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導引與太極拳論說

關於導引與太極拳論說

戊戌年丙辰月己卯日於廣州,因緣得見武當三豐派道長,演繹太極拳導引樁功。

遂將所見所感,表於如下。須知功在拳外,義在字外,各自參悟,勿著執於我見。

(點擊轉閱此前發表文章:觀武當太極十三式,略談太極拳真義)

導引,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導引是「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

太極導引,是將身體的九大關節,腕、肘、肩、頸、脊、腰、跨、膝,踝予以著意旋轉,而帶動全身筋骨、肌肉、經絡、內髒的屈伸蠕動來達到周身血脈氣息通暢,消除瘀結,自我按摩的健身功效。

導引,是修鍊者以自力引動肢體所作的俯仰屈伸運動,以鍛鍊形體的一種養生術,屬氣功中之動功。

道教根據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認為人體也應適當運動,通過運動,可以幫助消化,通利關節,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導引術包括: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屈、鳥伸、虎據、兔驚等九種導引術勢名稱

在眾多導引術中,最早的要數被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所記的華佗「五禽戲」。它模仿虎、熊、鹿、猿、鳥等五種鳥獸活動形態,編製出一套導引程序,用以健身。

凡欲胎息服氣,導引為先,開舒筋骨,調理血脈,引氣臻圓,使氣存至極力後見焉。

摩拭手腳,偃亞球拳,伸展拏搦,任氣出旋,諸疾退散,是病能痊,五藏六腑,神氣通玄,來往自熟,道氣成焉。

或存至泥丸頂發,或下至腳板湧泉。久久修之,後知自然。魂魄聿盛,精髓充堅。行此法者,皆作神仙。五藏有勢,逐時補元。春夏秋冬,以意通宣。老子學道,亦乃如然。豈悟眾聖,造次流傳。

廣成子曰:「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無汩汝精,無擾汝形,乃可以長生。」

天氣節而成四時,稍拂其序,為凄風苦雨、霜雹冰稼扎厲之災。氣之在人也,周行於五臟六腑、百骸九竅之間,導而引之,小可卻病,大可長年。

故吹噓呼吸、熊經鳥伸,推而衍之,效五禽之戲;廓而散之,如戶樞運轉,至不可勝窮其術。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導引是健康及武功的基本方法。

太極拳主要是以導引及吐納之方法來演練以達到「氣和」及「體柔」的境界。導引是引體令柔,導氣令和,前者練「鬆柔身」,後者練「溫和氣」。以導引的方法來練「身體之鬆柔」,及「溫和之氣」。

鬆柔使心靜。松,可以使血液暢通,如果全身放鬆可以使全身的血液順暢。

當放鬆時,身體血液循環良好,也就是新陳代謝良好,全身舒服,人自然健康。

松是無止境的,愈練愈松,愈練愈精,同樣一個動作,初學者可以練,高手照樣可以練,感受一次比一次不一樣。 最終目的練功達到全身沒有一點拙力;全身百折若無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最喜歡的22部「華人電影」,最後一名媲美《太極張三丰》
容齋茶話 王宗岳《太極拳論》 名家闡釋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