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禪、禪宗、參禪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佛學
04-18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肯定知道,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一大宗派,它對後世的思想、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一項,禪宗所倡導的「禪」的理念,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今天人們一提到「禪」/「禪意」,便會本能地將其與禪宗聯繫在一起。
除了禪的理念與文化之外,還有一個概念——參禪,也和禪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禪意
參禪,是禪宗修行的最基本的方式。「參」,即參究的意思,「參禪」,即參究禪道,以求「明心見性」。參禪的方法很多:獨自打坐,靜心審思;參見禪師,以求開示;禪師與學人的機語回答:參「公案」;參「話頭」,等等,都可以叫做「參禪」。
初學參禪的人,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形式參究禪道,大多(也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人)都執著心外之物,便會陷入言語文字、分別意識、邏輯判斷等「妄念」(或稱「妄心")的窠臼,迷而不悟。禪宗歷代祖師大德最初參禪時,也概莫能外。要轉迷開悟,必須將心外之事和物徹底放下,以「正念」(或稱「無念」)直截本體心性,才能覺見真如佛性。
禪宗把「參禪」作為一條清規,《百丈清規》卷二說,「凡集眾開示皆謂之參。」其中,「參」有「朝參」(指早餐後進堂聽禪師說法)、「晚參」(指傍晚集會聽禪師說法)等儀式。
禪
禪是由禪宗在漢地發揚光大的一種理念、一種生活/行為處事的方式,其意義,無非是讓人活得自在、活出真正的自我。而要達到這個目的,禪宗所提倡的方法,便是參禪。
無論是禪,還是參禪,都是由禪宗在漢地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大眾所熟知的。
參禪


※都說達摩是禪宗初祖,那麼達摩祖師的禪法到底是怎樣的呢
※先秦時期最成功的反間計——除掉一人滅掉一國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