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文|小河對岸

在春秋時期的齊國歷史上,晏嬰是與管仲齊名的賢相。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是將管仲與晏嬰合為一傳。晏嬰多智謀,並著有《晏子春秋》一書,曾使毒計而以「二桃殺三士」,連諸葛亮都為之側目(史載:諸葛亮好為《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晏嬰輔政齊國長達五十餘年,歷經三位國君,其既為齊國賢相,明知齊國將為田氏所篡,卻為何不能助國君匡扶國政,剷除田氏呢?據《左傳》記載: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末)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田)氏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齊舊四量,豆、 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而《史記·齊太公世家》亦記載道:....(齊)景公使晏嬰之晉,與叔向(晉國賢大夫)私語曰:齊政卒(終)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晏嬰之所以對此無能為力,其根本原因在於政權下移。孔子曾說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式微,不能駕馭諸侯,故政權下移至諸侯,禮樂征伐便自諸侯出。而到春秋後期,各諸侯國的國君已不能駕馭其卿大夫,如晉國有六卿之臣,魯有三桓,鄭有七穆,衛有孔、寧,而齊有高、國、崔、慶、田(陳)、鮑等等。各諸侯國的政權已先後再次下移,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為甚者,比如魯國的政權,已經不是出自於卿大夫,而出自卿大夫的家臣。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春秋時期,都是「世卿世祿」制,卿大夫有自己的封邑,也有自己的臣民,獨立的軍隊(家兵),實際上都是「國中之國」。而到春秋後期,各國公室的直屬領地已越來越少。而卿大夫隨著其世代功績的累積賞賜,其領地越來越廣,漸而其實力也就躍居國君之上。

晏嬰所處的時代,已到齊國公室卑微的時代,公室雖尊,但已如「小君」,卿大夫爭權掌政。比如,齊靈公晚年患病,崔杼與高厚爭權,偷偷迎回公子光(被驅逐出國),而殺死公子牙(時為太子)母子,齊靈公聞變吐血而亡。齊莊公(呂光)因與崔杼之妻私通,而遭崔杼弒殺。而後,齊國崔、慶專權。在崔、慶先後被剷除之後,而在齊景公十六年,齊國又爆發了欒、高、陳、鮑等四族之亂。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吳國公子季札在到齊國聘問之時,看到了齊國此種種亂象,而勸晏嬰納還封邑與國政。《左傳》記載:..(季札)故遂聘於齊,說晏平仲(晏嬰),謂之曰:「子速納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於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獲所歸,難未歇也。」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於欒、高之難。時值齊國末世,晏嬰能自保已屬不易,更甭談幫國君匡扶國政,剷除亂臣了。

齊國名相晏嬰既知田氏會篡齊, 為何不能助國君將之剷除?

參考史籍:《左傳》、《史記》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忠厚無用"的魯肅,為何能代周瑜鎮守荊州
忠厚無用的魯肅,為何能代周瑜鎮守荊州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