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豬肝的粵語會叫「豬潤」?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豬肝的粵語會叫「豬潤」?

老友記,你在日常使用粵語的時候,是不是也遇到過「識講唔識寫」,甚至「識寫又唔知點解」的尷尬情況呢?有見及此,

粵趣志 × 余福智老師,全新欄目『風趣粵語字』上線啦!

粵語文化有多博大精深?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

風趣粵語字

2018

VOL.9

說起來,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真的是長之又長。周朝祭拜天神、祖先,最大規模的祭品是「太牢」,就是要用一頭牛一頭羊和一頭豬去祭祀。而士大夫拜祖先,就只用一頭豬。我們廣東是保持住這個傳統的。你看,拜完祖先,還有什麼事呢?分豬肉嘛!你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這樣,就等於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哦。比如伊斯蘭教的朋友,是最避諱說到豬的。什麼原因我們不要追究了。總之要記住,你想和信伊斯蘭教的人交朋友,就千萬別跟人家說豬肉多少錢一斤嘍。

除了信伊斯蘭教的人之外,其他民族一般都吃豬肉的。不過,吃豬的習慣又各有不同。很多外國人是只吃豬肉,不吃豬內髒的。如果你請外國人吃及第粥,那又是多餘的啦。其實,我們中國人自己,歷史上都有好多地方,不習慣吃內髒的。聽我媽媽說,民國初年她住上海,屠場很多豬內臟是隨便你拿的,後來象徵性地收一點點錢。再到我去江西教書的時候,已經是五十年代啦。那邊農村賣「豬潤」(豬肝),是很便宜的,而且一定要搭配肥肉,不然就沒有人要的了。你以為其他地方都像廣東那樣,連豬腸都弄乾凈用來吃嗎。

對了,我前面講到「豬潤」,外省人又有很多不理解了,「豬潤」是什麼?即使知道是豬肝,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將豬肝叫成「豬潤」。「豬潤」這個離奇古怪的叫法是怎麼得來的呢?我先岔開來問問你:如果我們的錢包里的錢用完了,那廣東人會怎麼形容呢?就會說:「個荷包(錢包)干曬咯!」所以這個干字就跟錢包有沒有錢有關。廣府生意人多,他們又喜歡講意頭。一講這個干字,他們就覺得意頭不好啦。所以就要避忌講這個跟干同音的字。要吃豬肝咯,又不讓發乾的音,如何是好?唯有用它的反義詞咯。乾的反義詞系什麼呢,自然是「濕潤」啦。濕潤兩個字只要一個,那就要了這個「潤」字,讀高音,就構成「豬潤」這個講法了。

同樣道理,牛肝亦叫「牛潤」,雞肝叫「雞潤」。但是如果講到人,就不要以此類推了。比如有個人有肝病,我們是不能夠講成「有潤病」的。形容人的肝如果用到個「潤」字,只有下面一種情況:有人話「張三真系少噉塊潤嘅,睬渠都傻啊!」少了一塊潤,是不是說動過手術,割了部份肝臟呢?當然不是啦,是說他做事不會思考,是沒心肝,由沒心肝再變一變,就變成了「少噉塊潤」了。

跟豬肝說成「豬潤」同樣道理,肝字不好聽,舌字就更不好聽。所以講到豬的舌頭,從我們的老祖宗開始,就已經不是這樣講的了。至少我就從小時候到現在都沒有聽到過我們老廣講「豬舌」的。即使是講自己的舌頭,都一直是只講個「脷」字的。比如去睇中醫,醫生就會說:「睇下你條脷」這樣。為什麼要將舌講成「脷」呢?不還是避忌字音不吉利嘛。舌同「折本」(虧本)的折同音嘛。

本期粵語字知識點總結:

「豬潤」——豬肝。

——舌頭。

「少噉塊潤——做事不思考、沒心沒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粵趣志 的精彩文章:

神台桔、賣剩蔗、菠蘿雞……這些「水果」只有廣東人認得!

TAG:粵趣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