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像獎最大牌是她,茶水蓮姐和她的專業精神獎!

金像獎最大牌是她,茶水蓮姐和她的專業精神獎!

2018年4月15日,又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落幕。

許鞍華六奪最佳導演,一部水準仁者見仁的《明月幾時有》成為當晚最好的香港電影,拿下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電影配樂在內的五項大獎。

轉戰大銀幕17年後,TVB史上最年輕的視帝古天樂,終於拿到了屬於他的最佳男主角;入行42年的毛舜筠,也如願拿下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終究還是老去了,重頭獎項依然還是40後、50後和70的天下。

影帝古天樂,影后毛舜筠(攝影:宮德輝)

從年產電影300部到年產70部,外人看來越做越小的金像獎,其實一直都在做自己。

借用本屆金像獎主席爾冬陞的話來說就是,香港電影目前的年產量還能夠撐起一個電影節,雖然主要中堅力量依然是古天樂、吳彥祖這些,但年輕人已經起來了,未來還是可期的。

截圖自@新浪電影

最重要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採用的是類似奧斯卡的頒獎制度,它旨在獎勵整個電影工業體系內所有對香港電影有貢獻的人。除了受人矚目的重頭獎項之外,它還有終生成就獎,以及兩岸三地唯一的「專業精神獎」。

在本屆金像獎之前,專業精神獎大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獎項,因為它是金像獎的非常設獎項,所以很多資料無從查起。即使有,也有遺漏或標錯。

專業精神獎獲獎者楊容蓮(攝影:宮德輝)

但在昨晚,金像獎將這個獎項頒發給了入行30多年,一直在茶水部為所有演職人員提供茶水等後勤工作的茶水蓮姐——「Pauline」楊容蓮。

這一次的金像獎讓我們見識到了用心工作的尊嚴和榮譽!

成龍為專業精神獎獲獎者楊容蓮頒獎

其實早在1月30日,茶水蓮姐的專業精神獎就被揭曉了。

那會兒剛剛被官宣成為本屆金像獎主持人的張繼聰和蔡卓妍,上任當天就去了蓮姐的開工現場。他們當著全劇組的工作人員,宣布了這個好消息,當時蓮姐都懵了,連連擺手不敢相信。

張繼聰、楊容蓮、蔡卓妍

蓮姐不相信也是也有原因的。

專業精神獎自1990年第9屆金像獎開始設立,當時的組委會給這個獎大概定了個範圍,就是對香港電影工業有特殊貢獻的,資歷較深的著名演員和幕後製作人員。

與終生成就獎最大的區別就是知名度,及台前幕後工種的區別。

專業精神獎並非固定獎項,也沒有太多的規範條框,有時頒發一位,有時是兩位,有時又很久都不頒發,感覺是個很任性的獎了。

專業精神獎設立之後,也曾引起過不少爭議。比如1998年的獲得者就是前晚拿下了終生成就獎的楚原導演。

第37屆終生成就獎獲得者楚原導演

楚原年輕時拍過不少賣座電影,是第一個被稱為「千萬導演」的人,比拍出《獨臂刀》而收穫了「百萬導演」稱號的張徹還要厲害。

他也是拍攝古龍作品最多的導演,曾被譽為香港電影四大帥之一。

透過楚原的人生感言,也能看出人生的起起伏伏。當年陷入職業危機後的他,被邵氏高層方逸華直接撕掉通告單,不讓他拍《天龍八部》,甚至還說他不懂電影。

李小龍探班楚原

邵氏武俠電影沒落後,楚原改行從導演變演員,在眾多劇集里扮演配角,TVB經典的《陀槍師姐》《尋秦記》《男親女愛》《金裝四大才子》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當年楚原拿下專業精神獎時,李翰祥過世剛一年多,張徹還在世。業內普遍不看好,因為以楚原後半生的資歷,未必能比前兩位高。

大約當年的這份質疑也曾為楚原所困擾過,所以他才會笑稱自己活到了可以拿老人牌的終生成就獎。

他還說人生是由歡聲和淚影堆砌而成的,這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出的話。只有經歷過人生,看透過人生,仍熱愛人生的人,才會擁有這份豁達和大智慧,比如楚原。

年輕時的楚原

另外一位比較有爭議的是成龍。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之際,成龍和余慕雲獲得了第24屆金像獎的專業精神獎。

余慕雲是資深的香港電影史研究學者,被譽為「香港電影的活字典」。

從小熱愛電影的他,年輕時受電影圈前輩翁靈撰寫的《香港電影豈可無史》的影響,從而開始耗費大量金錢、精力收集電影資料,整理電影史,為收購重要文物四處籌款,幾乎用盡大半生心血。

目前,香港電影資料館收藏了他保存整理下來的的逾5萬份藏品,包括雜誌,宣傳單,電影特刊,海報及簡報等。資料館建立之後,他以65歲的高領擔任研究組策劃,參與策劃《香港影片大全》等書籍的編撰工作。

余慕雲撰寫的《香港電影八十年》《香港電影史話(1至5卷)》《香港電影掌故》《昨夜星光》等,都是研究香港電影的重要資料。2001年時,他曾被香港政府授予「榮譽勳章」。

黎姿為余慕雲頒發專業精神獎

相比起余慕雲的致敬意味,有人開始質疑成龍得獎是名氣使然。

但以功夫小子入行,從替身、武術指導一步步走到國際導演,成龍的敬業和對香港電影的維護都是顯而易見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也算是實至名歸。

成龍為楊容蓮頒獎

這次成龍來擔任茶水蓮姐的頒獎嘉賓,也足以見證這個獎項和茶水蓮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從幕後走到台前的人,最能體會這份艱辛。頒獎前成龍說,「有一個人,是幕後中的幕後。我們可能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她的職位叫做茶水,當我知道Pauline會拿這個專業精神獎,我就義不容辭,飛回來為他站台,為她頒這個獎。」

截圖自@新浪電影

「我的職位是茶水,我不識字,也有這份薪水。我是個小女人,賺到錢,當然要尊重這份工啊!」

蓮姐只是香港大大小小各個劇組裡最不起眼的茶水,主要負責把劇組買來的奶茶、咖啡或者茶包等沖泡好,冬天要熱,夏天要冷。阿sa去宣布喜訊的時候就說過,「你為劇組工作人員貢獻好多,冬天有熱咖啡,夏天有凍咖啡,多謝Pauline。」

茶水的崗位不需要太多技巧,但很辛苦,大大小小各種細節很費心。參與過上百部電影拍攝的蓮姐是做得最久的。也因此,她成為了吳鎮宇口中「我以為每一個茶水都叫Pauline,是無名英雄。」

據說現在整個電影行業,從事茶水工作的不超過10個人,因為劇組不是天天開工,薪水不是很高,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比如蓮姐入行30多年了,也是這幾年才可以拿到港元1100元左右的日薪。

除以上涉及名氣和資歷的爭議獎項之外,專業精神獎也有一些紀念和緬懷的意味。

1992年第11屆的黃炳耀、2003年第23屆的柯受良、2008年第27屆的沈殿霞,都在金像獎舉辦前去世。

黃炳耀是電影演員及編劇,他曾和王家衛一同擔當了《伊人再見》的編劇,還一起跑了個龍套。在周星馳的《逃學威龍》等電影中威名赫赫的「奪命剪刀腳」就是由他發明的。

《伊人再見》中的黃炳耀、王家衛

柯受良是擅長特技表演的演員,他有一個綽號叫小黑,曾在成龍的多部電影中擔任特技指導,和劉德華、吳宗憲一起演唱過《笨小孩》。

笨小孩

 劉德華 99演唱會

劉德華;吳宗憲;柯受良 

00:00/00:00

他是非常出色的飛車特技演員,曾飛躍過80米寬,有「死亡谷」之稱的台灣桃園海湖大峽谷;100米寬的香港碼頭和70米寬的雙向高速公路。

1992年,他駕駛摩托成功飛躍金山嶺長城烽火台,成為飛躍長城的第一人,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1997年,44歲的柯受良駕駛汽車成功飛躍黃河壺口大瀑布,目的是表達香港回歸祖國的喜悅。

「亞洲飛人」柯受良

沈殿霞是香港的女兒,小時候因為胖而被姐姐同學家的家長看中,推薦去電影公司參演戲份,從愛上這一行。

肥姐1967年加入香港無線電視台(也就是TVB),是最早的藝員之一,去了就開始主持《歡樂今宵》。70年代和謝賢、陳自強、秦祥林、鄧光榮、張沖、陳浩組成「銀色鼠隊」,沈殿霞被稱為七妹。她還和羅文組過「情侶合唱團」,在美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演出。

楚原1973年執導的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沈殿霞是主演之一。這部電影破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記錄,把長期佔領票房冠軍榜的李小龍都拉了下來,一代動作佳片《龍爭虎鬥》只能屈居亞軍。

1975年,沈殿霞與張德蘭、

汪明荃、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

2008年2月19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瑪麗醫院病逝。這一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她的女兒鄭欣宜上台代為領獎。

「多謝大家對媽媽的支持,很多人說媽媽敬業,這次獲得肯定,媽媽和我一樣感到很開心,媽媽很喜歡這份工作,全程投入做到最好,可能因為這份熱誠令她表現得專業,將她最好、最專業和歡樂一面帶給大家,媽媽留下一份最好的禮物給我,那就是熱誠和專業這份大禮,這份禮物永遠是我的榜樣。」

鄭欣宜代母領獎

雖然有過爭議和特殊意味,但對於已經成功頒出了21個專業精神獎的金像獎而言,它最注重的依然是對幕後人員的嘉獎。

比如,周潤發就曾以頒獎嘉賓的形式,兩次為專業精神獎獲得者頒獎。

一次是1990年首次開設獎項時,他給「場記王」朱日紅頒獎。發哥是89年的金像獎影帝,由此可見金像獎對該獎項的敬重。

朱日紅曾是粵語電影演員及幕後工作人員,曾與李香琴等九位花旦義結金蘭,被稱為八姐。後來她轉為幕後,成為新藝城的中堅分子,與麥嘉、黃百鳴、石天、許冠傑、洪金寶長期合作。

據獲獎當天的統計,她共計參與了500部電影的製作,以副導演職務承擔製作的就有近300部,其中很多都被換成了其他導演的名字上映。但上台後的八姐卻只說了一句,「我已嫁給了電影。」

發哥給八姐頒獎,右為八姐年輕時

另一次頒獎是2007年的第26屆金像獎,發哥給化妝師文潤玲頒獎。這是專業精神獎第二次頒獎給化妝師,上一次的獲得者是1991年的彭雁聯。

除了化妝師之外,劇務、燈光、配音演員、劇照師、電影海報設計師、電影膠片沖印等幕後工作人員都拿過專業精神獎。

成龍的經紀人陳自強、安樂影業的創始人江祖貽,以提供攝影器材開始的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汪長智,都曾獲得過該獎項。

茶水蓮姐與常盤貴子、張國榮《星月童話》拍攝現場

以上提到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是香港電影不可或缺的支撐者,台前幕後,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職務身份,但都不是簡單的只做一件事,他們都有非常多的分工和主攻。

就算是今年的茶水蓮姐,她只是茶水部門一個不起眼的小職員,甚至頒獎名單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反應茶水是幹什麼的。(其實就是端茶倒水發盒飯等事物的主管人員,要記住劇組幾十號甚至上百人的喜好和禁忌,著實不是輕鬆的事情。)

但正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幕後茶水姐,她和終生成就獎的獲得者楚原導演一樣,贏得了僅有的兩次全場起立的掌聲致敬。

成龍為她調整麥克風

包括後來上台領獎的古天樂,都在自己的獲獎感言里也再次提到了蓮姐,他說「到了Pauline拿獎,好多香港從業員都知道她,不只是演員,在片場她帶給我很多開心。我覺得,我們香港人要團結,做好香港電影。」

這其實就是香港電影雖老去,但不會死掉的真正原因,因為精神永遠在。

香港電影尊重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員,大到巨星投資人,小到茶水燈光師,只要你參與其中,你就會有一份職業的榮譽感在裡面。

人生有高低,職業沒有貴賤,用心就好!

如同楊容蓮的獲獎感言一樣,雖然樸實,但很真誠,她說,「出來做事就要交心做事。」

因為用心做事總會被人看見,總會發光的!

茶水蓮姐和她的「粉絲團」!

附歷屆獲獎者名單:

1990年第9屆

朱日紅 場記、副導演

1991年第10屆

彭雁聯 化妝和髮型師

1992年第11屆

屠梅卿 道具置景師

黃炳耀 演員、編劇

1994年第13屆

江祖貽 發行人、安樂影業創始人

司徒安 編劇、演員、美術

1998年第17屆

楚原 導演、演員

2001年第20屆

袁和平 動作指導、導演

2002年第22屆

石堅 演員

曹達華 演員

2003年第23屆

林振強 填詞家、作家、漫畫家

柯受良 特技演員、導演、歌手

2005年第24屆

成龍 演員、導演、動作指導

余慕雲 香港電影史研究學者

2006年第25屆

汪長智 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7年第26屆

文潤玲 化妝師

2008年第27屆

沈殿霞 演員、主持人、歌手

2009年第28屆

丁羽 配音演員、演員

2010年第29屆

鄒林 燈光師

2011年第30屆

陳自強 經紀人

2012年第31屆

方浩源 劇照師

2013年第32屆

呂麗樺 高天宙

電影膠片沖印的專業人員

2015年第34屆

李坤龍 道具師

2016年第35屆

周永光 燈光師

2017年第36屆

阮大勇 電影海報設計師

2018年第37屆

楊容蓮 茶水部工作人員

互動

問:

關於金像獎

有啥想說的?

本期無活動哈

上期《湮滅》中獎的朋友

【如果有一天】

【新的西里】

【環繞太平洋一圈】

【九尾福克斯】

請儘快聯繫後台!

憑自己興趣在下方留言區來聊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它憑什麼被稱作「茶葉屆的路易威登」?
細雨綿綿春茶惹人醉 春季白茶應該如何進行挑選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