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柏老師《孤獨六講》讀書會課後有感

柏老師《孤獨六講》讀書會課後有感

文 / 靜文

晚上八點整,如期在網路這個虛擬的空間與燕誼相遇。

時間一分一秒的走著,感受卻在慢慢的醞釀,發酵,沉澱。

在等待開課的那幾天里,我偶爾會想,燕誼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

在這個春夏交替的夜晚,她會告訴我們什麼呢?

蔣勛先生的這本《孤獨六講》,我是年前買的,似乎一直有瑣事纏身,斷斷續續的沒讀幾頁,倒是等待讀書課的那幾天,定下了心,看了一大半。

孤獨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可以享受孤獨?

此刻,耳邊傳來的音樂是Nils Frahm演奏的《Nils hasa new piano》,這是讀書課開始前,管理員放的音樂,很好聽。

有心的人也會看到別人的用心。

那麼,這樣的讀書課,我該如何用心的去聽呢?

或許,我可以在那四十分鐘里,把自己安心的全然交付出去,敞開自己的內心,用感受去呼應,讓鏈接自然而然的發生。

可是這樣的讀書課,又能帶給我些什麼呢?

或許,它什麼也無法帶給我,短短的四十分鐘,六節課一共也就二百四十分鐘,這麼短暫的時間,如何能夠承載孤獨這個永恆的話題。

可是,如果我們對於孤獨的理解,是單靠別人告訴我們的,那還是孤獨嗎?

一朵小花兒,如果只能依賴那一束陽光的普照,她還會開放嗎?

帶著這樣的思考,晚上八點整,我準時來到了「燕誼讀書」這個虛擬的空間,聽燕誼和煦溫暖的講解貌似冰冷的孤獨。

燕誼說,在講課之前,她請教了她的老師,孤獨應該怎麼講。

她的老師告訴她,孤獨很好講,因為孤獨貫穿一個人的一生。

我們都是從孤獨中來,又孤獨的離去。

可我想,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孤獨,每個人對孤獨的感受又各有不同,一個普遍的存在,每個存在又那麼獨特,越是普世的,越難講,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能講清的問題。

講孤獨的人,不僅需要深深的體驗,深刻的思考,還要有表達的勇氣。

思考是在體驗的基礎上產生的,而思考是孤獨的。

猶太人有句格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這句格言並不是否定思考的價值,而是在說人們愈思考,真理就離他愈遠;人們愈思考,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距離就愈遠。

這是一個二立悖反的矛盾存在。

蘇曉波說:沒有錯誤就沒有存在。

我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錯誤就是一種孤獨的存在。

榮格說:只有在你的世界裡,事物才總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樣,因此在你的世界裡才有錯誤。

當一個嬰兒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滿足的時候,他有了「我」的感覺,他發現他的世界另有他人。

我猜,那一刻的嬰兒是孤獨的,他發現他的世界還有他人,而那個「他人」卻無法聽他所聽,念他所念,這讓他痛苦不已,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痛苦體驗,讓他品嘗到了孤獨,讓他有了存在的感覺。

人以反駁別人觀點的方式,找到了人的存在,體會了孤獨。

人又極力的想要迴避孤獨。

人給自己畫了一個圈,指著它說,這是我的,這是唯一對的,所有和我對立的都是錯的,就是因為這樣的偏執,人把自己和世界隔離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可是沒有這個「圈」的存在,就沒有「我」的存在,一切都是虛無。

又是一個二立悖反的矛盾存在。

存在是以孤獨的形式、痛苦的體驗、錯誤的開始為前提的嗎?

在讀書課上,有人問燕誼,孤獨和寂寞是一回事嗎?

燕誼對此做了回應,她解釋說,書中蔣勛先生認為孤獨與寂寞是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而她認為:孤獨待不下去了,才會逃到寂寞里,寂寞是孤獨的港灣,孤獨和寂寞不是對立的。

而我覺得燕誼所說的「港灣」,和蔣勛先生說的「對立」,其實是一回事,因為蔣勛先生也說過怕孤獨的人就會寂寞,愈是不想處於孤獨的狀態,愈是不去碰觸人。

我覺得蔣勛先生所謂的「對立」,更像是在表達,寂寞是因為不接納孤獨。

而我對於孤獨和寂寞的理解,又與他們略有不同,我覺得除了孤獨和寂寞,還有一個感受叫孤單,那是介於孤獨和寂寞之間的一種體會。

一個人要有耐受寂寞的勇氣,才能感受到孤單;

更要有停留在孤單中的堅強,才能觸碰到孤獨。

當我發現這個世界是錯誤的時候,才開始有了思考。

思考是孤獨的,思考是把自己隔離出來,一個人的探索。

孤獨是需要勇氣的。

因為孤獨,那一縷久違的陽光不經意間的垂憐,才會溫暖直達內心。

花兒,之所以會開放,是因為她決定要做一朵盛開的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燕誼 的精彩文章:

不是男人不會照顧你,是你沒讓他養成照顧你的習慣

TAG:柏燕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