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癱瘓或者是殘廢,這種疾病多發於女性。下面來看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1、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的關節,一般性都是在膀胱經附近,類風濕關節炎的刮痧治療就會在發病關節附近取穴,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行氣血通脈絡的一個目的,使得發病關節的功能也恢復正常,膀胱經的穴位其實就是骨會,如果可以經常性的刮痧,可以起到舒筋壯骨的一個作用,刮痧的過程中應該先選擇發病關節的附近,然後是在患者的脊背部位。

治療的同時,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應該掌握護理的技巧,經常性地參加體育鍛煉,那麼就能夠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就可以減輕類風濕關節炎所造成的傷害,其實我們也應該避免遭受風寒的侵襲,不要長時間的居住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預防自己淋雨或者受寒,氣候變化的時候就會讓關節炎的現象更加的嚴重,因此一旦進入到秋冬季節,關節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好保暖。

2、類風濕關節炎的刮痧方法有哪些

技術一

取穴:督脈、膀胱經。

操作規程:刮督脈及兩側膀胱經(胸1-骶4)、肘關節前後;揉指關節;刮膝關節前後;揉趾關節。

技術二

取穴:項叢刮、項五帶、曲池、陽池、合谷、外關、列缺、內關、環跳、血海、陽陵泉、梁丘、委中三帶、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規程:揉項叢刮、刮項五帶、曲池、陽池、合谷、外關、列缺、內關、環跳、血海、陽陵泉、梁丘、委中三帶、足三里、阿是穴。

3、刮痧禁忌

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於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孕婦: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

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應謹慎,刮拭方嚮應從下向上,手法盡量放輕。

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標準

標準一:RA發病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表現。

標準二:全身癥狀,如發熱、疲勞、飲食不振、周身不適等,嚴重者可同時伴有貧血。

標準三:實驗室免疫學檢查:類風濕因子陽性,其他可參考的有:抗核周因子,(ADF),抗環瓜氨酸肽CCP,抗角蛋白抗體(AKA)。

標準四:RA診斷的嚴格性標準:常見有手、腳的小關節疼痛,並有對稱性的特點,手指部和靠近跟部的關節腫脹疼痛,手腕關節腫痛,且這種腫痛休息後加重,尤其在早上起床後疼痛加重,關節發僵發板,活動一會兒以後可有所好轉,患者滑膜炎嚴重時關節腫脹、局部皮溫增高,一般不紅。無論是疼痛還是腫脹持續時間都比較長,往往超過6周以上,這一點有別於其它原因引起的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癥狀

1、專家介紹說,發熱是類風濕病的常見早期癥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

2、其次,疼痛是類風濕病的主要癥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

3、另外的癥狀還有,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1、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1.1、細菌因素

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為RA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A組鏈球菌長期存在於體內成為持續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而致病。

1.2、病毒因素

RA與病毒,特別是EB病毒的關係是國內外學者注意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RA不同,RA病人對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體,但到目前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發現EB病毒核抗原或殼體抗原抗體。

1.3、遺傳因素

本病在某些家族中發病率較 高,在人群調查中,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4與RF陽性患者有關。HLA研究發現DW4與RA的發病有關,患者中70%HLA-DW4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可能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2、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癥狀

2.1、晨僵

這是類風濕的癥狀表現之一,表現為患者在早晨起床或者長時間休息後關節出現僵硬和活動受限癥狀,經過活動和保暖後癥狀有所減輕。

2.2、關節摩擦音

類風濕炎症期患者活動時關節會發出細小的捻發音或者握雪音,主要以肘關節和膝關節為主,炎症消失後關節會出現「咔咔」聲響。

2.3、關節腫脹

這是很多類風濕患者的首發癥狀,腫脹原因是關節腔內積液增多所致,表現為關節周圍組織均勻性腫大,關節腫脹表明炎症較嚴重,一般侵犯小關節,大的關節很少受累及。

2.4、關節畸形

類風濕癥狀不僅影響患者活動,還會破壞骨質和骨髓,導致關節出現畸形或者外形喪失,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出現全身殘疾。

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高發人群

3.1、女性

妊娠期:女性在妊娠期內,身體會發生許多變化,容易被病毒感染而得上類風濕。絕經期也是比較危險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女性也易得上類風濕病。雌激素缺乏能夠影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也能影響炎症因子水平。另外,臨床上在一些病例中,絕經期綜合征患者體內雌激素缺乏可能會導致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癥狀。

3.2、老年人

許多老年類風濕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老年人胃腸等生理功能退化,鈣代謝吸收障礙,容易造成骨質關節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時,易感受寒濕,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幾率大大提高。

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老年人性激素下降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誘發因素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1、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腎病:類風濕關節炎出現腎功能障礙,多與長期使用抗類風濕葯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葯有關。停止用藥後,即可逐漸改善。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葯,也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雖然進展緩慢,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腎病患者應慎重使用。

2、可引發皮膚病:具有代表性的為類風濕結節。另外,惡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起壞死性脈管炎,出現一種紫癜、潰瘍和壞疽混合存在的皮膚病變,多見下肢下13部位。

3、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多見胸膜炎和間質性肺炎,特別是長期患病的老年人。

4、可引發眼病:類風濕也能累及眼睛,約15%患者可出現乾燥綜合征,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乾燥不適,少數患者可並發鞏膜炎、虹膜炎,多發生在角膜邊緣2~3毫米處。

5、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並發心包炎可高達20%。

類風濕性關節炎要注意什麼

1、飲食上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冰冷的食物。

2、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

3、儘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準,要逐漸減輕體重。

4、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

5、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能服藥,因為此葯容易對胃造成傷害,並且容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

6、切勿任意進行推拿、按摩、拔罐等傳統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以免造成病情加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或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如何預防膝關節炎?膝蓋的日常護理要點,看看專家怎麼說!
膝關節炎疼痛難忍,腫脹有積液,你可以這樣自治,當天就會好很多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