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日軍為何注重近距離搏殺?

二戰中日軍為何注重近距離搏殺?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大部分日軍士兵的身高在150—160厘米之間。日本頒布的兵役法中將適齡青年分為5種。身高超過150厘米,且各項身體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甲種兵役人員」,身高在150厘米以上,身體大部分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乙種兵役人員」,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屬於「丙種」,有精神異常或者身高不足145厘米的屬於「丁種」,而完全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員一般被劃為「戊種兵役人員」。

正是由於日本兵很矮,所以日本軍隊強調以步兵作為戰術體系的核心,注重近距離搏殺,這就是所謂的「白兵萬能主義」。據20世紀20年代曾參觀過日本陸軍訓練的英國和德國外交武官回憶,他們發現日本步兵對增強臂力和靈活性的軍事體操十分痴迷,每天有相當長的時間在進行刺殺訓練。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白兵」的威力,日軍還會對新兵進行空手和手持刺刀格鬥的訓練,但根據日軍老兵回憶,這樣的訓練大多會演變成「二年兵」虐待「初年兵」的「遊戲項目」。例如某初年兵在入伍前曾練過日本傳統的槍術,結果接受拼刺訓練後,很快就用木槍把負責教授拼刺術的老兵打得一敗塗地。為了報復,老兵後來以「練習」單人同多人拼刺的技術為借口,找來數名老兵圍毆初年兵。

日本陸軍的步兵,從進入軍營的第四個月開始,每天至少會進行25分鐘的手榴彈投擲訓練,步槍瞄準訓練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日復一日的訓練,使得日本步兵的單兵作戰技巧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友會朋 的精彩文章:

破譯山本五十六秘密行蹤密電的人是誰?
薩達姆為什麼軟禁愛女拉加德?

TAG:以友會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