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僅8位華人獲獎!天大校友榮獲谷歌博士生獎研金

全球僅8位華人獲獎!天大校友榮獲谷歌博士生獎研金

日前,2018年北美、歐洲、中東地區谷歌博士生獎研金(Google PhD Fellowship)評選名單出爐。在入選的39位博士生中,有8位是華人,其中包括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劉洋。Google博士研究生項目成立於2009年,以表彰在計算機科學及相關學科表現優異的博士生,谷歌博士生獎研金必須由符合資格的學校提出申請(學生不得直接提出申請),而且每個學校只能提名2位博士生,競爭非常激烈。

劉洋,現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全獎攻讀自然語言處理方向博士學位,碩士就讀於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曾在ACL、EMNLP、AAAI等計算機頂級會議上發表論文6篇,其中5篇第一作者,同時還是ACL、NAACL、EMNLP、EACL等會議的審稿人。

「為了不再感到無力,才會不斷努力」

劉洋的父親是一名教授計算機的大學老師,在父親的熏陶下,劉洋從小便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入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後,劉洋並沒有放鬆學習,「雖然不是自習最多的,但也是比較多的了」。沒課的時候,劉洋就會去第23教學樓或者是科學圖書館自習,晚上離開自習室回到宿舍後,他還會再看一會兒書。由於出眾的學習能力和敢於吃苦的精神,他的加權成績一直在專業名列前茅。然而,大三一次失敗的獎學金申請經歷,讓他重新規劃自己的學業發展方向。「獎學金申請失敗時,恰逢畢業季。當天在宿舍聽見外面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們合唱天大校歌,想著自己還有一年也要畢業了,除了一紙成績,很多事情都沒做好,深深感到自己實力不足。」

大四開始,劉洋便叩開了科研的大門,師從計算機學院賀瑞芳教授。然而,入門並不會那麼順利。做實驗需要設計演算法,他便溫習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英文文獻是又一攔路虎,他便時時翻閱字典,在閱讀過幾十篇英文專業文獻後,終於理清重點;英文論文撰寫更是艱難,他便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不斷修改、和老師討論,如此反覆,終於將論文成功發表於學術期刊萬維網(World Wide Web)。除了科研,劉洋還當過學生記者、參與管理社團。「後來很多人和我說,『劉洋你好拼啊』,我想,可能也就是為了不再感到無力,才會不斷努力。大三那一次失敗像一道疤,一直提醒我,別停下前進的腳步。」

把時間投入到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之中

「世界很大,未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我應該去試一試」。帶著這樣的學術信仰,劉洋遠赴英國繼續他的科研生涯。但在讀博的過程中劉洋有很長一段時間感覺很迷茫,覺得當時的課題很沒有意思,未來也看不到太大的發展前景,想換一個方向但又不忍放棄之前的成果,結果每天過得渾渾噩噩。很快劉洋的導師Prof.Mirella Lapata發現了問題並主動和劉洋談心,告訴他要清楚自己的「True Passion」,不要浪費時間。

劉洋平時喜歡看一些和語言學相關的書。他認為,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也在不停的創造新的辭彙,但是語言本身的結構,人類是如何處理、理解語言,又是如何把想法組織成語言,這些過程都沒有被研究完全解釋清楚。於是劉洋重新審視了當前的研究狀況,決定從自然語言的篇章分析領域轉移到結構學習,即讓計算機通過學習,在尋找摘要的同時,分析出文檔的整體結構,並且可以把這種樹狀結構用表示出來,讓計算機更好地建模語言,並用於其他任務。雖然在這個過程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去閱讀新的論文,學習怎麼在這個方向寫文章、做實驗,但最後做出的成果是劉洋目前最喜歡的,並會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希望學弟學妹們也能把時間投入到自己真正的熱情(True Passion)所在之中。」

喜歡旅遊的劉洋在剛讀博士時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博士期間逛遍歐洲。「我看過充滿浪漫氣息的巴黎,永遠在陽光里的巴塞羅那,到處都在喝啤酒的慕尼黑,宛若童話鎮的布拉格……歐洲不大,但是國家很多,每個地方也有不同的特色。真的,世界很大,值得為了看看它而努力。」

- tianda1895 -

文字來源 / 學生記者團 王夢琪 鄭文婧

底圖製作 / 李嘉琪

責任編輯 / 張斯喬 杜佳珂

「 天 津 大 學 新 媒 體 中 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大學 的精彩文章:

就喜歡你春天的樣子,曬出你的海小棠新裝!

TAG:天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