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都是放鷹人,「明星」和「草根」的距離竟然這麼大

同樣都是放鷹人,「明星」和「草根」的距離竟然這麼大

在人們還沒有發明鋼筋水泥將自己包裹在內的那段歲月里,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人們努力的去觀察了解著世間的萬事萬物,並且逐漸馴化了很多動物,將其投入到了平日的勞動生產當中。而漁民利用鸕鶿捕魚也是這樣衍生出來的。

鸕鶿捕魚是中國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據歷史記載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但隨著現代化漁業養殖捕撈技術的不斷發展,鸕鶿捕魚這樣古老的捕魚方式已經被機械化捕魚所取代。而在蚌埠市五河縣,至今依然有著這樣一群神秘的養鷹人,他們承襲了祖輩相傳的不傳秘法,仍然依靠訓練鸕鶿捕魚為生。

鸕鶿又叫做魚鷹,是大型的食魚游禽,善於潛水,通常棲息于海濱、湖沼當中。

鸕鶿的嘴強而長,前端具有銳鉤,適於啄魚,而在其下喉處有著一個可以裝魚的小囊,漁民也叫做魚囊。別看鸕鶿體型不是很大,一隻經過訓練後的鸕鶿一天卻能捕捉到和自己等重量的魚。

漁民利用鸕鶿捕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放漂和放潭兩種。通常是五六隻小船成一直排開驅趕魚群,然後將用一根特製的木杆,把鸕鶿從鷹架子上一隻一隻挑起來放入水中。讓後向鸕鶿發布口令。鸕鶿就會自動形成一個扇形方陣將魚群驅趕到一個固定區域,接下來就是自由捕獵了。

被鸕鶿捕到的魚不會直接進入鸕鶿的肚子而是會先存放在魚囊內,而漁民會事先用脖套套住鸕鶿的脖子,防止鸕鶿將大魚吃掉。而等捕魚結束後再將魚從鸕鶿的魚囊內一條條的擠出來。

如今65歲的李士昌老人是李家第三代放鷹傳人,他和鷹朝夕相處已有50多年 。據他說鸕鶿不但能捕一些小魚,在漁民的幫助下還能捕捉五六斤重的大魚,到了冬天魚懶散的時候,二十斤重的大魚鸕鶿同樣也能捕上來。

人鷹辛苦了一天收成還是很客觀的,漁民會將比較大的魚拿到岸上賣掉。而一些小魚就拿來餵食鸕鶿。在餵食前漁民會先將鸕鶿頭上的脖套拿掉,而每隻鸕鶿一天只要喂上七八兩的魚就可以了。

李士昌老人說,從他爺爺到他父親再到他已經整整三代人了。而自己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在船上幫著父親訓鷹捕魚,十七歲時算是真正繼承這門手藝。從那時起到現在一晃就是半個世紀。

老人說:在過去一隻木船和這一群鸕鶿就是他們家主要的經濟來源,全家的米面油鹽全是靠從魚鷹的那雙嘴巴擠出來。

同時老人也不乏擔心的說:鸕鶿捕魚的確比不上現代化的捕魚方式,而自己的兒女們對放魚鷹也都不感興趣,嫌辛苦嫌賺錢少,寧可在外地打工也不願繼續放鷹。他們這群老人已經是這段水域最後的放鷹人了!

說到放鷹人大家一定都會想起,近幾年曝光率極高的灕江漁夫。同樣是鸕鶿捕魚,在桂林灕江已經成為了一個招攬遊客的旅遊項目,每年都會很多攝影愛好者來此取景。而灕江的放鷹人也無需為擔憂捕魚的收成,只要每天劃著漁船架上鷹在灕江渡上一圈,每月就有近萬元的收入。

同樣都是放鷹人李士昌老人們的處境要和他們灕江上的同行可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攝影圈的「影帝」名利雙收,一個是傳統行業的衛道士瀕臨絕跡。對於這樣的現象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攝影師:李向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內 的精彩文章:

「多能多彩」的努比亞Z18mini手機發布,多點對焦拍照十分搶眼
漫畫:如果身邊的一切都會說話

TAG:京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