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導致慢阻肺的原理
下文結合心理與中醫,闡述慢阻肺形成的病機,為有心人提供治療實踐與養生調理啟發!
中醫認為,痰瘀伏肺,肺氣鬱閉是慢阻肺的基本病機,通俗的說,就是肺氣的出入通道,主要被痰飲阻塞。
而「脾是生痰之源」,「痰隨氣而升降,氣順則痰消」。
當我們因為人際關係矛盾、個人情緒、認知價值觀偏差等引起心動,也就是心不平和時(表現之一為雜念太多,停不下來),會使氣血上升,使上焦之心肺頭腦氣血過多,相應地,脾陽減少。
脾陽減少,則飲食難以代謝,聚而生痰。痰再隨氣上升至上焦,而塞住肺氣通道。
房事不節、久病消耗、飲食不節、長期為強烈情緒消耗所導致的腎陽不足,也會導致脾陽減少,因腎陽如釜底薪火,有溫煦在上的脾胃之用。
心理情緒擾動、飲食不節等,使氣血不暢,氣血不暢也易生痰。
下圖左邊倒置的葫蘆,意指病理狀態,肺部過漲滿,而下焦腎氣不足,右邊葫蘆為健康狀態,下面大大的腎,象徵腎氣充足。
肺脹,氣血塞胸,令人心煩躁,而煩躁之心,又使脾陽不足,胸部更塞。
一個人無法很的節制房事和飲食,往往也與心理因素相關,比如,有的朋友因為生活不順心,才易沉溺飲食和房事。當心不靜,與氣血相隨的陽氣雍滯上焦時,也容易多欲。
結合上圖,也許你能明白,心理因素是怎樣循序漸進導致慢阻肺了。
花生米能把氣管堵住,令人窒息而死,這個因果很直接,當下可現,所以清楚。而上述心理、氣血、痰、慢阻肺之間的因果聯繫,不那麼直觀可現,所以難以為人們體認屬實。需要具備相關的經驗知識,才能推理與體認。
慢阻肺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鮮有年輕人,此可以側面說明,慢阻肺的形成需要較長時間不良心理和習慣的積累,方可形成,真不如花生米能塞氣管那麼直觀可現。
目前治療慢阻肺的重要辦法:平喘、化痰,可以佐證上述理論假設。喘,即呼吸困難,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卧。本質上,喘為氣逆/氣升,故平之。而當心動時,會影響平喘葯的效果,因為心動則氣升,抵消了平喘葯的功能。再說化痰,脾陽足,氣血順暢,也能化痰。
筆者認為,參照上述理論假設,制定養生養心方案,有利於慢阻肺的穩定預後。
歡迎關注一寧心理諮詢公眾號:ynxinli
我們專業致力於強迫症、社交恐怖症、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疑病症、抑鬱、失眠、神經衰弱諮詢。
每天都有專業人士值守,為您解答各類心靈困惑。


TAG:一寧心理諮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