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處墓地的倒數第二塊碑刻著「人類」

這處墓地的倒數第二塊碑刻著「人類」

如果達爾文活到今天,他的工作可能就會是每天發布物種的訃告,而不是物種的起源了。

去了「世界滅絕動物墓地」,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內,意外這個城市裡會有這樣一處嚴肅的地方。

上百塊墓碑逐一壓倒,連成多米諾骨牌。

碑上刻字:波蘭原牛(1627)、福島胡狼(1876)、南非斑驢(1883)……

年份是「墓主」的滅亡時間。

第一塊碑,「普通愚鳩」,也叫渡渡鳥。

我們說「逝者如斯夫」,這句在西方是「As dead as dodo」,dodo即渡渡鳥。

生前為模里西斯國鳥,後因人類殺戮及外種入侵,1680年滅絕。

後面石塊一個壓向一個,依次倒下,顯示著物種滅絕的連鎖反應。

多米諾骨牌的倒塌,失去控制,一路狂飆。

「1610年,伽里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使人類探索得更遙遠,但此後工業革命,我們遠觀能力提高的同時,卻更加短視地對待生命了。」

「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從而取代了工場手工業。但在這汽輪轟鳴的歲月,有誰會在意渡渡鳥的訣別呢?」

「1847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我們似乎完全沉迷於那根線的傳導功能,而對日漸遠去、日益稀罕的北美野牛的啼聲,卻充耳不聞。」

「1885年,德國機械工程師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內燃機汽車。擴張了人類涉足世界的觸角,同時也助長了人類向其他物種的領域肆意殖民的雄心。」

「1945年7月,第一枚原子彈在美試爆成功。這可謂人類科技史上的奇蹟。但我們對夏威夷田雞、威克島秧雞的滅絕,卻束手無策。」

「1946年電子計算機問世,此後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人類不必再殫精竭慮地算計和處理信息了,但是,我們在算計眼前小帳時卻忽略了對自然資本損失的計算,簡直是失算!」

「20世紀70年代,人類「聰明」地培育出了新的「品種」——轉基因作物。地球物種本是經大自然千百萬年考驗的,而這些人工作物是優是劣、是福是禍,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1986年2月-1994年4月,蘇聯發射並建成和平號空間站,行空之夢似乎不遠,但如非藉助技術,我們能不吸氧、不吃喝、不恆溫、不恆壓地遠離養育我們的家園——地球多久呢?」

據研究,每滅絕1種植物,就會有10~30種依附於它的植物、昆蟲及高等動物隨後覆滅。

模里西斯渡渡鳥被殺絕後,不出數年,島上的大櫨欖樹也漸漸消失,因為它的種籽必須經過渡渡鳥的消化道才能發芽萌生。

地質時代,鳥類平均300年滅絕一種,獸類平均8000年滅絕一種;

18世紀,鳥獸平均10年滅絕一種;

19~20世紀中葉,鳥獸的滅亡時間縮為一年一種。

據聯合國保護組織統計,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了1000倍,現今物種滅絕速度接近恐龍大滅絕時代。

目前世界上每分鐘有1種植物滅絕,每天有1種動物滅絕。

預計到2050年,將有37%的物種消失。

如果達爾文活到今天,他的工作可能就會是每天發布物種的訃告,而不是物種的起源了。

一隻水泥大手,想要止住骨牌繼續倒塌,手掌前斜靠著白鰭豚、普氏原羚,手背後豎立著袋鼠、穿山甲、犀牛。

沿著多米諾骨牌一路走過,我在想,如果末尾沒有「人類」,這個世界未免太不公平。

有,倒數第二塊,這引來一些遊客的不滿。

作為地球上絕對優勢種群的人類,當物種滅絕的多米諾骨牌紛紛倒下的時候,作為其中一張的人類,能幸免於難?

當金字塔的中部底部逐一消失,金字塔尖還復存在?

滅絕墓碑上的《動物墓志銘》:

「風蕭蕭兮易水寒,眾生一去兮不復還!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詡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或喪失家園而遭滅頂之災。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污濁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涸了的沼澤上空回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善惡終將有報,獵天必被天獵!當人為造成的物種滅絕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的時候,作為自然物種之一的「裸猿」(智人Homo sapiens),你就能幸免於難、在劫而逃嗎?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planet 的精彩文章:

TAG:Qpl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