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講台上的梁啟超

演講台上的梁啟超

梁啟超的文字可謂開啟了一個時代,其「筆鋒常帶情感」對諸多知名文學家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陳獨秀、毛澤東、胡適、魯迅、周作人、梁實秋等。

梁啟超的古文功力很深,文章善用排比,引據經典,讀來氣勢磅礴,回味無窮。

他有一篇堪傳千古的奇文,名曰《少年中國說》,在此不妨摘錄幾句,供大家感受一二: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

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少年中國說》滿是金句,非常適合高聲朗讀並背誦。

梁啟超的佳作不勝枚舉,殊不知,其演講亦是「常帶情感」,動情處竟能在台上潸然淚下。

據梁實秋回憶,他這一輩子聽過很多的名人演講,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梁啟超1923年在清華的一場演講,演講的主題是「中國文學裡表現的情感」。梁實秋稱,梁啟超這場演講一連講了三四次,每次都座無虛席、水泄不通。——也不怪,啟超先生作為世界級的名人,能不引人注目么?

梁實秋稱,講台上的梁啟超中等身材,微禿頂,風神瀟洒,聲如洪鐘,一口的廣東話,顯得鏗鏘有力。

他做事認真,講稿用毛筆寫在宣紙上,整整齊齊一大疊。不過,他演講的時候並不怎麼看講稿,時不時吟誦詩詞,引用歷史故事,如跑馬般不受約束。因發揮的力度過大,他偶爾也會卡殼,但很快便會敏捷地回歸正道,酣暢淋漓地繼續下去。

梁實秋說梁啟超講到《桃花扇》時,高聲朗誦「高皇帝,在九天,也不管他孝子賢孫,變成了漂蓬斷梗……」,竟涔涔淚下,聽者無不動容,悵然危坐。

他講到累了便喝一口水,用毛巾擦臉上的汗,朝坐在前排的梁思成喊一嗓子:「思成,黑板擦擦!」他兒子便跳上台去把黑板擦乾淨。

梁啟超鈴響之後拖了幾分鐘才完成演講,於掌聲雷動中慢慢走出教室。聽眾停在自己位置上,沒有一個敢先行離開。(或者說,他們是捨不得離開)

梁啟超是真性情的大學問家,同時也是智慧開明的慈父,他的九個子女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成就了很偉大的事業。

他給子女寫過不少的家書,這讓我們輕易想到另一位歷史偉人曾國藩。

有據可考,梁啟超是曾國藩的「鐵粉」。

梁曾評價曾國藩: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

晚年的梁啟超遠離政治,專心學術,這大約也是受了曾大人急流勇退的影響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記事 的精彩文章:

TAG:民國記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