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間自有真情在,任爾東西南北風

人間自有真情在,任爾東西南北風

《鉛山縣誌》里記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南宋的一位思想家兼文學家聽聞另一位政治家兼文學家的鼎鼎大名,前去拜訪,將至之時,眼前有一座橋。他縱馬再三,馬畏水而不前,於是他一刀斬下馬頭,步行前去。他所拜訪的人倚著樓望見了他,很是驚異,正要派人詢問,他已到了樓下,於是二人成為知交。

鉛山縣,鵝湖邊,稼軒鄉,至今猶存斬馬橋。斬馬的是陳亮陳同甫,倚樓的是辛棄疾辛幼安。當時南宋朝廷的腐敗令得二位志士報國無門,於是寄情於詞文。所謂國家不幸詩家興,二者的詩詞不落世俗窠臼,有著虎擲龍騰之勢,自他們通信中的五首《賀新郎》中可見一斑。

一、

陳亮與辛棄疾共游鵝湖,又約朱熹會於紫溪。朱熹辭而不至,是以只有他與辛棄疾二人。他們「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出自祭同甫文),又遊覽紫溪,論古談今。陳亮走後,辛棄疾不免失意,填下一闋《賀新郎》: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卧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要破帽、多添華髮。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開頭一筆勾勒出友人長亭高論的畫面,將好友間快意暢談的細節描寫得淋漓盡致。再用陶淵明、卧龍諸葛之典,表現出名士風流。轉而寫林間來鵲,踏落松枝梢頭的殘雪,似是寫景,實則與後一句說的雪落破帽,像是多添了白髮,二句結合,表現自己的破帽蒼顏,自嘲老邁無為,是借景抒情之筆,抒發報國無門之感,同時襯托讚美陳同甫的風采依舊。而後面所說的「剩水殘山」正暗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朝廷無態度,而疏梅、兩三雁則正是辛陳二人,仁人志士,不過兩三人爾!悲壯之情溢於言表。

下闋說陳亮重約而赴約,卻輕易地離別了,又嘆天氣寒冷,堅冰遠路。車慢輪斷,自己又追不上他,令人失落。再次問,為什麼我們二人如此憂愁呢?而後引用了唐朝羅紹威大鑄錯刀錢幣,以撫朱全忠,府庫大空的錯誤,暗示說明是當前南宋朝廷的錯。最後一句描寫長夜的笛聲,以景作結,凄涼絕倫。

二、

這闋詞作完五天,陳亮來信索詞。辛棄疾寄詞後,陳亮以他的韻和了一闋: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後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開篇便充滿了凄壯,自己已老,誰人問津?連用《莊子》「神奇臭腐」、《淮南子》「夏裘冬葛」的典故,嘆世事無常、人情翻覆。再說中原父老逝世無幾,南宋年輕人無意雪仇,借用魏太武的典故,諷問世間人物難道都是小兒嗎?進而抒發對宋金平分地的不滿,表現對宋無意收復失地的嘆惋。

下闋引用桓溫「樹猶如此」的典故,嘆時光飛逝,只有辛棄疾一個知己,語出悲愴。用慕容超「研皮痴骨」的典,表現無人賞識的悲涼。「伯牙絕弦」的典故表現了知音難覓,唯有幼安。最後幾句是安慰稼軒,也是自我安慰,英雄有時機之時一定能做一番大事。是激烈豪壯之言。

三、

辛棄疾收到同甫詞後又回了一闋: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上闋所述,嘆自己年紀老邁,本應不提,卻遇見陳亮這般像陳登、陳遵這樣熱烈激昂的英雄,十分榮幸。當時自己正在病中,同甫來訪,不禁與之高歌暢談,將財富看得比頭髮還輕,一起談論的國家大事又有誰來聽呢?只有西窗的月亮罷了。表現英雄的孤寂與無奈,只能以酒對飲,借酒消愁。

然後轉寫國家依舊破裂,人心卻大為消沉。問天下還會這樣多久呢?這一句既有國家不幸的憤懣,又有無人賞識的悲愴。其後連用《戰國策》鹽車和郭隗千金買馬骨的典故,表現人才埋沒,不被賞識的鬱郁不得志。然後表達對陳同甫到死也不願改變收復中原的志向的欽佩。最後抒發自己的一番壯志:補天的胸懷。筆鋒一轉,遂成千古絕句。

四、

陳亮得詞後又填了一闋:

離亂從頭說。愛吾民、金繒不愛,蔓藤累葛。壯氣盡消人脆好,冠蓋陰山觀雪。虧殺我、一星星發。涕出女吳成倒轉,問魯為齊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斬新換出旗麾別。把當時、一椿大義,拆開收合。據地一呼吾往矣,萬里搖肢動骨。這話霸、又成痴絕。天地洪爐誰扇韝,算於中、安得長堅鐵。淝水破,關東裂。

上闋敘述的是南宋的屈辱,並諷刺南宋掌權者將向金歲貢說成是愛民不愛錢一事。然後幻想長期如此無所作為的後果:冠蓋使去金求和,無濟於事,不過是觀一場雪罷了。這件事讓自己愁白了頭髮。然後借春秋之事,借古諷今,闡明了一味屈從的後果:日益衰弱。上闋結尾借孔子子路的典,表現自己的堅持,雖然為人所排擠。

之後用李光弼郭子儀的典故,稱讚稼軒的才能,惋惜他的懷才不遇。又聯想與之共論的治國治軍大事,文筆激昂,表現對此設想的無比激動。筆鋒又轉,嘆這些不過是其痴念罷了。後來借《莊子》大熔爐之說,表現世事煎熬。最後又借謝安淝水之戰的典故強烈抒發自己的願望:收復中原。

五、

期年之後,陳亮感懷前事,依著前韻又填了一闋:

話殺渾閑說。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雪。新著了、幾莖華髮。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寫舊恨,向誰瑟。

男兒何用傷離別。況古來、幾番際會,風從雲合。千里情親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樓斗絕。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壯士淚,肺肝裂。

首句便充斥著悲涼,國家大事,對身為草民的他與稼軒,都不過紙上談兵罷了。真正的掌權者才能做伊尹、諸葛亮的事業,抒發了英雄無路報家國的愁思。然後回憶去年鵝湖之會,如今一事無成,只添了幾根白髮。再用《莊子》和《戰國策》的典故,又化用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名句,表現了英雄無人識遇的落寞。

下闋自首句頓生豪邁,抒發男兒本色。借著「雲從龍,風從虎」的典故又談到群英共事,時機來臨時便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有寫兄弟情義在,則千里如毫釐,表現「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豁達。又借陳元龍的典故,抒發報國之志。引用《漢書?焦遂傳》,諷刺天下苟安的情形。最後說壯士思此肝膽裂,表現極度的落寞。

這五首《賀新郎》皆是擲地有聲之語,句句有一種磨滅不了的熱烈。在朝廷力主和金的當時,辛棄疾與陳亮毫無疑問逆流而行,然而「人才相若,詞亦相似(出自《藝概》)」的他們卻將自己「雖千萬吾往矣」的氣節鑄至了巔峰,也鑄就了同甫與幼安的千古友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亭談悉 的精彩文章:

TAG:湖亭談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