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鴻茅藥酒到底是不是毒藥

鴻茅藥酒到底是不是毒藥

緣木求魚「跨省抓捕」一出,鴻茅藥酒「操刀人」的老底兒被媒體翻出來,一樁樁「光榮往事」,排排隊一看,結果就有點兒讓人吃驚。

木木

提出這個問題,當然要感謝廣州的那位前醫生譚秦東,他因為在網上「沒事找事」地搞科普,說「鴻毛藥酒是毒藥」,於是被「鴻茅藥酒」請來的涼城警察從家裡抓捕而去。這都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了。

就狹義而言,鴻茅藥酒,肯定不是毒藥。因為在大眾認知上,毒藥一般是指吃了能馬上要人命、或者折磨你一些日子之後再要你命的「葯」。自鴻茅藥酒橫空出世以來,好像也有幾年了,至今尚未聽說有誰喝了之後一命嗚呼的。難怪人家叫警察千里迢迢奔襲到廣州抓了「秦醫生」。

不過,世間事從來很奇妙,狹義上沒問題或者沒多少問題,並不能保證廣義上的絕對正確;鴻茅藥酒不是玉皇大帝的玉液瓊漿,普通人質疑一下,說道說道,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

「鴻茅藥酒」自誇鴻茅藥酒之時,自然流露或有意識宣示出的一切自傲,都源自對中醫、中藥神聖性無可置疑的肯定。有了這樣的感情基礎,能喊出「每天兩口,把病喝走」的口號來,也就一點兒不奇怪了。但遺憾的是,在中醫、中藥的理論體系里,偏偏還有個「是葯三分毒」的論斷,鴻茅藥酒里據說泡了67種中藥材,「秦醫生」據此說它是「毒藥」,並非一點兒道理都沒有。

這裡面確實涉及一個科學認知的問題。雖然有中醫專家認為,經過適當的炮製、配伍,一些有毒的中藥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在具體的中醫醫療實踐中,這麼乾的也確實屢見不鮮,但不能否認的是,這種以毒克病的過程,實際是醫生的一種無奈選擇(注意!不是別的什麼人的選擇),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是也。

而且,在現代醫學的認知里,絕大多數藥物的代謝,都要通過肝臟、腎臟,吃的葯多了,吃的時間長了,別管中藥、西藥,對肝腎肯定有損傷,而且這種損傷往往都不可逆;尤其老年人,肝腎功能本來就「日薄西山」,每天再讓「67種葯」伺候一下,簡直就是要命的節奏。據醫學專家說,在這67味中藥里,確實有那麼幾味藥性兇猛的「毒藥」。從這個意義上看,「秦醫生」說「鴻茅藥酒是毒藥」,還真是有道理。

於是,叫警察把就事論事的「秦醫生」從春意盎然的「溫暖小巢」中逮了,關到冰天雪地的內蒙古的拘留所里,而且一關就是好幾個月,連春節都不讓回家過,就無論如何都顯得挺霸道,不過,中國人好像從來就討厭霸道,你不霸道,可能一切還好說,你一霸道,而且還霸道得沒道理、很難看,可能一切就都不太好說了。

當然啦,最終是「一切好說」,還是「一切不太好說」,還要看事情的發展,雖然可以肯定,霸道慣了的人,不到撞南牆的那一刻,都看不到或者本能性地忽視「一切不太好說」的終極威力,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國人對待霸道的態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霸道者的最終下場往往都比較不樂觀。這個姑且不論,只需拭目以待即可;需要額外嘮叨嘮叨的是,到底是誰慣出了「鴻茅藥酒」霸道毛病。

這個「誰」,不同的人回答,答案肯定不一樣,但追究根本,一定就會追到「沉默的大多數」那裡去。這些「大多數」,腦子都跟灌了水一樣,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而且還拚命地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這就難怪人家最終拿你不當回事兒了。「跨省抓捕」一出,「鴻茅藥酒」「操刀人」的老底兒被媒體翻出來,一樁樁「光榮往事」,排排隊一看,結果就有點兒讓人吃驚,運作套路都一樣,都是鋪天蓋地地一「忽悠」,許多人就沒頭沒腦地撲上去。

每次都這樣,而且「操刀者」每次都能賺個不亦樂乎,讓人看了就不免生出無限的悲觀;剛剛信心滿滿地喊出「等著瞧」,也就一忽兒的工夫,心裡就沒了底。也是,即使「鴻茅藥酒」躲不過這個劫,人家一轉身,沒準兒又能搞出個什麼祖傳的花花腸子來,滿世界一忽悠,一眾人又會中了失心魔般的往上沖。真是沒辦法。你總是輕信和善忘,就不能怪「能人」把你當「韭菜」割。

當年,宋江臨死前,給李逵送去一罈子藥酒,李逵滿心歡喜地喝下去,結果就悲催了。當你滿心信任、無限歡喜地接過別人送來的「禮物」,卻萬萬沒想到那是能要人命的東西。天下最毒的「毒藥」,莫過於此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超149億 龍虎榜機構搶籌7股
美股報復性反彈納指大漲逾3% 機構今天關注這些股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