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應對和消減不確定性的影響

如何應對和消減不確定性的影響

在宏觀上,不確定性對經濟金融穩定運行可造成實際影響,像楔子一樣阻礙經濟達到均衡狀態。因此,從維護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的角度,應減少不必要的宏觀不確定性。在微觀上,消除不確定性或減少不確定性敞口是個體的理性選擇,但這種個體理性存在負外部性或會陷入囚徒困境。以政治不確定性為例,有些企業為減少政治不確定性的負面衝擊,會通過提供政治獻金等方式贏取非正當競爭利益。不確定性下的個體理性行為也會導致群體非理性甚至宏觀層面的非理性波動。在本輪金融危機中,囚徒困境問題得到充分體現,金融機構的個體穩健並未能帶來金融系統的穩定,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波動和金融危機程度,這就是宏觀審慎監管的基本出發點。因此,應重視宏觀不確定性問題,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層面採取相應政策措施,盡量控制和消減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

一、貨幣政策:信息公開透明與預期管理

資訊理論創始人香農(Shannon)借用熱力學中熵的概念來描述信息世界的不確定性,在一個系統中,不確定性越大,熵就越大,若要消除這種不確定性,就要引入作為負熵的信息。引入和釋放有效信息的方式包括信息公開透明、主動釋放信息、保持和公眾溝通交流等,這些都有利於減少不確定性以及穩定預期。近年來,歐美國家央行放棄了制定政策的神秘性和不透明性,向政策的公開性、透明性和可預測性轉變,美聯儲甚至在2017年上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中特彆強調,可預測性是評價貨幣政策的首要標準。

在實踐中,貨幣政策也將傳遞信息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與市場和機構的有效溝通,進行預期管理和協調。例如,前瞻性指引就成為央行主動傳達信息、影響預期並減少不確定性的重要手段,在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以及改善宏觀經濟運行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此外,為了更好地協調預期,越來越多的央行會定期發布經濟預測數據,甚至提供關於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量化信息。其中,美聯儲已開始在季度《經濟預測摘要》中發布不確定性評估信息,幫助公眾為未來可能的經濟政策變化做好準備。

二、政策體系:統一協調的政策框架

自由放任的系統具有自發複雜化的傾向,當系統過度複雜時,不僅影響系統運行效率,還會孕育更多的不確定性,即系統的熵增加。市場行為具有內在的不確定性,市場機制尚不足以預防和化解危機(李拉亞,2016)。在經濟金融層面,這就表現為系統性風險累積,甚至最後以危機形式爆發。因此,需要政府作為外部人進行監管介入和政策干預,主動防範和化解風險,消除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單一政策措施和工具難以有效減少系統性風險和總體不確定性,傳統分業經營下的機構監管模式已經無法有效滿足新的監管要求。政策部門應在宏觀審慎的框架下加強溝通協作,超越單一機構,以整體性思維統籌考慮不同政策和監管措施的外溢效應,有效避免政策衝突或政策缺位,減少不確定性。

此外,對於創新業務,特別是金融科技和金融產品創新,常常會突破原有監管邊界或領先於現有監管和政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為金融體系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如何進行相應的監管是學術界和監管者共同關心的話題。在理論上,學者雖然認同簡單清晰明確的監管原則和穩定的政策環境有利於減少不確定性,但未能給出最優的監管方案。在實踐中,各國根據不同的金融體系和發展狀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其中以美國和英國的監管體系最具代表性。美國以功能監管為主要特徵的金融監管體系,對具有相同功能的同類業務,制定標準一致的監管規則,通過提升監管可靠性、產品透明度以減少不確定性。英國金融監管部門在審慎監管局之外成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為了平衡風險和創新而引入監管「沙盒」制度,為金融創新打造一個保護區和隔離牆。一方面,減少了政策不確定性,為創新營造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減少了創新業務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外溢。

三、制度建設:加強研究與完善制度

正如奈特(Knight,1921)所說:「應對不確定性的根本方法是獲取有關未來的更好知識,以及獲得對未來的更好控制。」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強研究工作,更加重視前瞻性研究和協同研究(劉鶴,2013)。在研究長期性基本規律的同時,也要關注和研究新現象、新問題、新變化,加強跟蹤監測研究分析,建立健全具有前瞻性的預測預警和反應機制。此外,近年來很多不確定性的產生具有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單一學科可能存在預測和解釋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可通過跨學科協同研究增強對不確定性問題的理解。

另一方面,要著眼長遠、制度入手,完善制度設計,增強制度權威性、穩定性和可信度。制度的主要作用在於建立人們互動的穩定結構,增強行為的可預測性,以降低不確定性。同時,有效的制度性安排能為企業應對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提供一定的保險機制。Handleyet al(2017)對中國加入WTO後中美兩國貿易的實證研究,揭示了國際貿易制度框架對於有效消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其他摩擦的積極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能夠有效激勵約束的制度框架,明確和統一遊戲規則,保障制度穩定性、政策連續性和機制長效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規範行為、減少內生不確定性。

四、宏觀不確定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點

在研究背景上,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市場波動,各國政策措施的不確定和政治領域的不穩定,以及緩慢曲折的復甦進程,這些引發學者對宏觀不確定性問題的持續高度關注,也為研究提供了絕佳的自然實驗。在研究內容上,不同種類宏觀不確定性的度量方法,宏觀不確定性衝擊的傳導機制和經濟後果,在不確定性條件下優化政策措施和消減不確定性等是當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在研究動態上,對宏觀不確定性問題的研究不斷細化和深化,將政策不確定性與不同政策措施和場景相結合,從多個角度探討其影響,是當前的研究熱點。而金融體系對宏觀不確定性的反應和傳導機制,宏觀不確定性與金融穩定,宏觀不確定性的跨國影響等問題值得研究者重點關注。在研究結論上,關於不確定性的研究逐漸豐富,學界在一些方面達成了共識。例如,微觀層面關於不確定性對企業投資、僱傭和產出的短期抑制作用;宏觀層面關於不確定性的逆周期特性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等方面,學者取得基本一致的觀點。但對於如何有效分離和度量不確定性,經濟不確定性的產生與傳導機理,不確定性怎樣影響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等問題,現有研究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經驗證據上仍然存在諸多分歧或不足,對一些更根本性的問題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在我國,對宏觀不確定性的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無論從方法還是內容上都存在大量深入研究的機會。在當前國外不確定因素增多和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從更廣泛的視角加強對不確定性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不僅能依託中國實踐和經驗做出理論貢獻,提出經濟合作和國際治理的中國解決方案,還有利於穩妥推進改革、減少改革「陣痛」,提升政策效力、完善政策框架,防範化解風險、促進經濟發展。

未來針對宏觀不確定性的研究可重點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方法上尋求合理有效度量不同類別不確定性的指標和計量方式,結合新數據、新技術、新方法,構建符合中國現實、具有較高信息含量的各種宏觀不確定性指數。

二是在理論上結合中國制度條件和當前改革的背景,深入研究各種宏觀不確定性的影響機制,建立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模型。

三是在內容上拓寬研究視野,橫向上關注宏觀不確定性的溢出效應和跨國傳導機制,縱向上深入研究宏觀不確定性與金融穩定和經濟波動的關係,或將不確定性納入政策研究框架,探索如何完善和優化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政策措施、監管體系、國際合作機制和制度框架。

經濟瞭望

方便、實用、權威

每天推送最新資訊和原創剖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連軍經濟瞭望 的精彩文章:

金融監管政策分析-2018

TAG:連軍經濟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