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春困雖不是病,但需如何改善?

春困雖不是病,但需如何改善?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春天氣候日漸轉暖,萬物復甦之際,有些人則會感到睏倦、疲乏、頭昏欲睡,這是什麼情況呢?這就是俗話說的「春困」。除了上述情況外,有一部分人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胸脅脹滿、食慾低下、懊惱煩躁、精神抑鬱、心煩易怒、口苦咽干、腹脹便溏等癥狀。春困是不是病呢?

「春困」不是病,是人體對春季氣候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完全屬於生理現象。但我們卻不可鬆懈對之。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統一的整體,即「天人相應」。人要健康長壽就須順應自然變化規律。《黃帝內經》有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道也。」春季為一年之始,陽氣始生,清陽上升,人若應之,清氣升而濁氣降,升降和調,則神清而氣爽,若不能相應,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則失其生髮滋養之用。再者,春天與肝相應,肝主疏泄與藏血。春季肝旺,常會導致肝火橫逆犯脾克胃,致胃失受納、脾失健運。後天之本脾胃受傷,氣血生成不足。時有肝火偏旺導致,肝不藏血養血,五臟六腑失卻滋養。有以上因素者都會表現出「春困」徵象。還有專家解釋春困主要是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動物一樣,也有「冬眠期」。在寒冷的冬季中,人體的各個器官為了保護自己,都處於一種休眠的狀態,和其他季節相比不是那麼的活躍。現在剛剛進入春季,我們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到真正春天時那種充滿活力的狀態,而到5月份以後,才是身體真正復甦的時節。所以在此之前,人們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疲乏的表現。

改善「春困」諸症,我們提倡「起居有常」。起卧有常,能調養神氣,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卧無常,日久必致神氣受傷,精神萎靡,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容易導致各種病症。春季陽氣升發,而陽氣的生髮和閉藏與睡眠密切相關,清醒時,陽氣行於表;睡眠時,陽氣行於內。適當減少睡眠時間,「夜卧早起」,有利於陽氣的升發。引起春困的主要原因並非睡眠不足,而是神經細胞不夠興奮,睡眠過多易使人體陽氣鬱滯,進一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我們還提倡調攝身心,疏肝解郁。中醫認為,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要保持肝臟的疏泄功能正常,需順應肝的生理特性。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則全身氣機暢達不易患病。肝主疏泄,有疏通、暢達全身氣血津液的功能。其生理特性是主升發,若升發作用正常,則氣血津液疏通和暢達。氣血通暢,清陽得升,上榮於腦,腦得其滋養,就不會「春困」。故春季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暴怒憂鬱傷肝。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資助「希望工程」和把錢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區別?
印光大師:學佛人一定要清楚,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