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一個都值得你認真閱讀,經典的育兒案例 1-5歲

每一個都值得你認真閱讀,經典的育兒案例 1-5歲

案例1:被強迫的交往

女兒敏敏2歲時,我通過看書認識到她應該多交朋友,所以總是特別熱情地拉著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敏敏偏偏不愛說話,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說,不想玩遊戲我就替她參加,敏敏總是默默地跟在後面。後來,我發現敏敏一個人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麼,而且特別在乎別人是否把她當朋友。上幼兒園之後,她經常說不想去幼兒園,因為沒有好朋友。我開始意識到我強迫孩子交往已經給她帶來了深深的焦慮和不安。

專家點評: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沒有統一標準,更不可能從書本中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方法。家長與其抱著書本焦慮,不如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獲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學會交往。

案例2:為什麼不給爺爺奶奶吃?

侄子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和我分享,老爸對此「頗有微詞」:「什麼東西都要給姑姑吃,爺爺奶奶要嘗嘗都不給,這孩子白疼了。」其實,侄子原來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願意和爺爺奶奶分享。但爺爺奶奶卻經常逗他:「好吃的也給爺爺奶奶分點啊!」孩子的手馬上遞了過去,他們趕緊又說:「爺爺、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幾次之後,孩子就不再當回事兒了。而當侄子與我分享時,我會道謝並真的與他分吃,還誇他的東西好吃,侄子也樂得與我分享。老爸甚至還責怪我說:「大人怎麼還吃孩子的東西!」

專家點評:孩子的心是單純而美好的,他會把成人世界的每個要求都當真。作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這份單純和美好,而不是為了好玩或者表示親昵逗弄孩子。生活中很多對待孩子看似搞笑的無意之舉,背後卻是對孩子深深的不尊重。愛孩子,就請將他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

案例3:「揠苗助長」的孩子能幸福嗎?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家長卻過於重視知識和技能。「老師,今天你們學習了7的分解吧?怎麼孩子回來就只會兩種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學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今天教她認識鐘錶,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認識,我還拍了一個視頻,您看看她的表現怎麼是這個樣子?!」視頻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勁地哭泣。聯想到平時,這個小女孩在班裡一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老師,這個太難了,我不想參加。」我終於明白,生活在這樣急迫、焦慮和否定的環境中,孩子能自信起來嗎?

專家點評:趕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應成為孩子成長的標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讓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風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則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用微笑靜待他的綻放,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案例4:「蝸牛」帶我去散步

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催促兒子快點起床去幼兒園,然後好去練車,第二天要考試了。我心急火燎,卻發現兒子把牙刷咬在嘴裡,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我氣壞了,大聲喊他的名字,並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兒子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傻傻地站在那兒,眼裡充滿了恐懼,手裡還拿著沒拼好的磁力棒。等我批評完,兒子怯怯地說:「媽媽,我想拼一個太陽花,你對著太陽花許願,明天考試就一定會通過。」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擁在懷中,說不出話來。

專家點評:當孩子表現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為時,成人常常會簡單、粗暴地加以批評,甚至打罵,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其實,如果耐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會發現,回報你的,一定是像「太陽花」一般溫暖幸福的愛和驚喜。

案例5: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女兒朵朵還沒出生,我就開始規劃她的未來。7個月起開始識字,把所有的傢具都貼上漢字標籤;從《三字經》、《千字文》到唐詩,一字一句地教她背誦。朵朵的記憶力非常好,背得又快又准。這令我驕傲不已。可等她3歲,問題卻來了:她太安靜了,同齡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卻一個人在角落裡看書。這讓我開始反思:我的操之過急會不會毀掉她本該快樂的童年?我小時候和小夥伴快樂無憂地玩耍,和神奇的大自然親密接觸……哪有什麼早教?哪認得什麼字?現在我不是也很好嗎?

專家點評:童年生活具有獨特、不可替代的價值。可孩子的童年卻常常背負成人太多的期望,未出生時就提前「規劃」,7個月就提前教識字、背唐詩……「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代價就是犧牲孩子的快樂和自由。可喜的是,媽媽及時反思了自己的問題,果斷「放棄」,讓女兒回歸了快樂童年,獲得了健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爸媽們注意了:孩子這9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千萬不要暴力制止!
那些年我用過的育兒神器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