總算是平平安安長大,不再經歷集體創傷。

40版、50版、60版、70版的一代人不把抑鬱症當一回事,因為他們集體遭受了重大創傷,或文ge、或自然災害、或饑荒。

對於他們而言,『和我經歷的那些艱難痛苦比起來,你們這一代實在是太幸福了,你怎麼可能抑鬱呢』那些創傷並未得到修復的機會,而是被壓制了,極端情況可能連那段痛苦的記憶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無意識地,當看到孩子們可以不用經歷任何大波大浪,輕而易舉地成長,確實是難以承受的,因為這將又喚醒過去的一些東西。

但是作為80後90後00後,更是有苦說不出。環境越來越好,物質越來越豐富,他們幾乎沒有理由去痛苦了,無處安放的痛苦就成就了抑鬱。

沒有被公平對待過,沒有被溫柔對待過的人,是很難公平和溫柔的對待他人。哪怕,那是自己的孩子。他們也無法去認同。對孩子太好,這對中國父母們來說,很不公平。因為他們從小,就是這樣過來的。家長,總是在複製上一代家長的相處模式。

小金(化名)現年29歲,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知道爸爸媽媽愛我,可是我感覺不到那種來自父母的愛。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孤獨,但大多數時候我有同學和老師的愛因而不覺得有什麼。上高中後無法融入新環境,這時被全世界拋棄的孤獨感才顯現出來。爸媽不關心我嗎?並不,放學那天他們會精心準備各種我愛吃的菜,回學校那天他們又會在我的包里裝上蘋果和牛奶。他們關心我的學習,明顯看出非常重視,他們關心我的身體健康,我一有些感冒他們就如臨大敵。。。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孤獨。身邊熱鬧非凡,我的心卻離誰都遠。媽媽怕付出得不到回報,便隔三差五地提醒道:我在你身上花了好多錢,將來你一定得報答我,如果我老了病了你不養我不治療我我就去法院告你!我聽得心裡一片冰涼,媽媽是多麼溫暖的兩個字,到我這卻只有買賣一般的意義了。

生活中媽媽是個非常負能量的人,習慣於向我和爸爸隨時隨地傾瀉負能量,貶低我們的人格。我和爸爸都有抑鬱症,其實爸爸的日子比我更不好過,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外邊求學,光放假回家一會就受不了了,嚴重的時候想跳樓,真的。我爸和我媽朝夕相處,他是個很樂觀和外向的人,如今看起來也還算正常但是我知道他心裡很累,曾跟我說過快堅持不下去了。我從17歲就有抑鬱症,父母沒有重視這方面,我爸相對來說是比較理解我的,文化受限不懂抑鬱症,不過他已經在很努力地去理解了。而我媽對抑鬱症則是懷有偏見,認為我矯情,故意裝病博取周圍人的關心。我自殺幾次了,吃藥,放煤氣,但她依然認為我只是為了博取關注而已。安排我治療抑鬱症的是家裡學歷最高的舅舅,畢業於浙大,所以比較懂這方面的知識。可我一邊治療,媽媽一邊辱罵,那段時間真的很難過很崩潰。我從小到大就是學校裡面很受歡迎的學生,小學,初中,大學。是的,除了高中那三年,我走到哪裡都有很多人喜歡,高中的三年校園暴力改變了我,那三年,身邊的人都冷冷的,看到我便厭棄我,辱罵我,詆毀我,我試圖尋求溫暖,家人卻將我拒之門外。一回家不是各種向我施加學習壓力,就是吵架打架,父母的爭吵讓我感到絕望。沒有友情,感受不到親情,只能嘗試愛情。少年又如何懂愛和責任呢,抑鬱症患者其實不該隨便談戀愛的,你以為愛情會是救贖,卻只能一次次地被打入更深的地獄。可我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那一點點溫暖和善意了。

在這裡,不會去直接給出 家長不認真對待孩子抑鬱情緒的原因

因為答案太過複雜,不能單一歸結於某一原因。只是希望從一些案例給予啟發

人世間的一切因緣,都在彼此輪迴。

比如孩子給父母財物但不陪伴,不交流,沒有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因為當年,你們就是這樣做的:給吃,給穿,給零花錢,但沒有溫柔的相伴。

再比如,他會對你們大吼大叫,抱怨不斷,粗暴蠻橫。因為這也是當年,你們對待他的方式。

網路上好像大多數人都能理解和友善對待抑鬱症、其他心理疾病,以及弱勢群體。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恰恰相反,抑鬱症、其他心理疾病、弱勢群體,往往是被針對、歧視、甚至欺凌的對象。

而施加的人往往是他們的親人、老師、同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PGone患嚴重抑鬱症,想自殺!懇求賈乃亮原諒他!
抑鬱症家屬需要做些什麼,有助於患者康復?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