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想一夜暴富嗎?

你想一夜暴富嗎?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出台《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法案》)。《實施法案》出台的直接目的是在政府相對寬鬆對待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之後,對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進行的一次嚴格審查和整治。政府的這個行為既可以有效的控制金融科技發展的大環境中存在的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又能夠同時預防金融科技公司違法經營行為的產生。

在專項整治中,P2P網貸、各種類型的眾籌活動與平台、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大數據金融、數據化金融機構、金融門戶等互聯網金融主體成為重點關注與審查對象。在過去,這些金融科技機構的市場准入門檻、風險防範措施和適當性管理皆較為寬鬆,存在潛在風險。

政府在支持新型金融創新和發展的同時,有必要對金融機構的外部性進行規範。在對金融科技機構的上述行為進行規範整治之後,政府希望中國互聯網金融業態,市場競爭環境,互聯網金融風險,投資者風險防範意識都有所提高和優化。為下一輪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奠定基礎。

在《實施方案》的具體執行過程中,有以下三個方面[1]需要給予高度關註:

一、引導輿論和投資者理性看待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在過去的五年中,實現了近乎於爆炸式的發展,這種飛速發展的背後,既潛藏著資本的運行規律,又存在政府的寬容。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需要發展,主要基於其龐大的市場和中國獨有的金融環境。在這種環境之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存在其必然性。但是,在飛速發展後,如果沒有政府的有效監管與法律的制約,這場互聯網金融盛宴將會演化成為投機取巧和財富騙子滋生的溫床。

近來,「e租寶」、「泛亞」等公司對於人民財產的強取豪奪已經突破了金融環境能夠忍耐的底線,人們甚至已經開始出現了談「P2P」色變的情況。這說明,政府已經到了該出手的時候,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環境的相關整頓,既能夠改變行業內從業者扭曲的價值觀和財富觀,也能夠改變局外人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傳統看法,從而端正已經被歪曲的觀念,讓互聯網金融真正造福於大眾,真正能夠起到活躍中國金融大環境的作用。

二、進一步轉變被動式監管理念,構建監管長效機制

在國務院正式下達《實施法案》之前,主流的研究傾向於認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環境存在法律不健全的情況。正是因為相關法律的空白使得一些不良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鑄成大錯之前並不能遏制住他們前進的步伐。《實施法案》的出台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既然被動式的監管可能會增加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系統和非系統風險,不如直接出擊,將可能會出現金融風險的行為直接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種行為的好處是,增加了國家規範互聯網金融大環境的案例,讓未來的互聯網企業能夠有所意識,知道怎樣的發展和經營模式是國家認可的,怎樣的經營模式是不被認可的。這樣的威懾力,能夠幫助樹立整個互聯網金融環境的正義之風。同時,能夠在互聯網金融長效管理方面起到促進作用,為接下來的依法管理互聯網金融市場奠定基礎。

三、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平衡創新與風險

在政府出手干預互聯網金融市場之前,媒體對於互聯網金融環境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同的媒體人對這個領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創新重於風控,中國的金融市場如果要站到世界的前列,只有依靠互聯網金融才能實現。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把利劍,是傳統金融市場的革命者,互聯網金融如果真的能替代傳統金融的話,中國就不用走美國近乎百年的傳統金融發展歷程了。

正是由於這種觀念的甚囂塵上,使得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處在百米衝刺的道路上,這些百米衝刺的企業不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良的外部性,不考慮是否會帶來系統和非系統性風險,而是自認為肩負著國家金融發展的大旗,盲目狂奔。正是在狂奔中,給了不良投機者違法賺錢的機會。

《實施法案》的出台,就是要讓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能夠意識到,金融的發展不僅僅依靠資本流量,而是依靠安全與穩定的金融環境,依靠市場的參與者都能夠享受到互聯網金融發展帶來的紅利。注重流量,就有風險,過分的關注風險,就沒有流量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因此,如何平衡互聯網金融的資本流量和風險就成為《實施法案》非常關注的一個方面。

《實施法案》就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讓整個互聯網金融既能夠快速的發展,又同時兼顧了對風險的遏制。

[1] 當代金融家2016年11期 ,《平衡創新與風險 構建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胡濱。

作者簡介:

陳煒,《中國新聞周刊》財經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半身裙搭配這件上衣 秒殺其他搭配
Endor——民主化預測分析協議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