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精神的源流《道德經》究竟是本什麼書

華夏精神的源流《道德經》究竟是本什麼書

01

習慣性劈腿的人

能不能寫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情歌?

當然可以!

因為作者是作者,作品是作品。

作品是作者的孩子,作者在創作作品時,就像是在呵護作品成長,等到作品完成了,問世了,那麼作品也就成年了,開始脫離作者,獨自在人世間歷練,在歷史長河中自我成長。

一部成功的作品,可能跨越千年,遠遠地超過了作者的生命以及生活環境。

作品雖然攜帶著作者的DNA,卻因為歷經不同時代、不同環境,而被不停地賦予嶄新的生命和內涵。

而那些創作偉大作品的作者們,儘管超越在時代之上,但到底還是人,總會有一隻腳深陷在時代的泥淖里,這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胎記,難以抹去。

因此,作品源於作者而超越作者,這是理解《道德經》的基點。

在我看來,《道德經》從老子筆下到讀者眼中,是一部絕世天才少年的千年成長史。

02

老子筆下的《道德經》

南方文化孕育的帝王學

●南方文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文化也就是楚國文化。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南北對峙,尤其是春秋時期,楚國與北方中原各諸侯的對抗成為了諸侯爭霸的主線。

所謂春秋五霸,大都要麼是楚國國君,要麼和楚國PK。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晉文公,城濮之戰;宋襄公,泓水之戰;楚莊王,問鼎中原。

頻繁的南北PK背後,是南北文化傳統的格格不入,不能相融。

北方文化重人輕神,南方文化重神輕人。

北人,重人事,雖具有「德配天地」的天命觀念,但力求把天命置於人的自由意志之下,天命歸於有德,而是否能敬德,則是人的自由意志。

孔子就希望建立一整套的世俗而非宗教的禮治秩序,實現對於國家和社會的治理。

南人,重神權,他們是「三皇五帝」中顓頊的後人,顓頊氏以大巫身份改造原始宗教,形成了重視神權和巫權的文化傳統。

而楚國地域遼闊,湖澤千里,山巒起伏,交通不便,皇權力有不逮,世家盤踞一方,各自分享著政治權力,依靠宗教神權維護各自利益和保持共同的政治文化凝聚力。

國民可以不聽王的號令,但神的指示是一定遵從的。

老子,作為楚國人,自然也深受南方文化影響。這是《道德經》產生的文化土壤。

道,作為《道德經》中最重要的概念,雖然不是人格化的神,但卻具有神的力量:道是萬物的起源,道主宰萬物,道不可被人所認知。

《道德經》中天性、自然是最完美的存在形態,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人格,是置身道中,是順應自然的變化,合乎於道。因此,在老子的《道德經》中,道體高於人本體。

●帝王學

據《史記》記載,老子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在他生活的年代,文字,為統治階級所專享,普通老百姓和文字無緣,當老子以文字創作《道德經》時,他的寫作對象是國君、諸侯。

因此《道德經》主要是對統治者的建言獻策,闡述如何治國理政。

老子筆下《道德經》中「聖人」、「君子」要麼是國君要麼是諸侯,而並非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德完人。

當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道德經》,有些章句也就順理成章,不擰巴了。

道德經

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後人就質疑啦,聖人啊,應該大公無私,怎麼能有私呢?

那是儒家的觀點,老子看來,有何不可呢,聖人首先是個人,是人都有私慾,更何況是作為統治者的聖人,維護自身統治的長治久安,就是他們亘古不變之「私」。

況且,在老子看來,矛盾對立統一而存在,有「無私」那就必然有「有私」,「無私」和「有私」,是存在於個體之中的一體兩面,沒有一個人會是純粹的無私或者絕對的自私,而是行走在無私和自私的鋼絲之間,來回平衡。正是因為老子對於人的實事求是,使得《道德經》具有了人的溫度。

道德經

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宋儒就批評說,老子,搞權謀詐術,是個陰謀家!《道德經》是寫給統治者的,對帝王而言,權謀詐術從來都是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自古以來,偉大的帝王,大都深諳人性,精通權謀。老百姓可以無知無欲,帝王不行,面對奸人不是靠道德感化,而是要比他們更奸!

實事求是說,老子筆下的《道德經》,是一具時代的肉身,TA的穿著打扮帶著時代的印記,然而《道德經》中綿綿不絕的精神卻超越時代,光耀千古。

03

讀者眼中的《道德經》

由你定義「你應該如何生活」

老子,騎著青牛,路過函谷關,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經》,從此杳無音訊。

老子和《道德經》之間的臍帶自此被徹底剪斷。《道德經》開始在歷史長河獨自遊盪。

我們可以把《道德經》想像成是長卷《清明上河圖》,時代的聚光燈,在捲軸上來回搖曳,不斷地變換著畫卷的焦點,或逍遙自在如莊子、或嚴刑峻法如韓非、或放浪形骸如竹林七賢、或飄逸瀟洒如李白蘇軾。

一代一代的修道人都在對《道德經》進行著「革命」,但都是「在原地的革命」,好比一座城市在不斷改建,雖然城市的地點不變,但構成這座城市的各種道路和建築卻在變化中,「地理空間」不變,但是「生活空間」卻在變。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讓《道德經》由涓涓細流匯成了思想的滔滔長河。

當下,我們生活在高度碎片化的時代。

我們追趕著雨後春筍般的網紅;

我們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

我們莫名焦慮;

我們精疲力竭;

我們同時在做著很多事情,但每一件意義似乎都毫無關聯。

生活就像是水銀落地,四下散去,無法拾掇成一個整體。

我們身處時代的恢弘巨變,卻對於自我生命的意義茫然而不確定。

所以,藉由《道德經》,讓投射出去的視野重回自我個體,讓該由你決定的幸福重回你的手中,讓你的生活變得簡單而紮實,充滿了確定感和意義感。

蒙田

我們的責任不是創作書本,而是製作人格;我們要贏得的,不是戰役和疆土,而是行為的秩序與安寧。我們偉大而榮耀的傑作是一種合宜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喜歡李白、蘇軾的詩歌,如果你喜歡《笑傲江湖曲》,如果你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馬行空、奇思妙想,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它們精神的源頭《道德經》。

一個人之所以選擇《道德經》,正因為他是這種人,《道德經》絕非人們可以恣意取捨的無生命的書本,TA因掌握TA的人的精神而充滿靈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胡社光《BE YOURSLEF》巔峰大秀,怪咖出世、世俗肅靜
植樹節,你以為我們種的是樹?NO!NO!NO!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