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電影是觀眾爛,還是導演爛

中國電影是觀眾爛,還是導演爛

馮小剛《功夫》劇照

去年上海電影節時,「小鋼炮」馮小剛「開炮」了,直言,「中國垃圾電影這麼多,

和大批的「垃圾觀眾」有很大關係,如果不去捧這個場就沒有生存空間,這麼多的

製片人就不會生產垃圾電影,往往垃圾電影的票房還很高。」

「小鋼炮」的話很有矛盾,電影導演不都說要追求藝術嗎?你怎麼會為了票房生產

垃圾電影呢?你們不應該無論觀眾喜不喜歡,票房高不高都要堅持自己的創作

嗎?

作為一個只看盜版電影(建議大家還是多多支持正版),不去電影院看電影的

人(電影票價太高看不起)。以一個業餘電影愛好者的態度談談中國的電影

和導演。對自己業餘愛好者的定義是:從不看文藝片(除了像《霸王別姬》、

《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之類非常優秀的電影),沒看過一部賈樟

柯的電影,也不看愛情片,只看動作片、驚悚懸疑、科幻電影(不喜歡超級英

雄電影)。看電影從不認真細想其中有沒有很深層的隱喻,只關注情節合不合

理,背景是否烘托的好不好。

既然「小鋼炮」「開炮」了,那就談談馮小剛。個人認為馮小剛拯救了中國電影。

1997年馮小剛執導了《甲方乙方》,作為內地第一部賀歲喜劇片,開創了內地

商業電影的新模式。讓大家知道商業電影可以這樣拍,可以這樣運營,找到了

新的盈利方式(以前的電影極少可以盈利,估計除了李連杰的《少林寺》)。

之後馮小剛拍了《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天下

無賊》一系列優秀的喜劇賀歲電影,都取得很大成功。直到2007年轉型拍了《

夜宴》,雖然《夜宴》也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個人認為馮小剛想「名」了,拍了一

部給老外看的電影,只是想到國際上混個獎,順便提升一下自己在國內電影界

的江湖地位。

馮小剛之後又拍了一些很優秀的電影(《私人定製》除外,純粹是為了圈錢,

如果沒有他口中的「垃圾觀眾」,《私人定製》會有這麼高的票房?),除了

《1942》票房撲街,其他的都很好。《1942》電影非常棒(個人認為馮小剛最

好的電影,國內近10多年來最好的電影),票房為什會撲街?誰叫你大過節的

給人家添堵(《1942》在2012年12月29上映)。

馮小剛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與別人互吐口水,看來人在利益面前都

會不理智。《我不是潘金蓮》是藝術片,看的人本來就比商業片的人少,而票

房還有將近5億,很不錯的票房了。這幾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有多少票房?了不起

一兩千萬美元的票房(也就一兩億人名幣的票房)。想名與利雙收(《我不是

潘金蓮》獲得不少國內國外獎項),魚與熊掌兼得還是比較困難的。

個人認為馮小剛還是國內非常優秀的電影導演,基本沒爛片,很對得起觀眾。

著名作家王朔說,「張藝謀就是個搞裝修的!」 我雖然沒看過王朔的小說,但對

他說的這句話深表認同。很少看老謀子的藝術片,只看了《活著》《大紅燈籠

高 高掛》,如果沒有事先看了余華的小說《活著》,我都不知道電影在講啥。

而《大紅燈籠高高掛》不就是搞裝修嗎?搞一些色彩絢麗的顏色,再搞一些基

本的隱喻,情境相互對照搞一下,還到國外去得獎去了,不知道老外是看老謀

子裝修搞的好,還是電影中當時中國落後、愚昧的情節吸引了他們?

不過老謀子現在不拍藝術片了,在商業大片的大道上狂飆。從《英雄》、

《十面埋伏》一直到《長城》,除了其中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外

(還是改篇自曹禺的《雷雨》),其他的沒有一部不是爛片,挑一步爛片

《長城》說說。

老謀子拍《長城》 請了一大票明星,還把好萊塢的一線明星馬特·戴蒙都拉

來捧場子,不知砸了多少銀子當片酬。老謀子心想這下排場夠大的吧,比 《

金陵十三釵》還大,這下總可以忽悠「垃圾觀眾」買票了,結果票房大撲街,電

影公司差點陪了個底掉。

外國強盜一句中國話不會說就到中國偷火藥? 外國強盜到中國偷火藥,被

軍隊逮到關住,外國人沒學會中國話,中國人卻學會說外國話,而且還是英

語?但是當時歐洲「普通話」是拉丁語。在長城邊關可以坐孔明燈飛到京城,你以

為坐的是波音,空客?鑒於此等瞎編(電影都是瞎編,但起碼要編的情節合

乎合理),我決定就《長城》這個命題編一個故事:兩個歐洲十字軍東征的戰

士,一對好基友(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宋朝960年-1279年),因厭倦

了戰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到達遙遠東方中國的傳教士(唐朝時基督

教就傳到中國,當時稱呼為「景教」),聽了傳教士描述中的中國,人們安居樂

業,沒有戰爭,市井繁榮無比,過著知足常樂的生活。兩個好基友對遠方無限

嚮往。向傳教士學習了中國的風土人情,一些基本交流語言,就朝著東方出發

了。快要到邊境時,在夜晚休息時遭到饕餮的攻擊,兩人合力擊殺了饕餮(為以後埋

下伏筆)。然後兩人連夜奔跑,在黎明時分跑到了長城腳下,見到了雄偉的萬里長城。兩

人隨即被中國軍隊抓住,剛要帶進長城的哨樓關起來時,饕餮前來進攻,然後兩人看到了

饕餮恐怖的景象,也見識到了軍人為了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豪情(《長城》的戰爭場面

拍的極其垃圾,毫無章法,就像一群散盜游勇,比較一下《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半獸

人打不同旗語,就是不同的進攻方式,而《長城》里的鼓聲就是一陣亂敲)。饕餮一波退

去之後,軍隊將領審問兩人,兩人說明來意後,將領便放了兩人,指點他們去京城的路。

在去京城的路上,兩人路過一個比較繁華的邊城,在邊城休息時,兩人見到了邊城的繁

華,也體會到了邊城居民的恐慌。過了幾天,邊關與饕餮的戰事吃緊,有軍隊將領到邊城

來徵兵。兩人看到了人們積極應徵,無論是十多歲的未成年的孩子還是上了歲數的老人,

兩人非常感慨,想起以前隨十字軍東征,乾的都是殺人的事,毀壞別人家園的事,而現在

有機會幹的是截然相反的事——救人和保衛家園。兩人以合力擊殺一頭饕餮的本事順利應

征入伍,並受到重用。

饕餮也攻破了長城,大家撤到邊城繼續堅守。在固守邊城時,軍隊用到當時的「核武器」-

火藥(背景設定軍用火藥非常珍貴)。兩人見識到了火藥的威力。但是還是不敵饕餮的數

量優勢,邊城也被攻破,饕餮咬住百姓去餵食母饕餮。而人們離那隻母饕餮很遠,箭支射

不到,火藥也扔不到(而且火藥也差不多快用完了)。這時軍隊將領慷慨的抱著火藥包,

通過孔明燈飛到母饕餮的上空,點燃火藥包,從孔明燈上跳下鑽入到饕餮群中,炸死了母

饕餮解除了饕餮的進攻(犧牲唯有到了最後關頭才能打動人心,像體操運動員似的向下跳

送死有什麼意義?還有張涵予的角色莫名就死了有狗屁的意義)。與饕餮的戰爭勝利後,

兩人隨軍隊到了京城,看到了比邊城更加輝煌燦爛的都城,得到了皇上的接見,封了一些

爵位(中國古代爵位一般是公、侯、伯、子、男)。在當晚的慶功會上,兩人見到了中國

繽紛絢麗的煙花。後來兩人回歐洲時帶去了煙花的製作技術,給人們帶去歡樂,故事結

束。大家覺得這個與老謀子的《長城》比較,如何?

老謀子在宣傳《長城》時說,「拍這個電影是為了把長城推廣到全世界,讓更多的人知道

長城。」人不能說這麼無恥的話,為了錢不丟臉,撒謊才丟臉!世界的人們只要聽說過中

國的,有誰不知道長城?還需要你老謀子拍電影宣傳?看來老謀子真的老了,乾乾奧運

開幕宣傳活動(確實幹的不錯,大氣磅礴)當以後的飯碗挺好的。

作為拍出我最喜歡的電影《霸王別姬》的導演陳凱歌,自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

案《無極》開始就基本沒拍過好片。

國外《霸王別姬》海報

我不喜歡看文藝片,沒有看過陳凱歌的《黃土地》,談談《無極》、《道

士下山》、《妖貓傳》這三部片子。《無極》也不需要我多談了,當年可是開

啟了惡搞電影的先河,大家有興趣可以到網上搜索。《道士下山》還被中國道

教協會告了,講的什麼故事?以我的理解講了一個道士下山本來是要體會一

番人間百態,生活疾苦(山上的生活相對舒適),結果道士體會到了情慾,殺

人報仇後又想尋找佛的指點;習武的人被殺後,又和人一起去尋仇,整部

片子沒看到道士的慈悲,愛戴生命的氣息。陳凱歌老拍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故

事,張震與郭富城演的角色之間是男人之間的愛情還是男人之間的兄弟之情,

反正我是沒辦法說清。如果叫我編我就寫一個道士告別了師傅,離開山門,到

真的紅塵世間遊歷一番,既體會了人間疾苦、無奈,也體會了亂世中人們的豁

達開朗,同時看到了有人報仇雪恨之後的失落,也可以看到放下仇恨之後的雲

淡風輕。

不過自從改編了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霸王別姬》獲得成功後,陳凱歌就很喜歡

改編小說,《道士下山》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就未發揮好。而《妖貓傳》同

樣是改編的,編自日本的奇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很多槍手 影評說

就電影中的祝壽場景就值回票錢,這不是瞎胡扯嗎!看完盜版的電影

後,突然想到王菲唱的《傳奇》,「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

掉你的容顏。」故事都講不清楚,到底是白居易和空海和尚破的奇案,還是妖貓

說出的。妖貓無緣無故的跑到妓院害人(也許陳凱歌想表現大唐的繁華,最好

用唐朝豐富的夜生活來表現),被害的人是無辜的,是他老子殺人又不是他,

冤有頭債有主都辨不清(基於這是日本人寫的故事,也好理 解,日本人寫這之

類故事都是陰魂不散型的)。

陳凱歌在宣傳《妖貓傳》時說,「選中法混血演員張榕容演楊貴妃,是因為當時

有很多人是混血,像李世民就是。」他媽的又瞎扯淡,不懂歷史的人真可怕,李

世民是混血不錯,但他混的是白人的血嗎?再說楊玉環是哪裡人?四川人!學

點歷史。你直接說張榕容很符合大家心目中,楊貴妃嫵媚的形象不就得了嗎,

扯這多幹啥。

張榕容楊貴妃劇照

當看到《妖貓傳》的宣傳時,我就感覺票房不會很好(票房5.1億,製作成本

9.7億) ,除了給襄樊留下一旅遊場景外,製片公司虧的心頭滴血。為什麼會感

到票房不好?在國內宣傳時,黃軒演的白居易是主角,在日本宣傳時可是日本

人染谷將太演的空海是主演(小說中也是這樣),票房還不撲街。細細總結一

下,無論是《無極》,還是老謀子的《金陵十三釵》,《長城》無論弄多大牌

的外國演員,只要講的是中國故事,票房都大敗,為什麼?大家想一想。

聽說好萊塢要拍真人版的《花木蘭》,而且請劉亦菲,李連杰,鞏俐擔任主

演,仔細觀察,都是華人,沒有一個真正中國人,我估計票房要撲街(好萊塢

就是不明白要請幾個真正中國人演的道理)。祝他們好運!

網上流傳說《霸王別姬》不是陳凱歌拍的,有可能是他父親拍的(陳凱歌父親

也是導演),有時候我都懷疑是不是陳凱歌拍的《霸王別姬》,也許是他老

了,跟不上節奏了。對於拍了我最喜歡電影的導演,只能祝他以後好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正經社會觀察者 的精彩文章:

TAG:不正經社會觀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