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入圍北影節 為主旋律開闢新方向

《紅海行動》入圍北影節 為主旋律開闢新方向

根據「葉門撤僑」真實故事改編的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成為今年春節檔的一個爆款,截至昨晚票房已超36億元,至今仍排在單日票房榜首,且勢頭不減,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達到了8.5分。被社會輿論稱為「逆勢而起」、「一道硬菜」的現象級電影。《紅海行動》的成功除了導演、演員的高水平發揮外,更離不開其紮實的劇本,該片的編劇馮驥在其中也起到了尤為關鍵的作用。

馮驥筆耕不輟 「不愛武裝,愛文裝」

作為《紅海行動》的編劇,馮驥在業內已有極高的知名度,從小喜歡文學,迫於家庭壓力考到了武警工程學院,但一直堅持寫作,直到後來考上軍藝碩士,便順理成章的開始了自己的編劇之路。《永不磨滅的番號》、《火藍刀鋒》、《深海利劍》等影視劇都出自他的手筆。作品也曾多次獲得「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等,國內影視劇的重要獎項。

此次他創作的《紅海行動》比以往的主旋律電影在藝術表達上更進一步,有人評價《紅海行動》是自然流露的主旋律情懷,可謂一語中的。在故事講述中傳遞價值,在人物塑造中注入情懷,才有這樣的「自然而然」,才能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開闢主旋律的新「樣板」  探索更多可能性

《紅海行動》以「葉門撤僑」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奉命執行撤僑任務,兵分兩路進行救援的故事;同時,恐怖分子首領正在密謀不法行動,突擊隊必須阻止攔截。

2015年馮驥接到首長的指示,圍繞撤僑這一題材創作一個電影劇本。馮驥第一天拿到題材覺得很有難度,壓力很大,一連幾天睡不著覺。「基於真實事件的改編,要做到真實、可信,反映當時撤僑的真正狀態,這也是一個難點。」為了真實再現,馮驥首先開展調研,採訪很多經歷撤僑的官兵,並於2016年完成初稿。劇本的撤僑背景百分之百真實,一些人物有原型,例如臨沂艦的艦長和政委,一些特戰隊員。一些橋段和情節設計根據真實經歷改編而來。

馮驥表示:「這個行業最主要的是寫人性本身,最高級的是寫人性,這最能打動人。包括《紅海行動》,體現的是最真實的戰場環境下,戰士最真實的表現,戰士本身最真實的狀態。」眼下馮驥也在繼續籌備軍旅題材影視劇的劇本,他表示:將更多考慮的是怎麼傳遞軍人的戰鬥精神。「不用刻意去宣教什麼,想要展示的形象和精神體現在人物的行為和語言上。做永遠比說重要,真實地用身體為同胞擋子彈,真實地用自己的鮮血去拯救同胞的生命,比說很多台詞都要有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特效升級打造超燃白晝之戰
專訪公益導演周永旗:拍出有溫度的畫面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