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李雙餐飲2018年風口在供應鏈和消費升級

李雙餐飲2018年風口在供應鏈和消費升級

4月18日,由億歐主辦,美團點評協辦的「GIIS2018中國餐飲服務及零售化領袖峰會」於2018年4月18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辦。本次峰會以「解構新餐飲」為主題,慶豐餐飲、眉州東坡、嘉和一品、眾美聯、新希望六和等知名企業與諸多餐飲從業者一同探討2018餐飲大趨勢。

主辦方億歐董事合伙人李雙在現場發布億歐智庫《2018餐飲B2B行業研究報告》,以下是演講全文:

感謝大家在這個好季節、好天氣來到GIIS 2018中國餐飲服務及零售化領袖峰會的現場,同期億歐還在隔壁舉辦GIIS 2018中國冷鏈物流領袖峰會;明天還是在這個地方,GIIS 2018零售創新峰會也將如期和大家見面。

今天是4月18號,兩年前的4月15號億歐在國貿舉辦了第一場互聯網+餐飲峰會,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提及互聯網+,也很少有人在糾結到底是互聯網+餐飲還是餐飲+互聯網,除了路邊攤的門臉上還寫著「互聯網+餐館」,就像現在的「區塊鏈雞(肉店)」一樣。

不過有一點,當年參加餐飲峰會的企業80%還都在,像餓了么、奧琦瑋、宋小菜等,只有百度糯米、舒味智能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這兩家都屬於來的過早類型的,由於過早而商業模式過時,由於過早,餐飲智能化還沒普及。

餐飲智能化的發展速度約等於智能化對全民的普及速度

直到今天,餐飲智能化普及還是一個奢望。2017年億歐智庫發布十多份AI商業化的產業落地報告,包括智能+內容、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安防、智能+新零售等,但當到了智能+餐飲的調研環節,分析師們發現報告還很難成型,主要是國內餐飲行業從業者基數大,能夠熟練運用新技術新理念的發展速度,約等於新技術新理念對全國人民的普及速度,推動相對緩慢。

今年餐飲行業的關鍵詞是供應鏈、零售化和消費升級、新物種

想要提升餐飲行業的智能化進程,還得從服務餐飲產業的B2B企業研究著手。去年底億歐聯合美團點評確認舉辦這場餐飲服務峰會,當拜訪了近30家餐飲企業和餐飲服務商以及資本之後發現,18年大家的關注重點其實在餐飲B端供應鏈發展所帶動的餐飲零售化,以及C端消費升級所帶動的餐飲新物種的不斷崛起。最終,我們把主題定為餐飲服務及零售化,並落地撰寫《2018中國餐飲B2B服務行業研究報告》,試圖給大家一份可參考的新政策、新理念、新技術與餐飲行業的融合指南。

餐飲B2B服務產業鏈冗長龐雜,創新依託雲端化和平台化

從政策角度來說,政策法規多方位引導餐飲業向正規化、標準化發展,B2B服務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機遇。

餐飲服務運轉流程冗長龐雜,覆蓋六項服務環節;產業創新背景下,雲端化和平台化成為行業新特徵。

餐飲B2B服務產業鏈冗長,涉及的服務方式、服務對象、服務模式眾多,覆蓋金融、供應鏈、管理、技術、人才、營銷六大服務。

隨著技術的革新,餐飲B2B服務供應鏈端和服務端呈現產業創新的發展趨勢。其中,服務雲端化成為行業升級的主要特徵;平台化餐飲to B服務的出現則改變了以往的to B服務分散孤立的格局。

從餐飲的前廳和後端來說,餐飲前廳端與消費者直接相關,是B2B服務商主要競爭領域,餐廳後端服務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

餐飲前廳端(或稱店面服務端),主要覆蓋管理服務、人才服務、技術服務、營銷服務以及金融服務(指支付服務)五個環節,助力餐廳優化門店經營效率,提高顧客消費體驗。該領域也是B2B服務商的主要競爭市場。

餐飲後端則涵蓋供應鏈服務、金融服務(指貸款服務)兩塊,為餐廳解決食材供應、資金流轉問題。供應鏈服務目前仍處於藍海市場,除個別供應商構建起專業化解決方案之外,整體發展仍較緩慢。金融方面則主要受政策法規限制,門檻相對較高。

餐飲SAAS服務已呈現兩大巨頭,新餐飲生態化凸顯

餐飲to B服務的逐步成熟,使諸多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拓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美團點評、口碑作為平台型服務企業擁有豐富的數據積累、深厚的行業資源整合能力和廣闊的輻射群體,為to B服務商提供基礎性支持,打造餐飲生態。

新餐飲將呈現在線化、數據化、模式化、品牌化、零售化五大特徵

新技術、新業態、新政策、新理念的湧入,新餐飲及餐飲B2B服務逐步呈現在線化、數據化、模式化、品牌化、零售化五大趨勢。其中,在線化和數據化反映了新餐飲與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日漸加深;模式化和品牌化體現了餐飲業的管理理念升級;外賣業務則改變了餐飲業態,破除了此前餐廳極其有限的經營時間和空間限制。

當前餐飲服務的數據積累和分析能力仍較弱,線上線下經營相割裂,軟硬體智能化方向仍在探索。未來,新餐飲還將在數據化、科技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方向繼續深入發展。

分散的餐飲B2B服務行業格局正在被重構——資本和技術深度加持,餐飲商家對B2B服務需求擴大。

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百強總營收僅占當年整體營收的6.1%。餐飲行業近4萬億人民幣市場規模,面對「池子大小魚多」、市場需求有限的現狀,餐飲B2B服務難以培養出規模較大的企業,同樣呈現分散嚴重的特點,甚至地域寡頭。

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理念火爆,使資本市場注意到了餐飲業的發展潛力。一批小而美、標準化經營的連鎖餐企從細分品類入局並發展壯大,拉強行業整體實力。加之顧客到店場景及線下消費場景互聯網化,對餐廳經營提出新要求。這些原因導致餐飲商家對B2B服務使用需求和付費意願提高。

餐飲業龐大的流量空間吸引了大量創業者和資本進入,伴隨以團購、外賣為代表的餐飲C端服務市場基本進入穩定格局,資本開始對餐飲B2B服務給予更多關注,近年來不乏單筆投資過億項目產生。

餐飲B2B產業服務不斷湧現出可落地可實操的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

比如,金融服務,包括傳統銀行信貸、供應鏈金融、支付三方面。從傳統銀行信貸到互聯網金融,餐飲金融服務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助力初創餐企成長。行業內出現一些類似錢包生活賦能餐飲行業的金融服務企業。餐飲業現金流量大,資金周轉快,因而中小貸款需求較高;不過財務不規範、缺乏固定資產的問題使傳統銀行信貸對餐飲幫助較少。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催生了新型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通過對餐企與上游供應鏈企業的賬期進行管理,向餐企提供食材採購環節的融資服務;而且幫助餐企擴展門店,提供貸款服務。第三方平台支付火熱,服務商提供聚合支付服務,提升商家收銀效率,拓寬收銀場景增值空間。

比如,供應鏈服務,傳統供應鏈市場小而分散,中間損耗嚴重,品控難把握,餐飲業對專業化供應商需求愈加強勁。供應鏈上游企業、互聯網初創公司與餐企自建供應鏈形態均出現在市場上,準備重塑餐飲供應鏈服務,但其信息流、產品流、物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供應鏈作為藍海市場,整合難度較大,回報緩慢,距離所謂「餐飲下半場」終局尚遠。

比如,管理服務、技術服務、營銷服務以及人才服務等。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測算,我國餐飲企業從業人數達1846萬人。人口紅利消失,靈活用工解決餐企招聘難題;人才梯隊升級,授課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類似斗米這類提供人才共享庫的方式,可以提高餐飲行業運營效率。

最後是平台型服務,餐飲B2B服務集中化趨勢加劇。

從行業層面而言,服務商與平台相結合,一方面,能夠打破顧客和商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接入不同服務商的數據池,構建開放協作生態,將有效釋放4萬億餐飲市場的數據價值;最終,平台、服務商、餐廳三方開放協作,將提高行業整體效率,實現多方共贏。

業內收購兼并加劇,餐飲B2B服務各垂直領域將趨於集中化:餐廳對於一站式、精細化的解決方案的需求,使其在採用B端服務更傾向於選擇頭部企業;在理念升級、技術升級的浪潮下,行業門檻提高,長尾企業也將逐步被淘汰。不過,由於B端市場的特殊性,集中化的趨勢進程會相對較慢。

不過,餐飲B2B服務終將進入智慧化時代,從而他們服務的餐飲企業也將隨之一同走進智慧化時代。

本文來自億歐,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連續完成A+輪和B輪超1.1億元融資,春曉資本、雲啟資本、晨興創投領投
匯桔網知商服務中國行2018首站走進無錫 知商大業迎來新時代的春天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