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誰說思修課是睡課?看看清華的思修課怎麼上!

誰說思修課是睡課?看看清華的思修課怎麼上!

誰說思修課是睡課?看看清華的思修課怎麼上!

·聚焦「高校思政課慕課」系列報道

「誰說的思修課是水課、睡課,今天上了一節感覺挑戰挺大啊!」「這門課不單給我們的大學生活指明方向,更讓我們了解自己和社會。」「感覺理想的部分好有趣,不僅有乾貨,線下討論、辯論很鍛煉能力。」……4月17日,清華大學慕課網路討論區上,很多學生表達著自己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認可和喜愛。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清華大一新生入學後的第一門思政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根據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心理特點,展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律觀的教育教學。

為了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活起來,清華大學從2014年起探索思政課慕課教學,「思修」課成為最早「吃螃蟹」的課程之一。在線開放課程、大班教學、小班討論……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瑜開授的「思修」課,採用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更投入,對社會、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傳統的思政課堂上,教師往往要在45分鐘或90分鐘內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內容。而在這裡,一個章節的內容被分解為符合學習習慣的若干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被製作成5至8分鐘的獨立視頻。

清華大學的「思修」在線開放課程由3名教師參與授課和視頻製作,主要講授教材基本內容。為製作出既滿足教學要求又具可看性的課程視頻,張瑜先後換過3個校外製作團隊,直到凌晨還在討論修改視頻。面對鏡頭,3位教師也從最初的不適應,變得能以講故事、朗誦詩歌、穿插視頻等形式吸引學生的關注。

只要有空,學生就可以打開電腦或手機觀看教學視頻,這讓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完成學習,激發他們主動思考。「我喜歡視頻里引用的各種古文經典,喚起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很有共鳴,而且上課方式生動靈活,節省了不少時間。」選課學生張霆鍇表示,不僅如此,線下教學內容更為豐富,讓我們不僅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投身實踐好好體悟並提升思想道德修養。

「思政課是價值觀的傳導,因此教師的互動、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人格魅力都是思政課的重要元素。」張瑜說,這要求思政課不能只停留在網上,必須線上線下相結合。在線下課程中,清華的學生需要參加8周的大班教學,再根據自己的時間,在助教協助下組成一個二三十人的小組進行討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1+1>2的效果。

教室里,圍繞「互聯網時代的愛國主義」話題,30多個學生輪番論證、爭辯不斷。只有在討論陷入膠著時,張瑜和助教才會適時點撥幾句。

這是「思修」小班討論的場景,也是清華學子眼中比慕課「更有魅力」的教學環節。「原來都是大班上課,只能點幾個學生交流,沒法讓大家充分自由表達。」張瑜說,現在的課堂,每個學生都能發言,經常下課鈴響了都不捨得走。

「剛進入大學,我很希望有老師能幫助我解決入學後的各種困惑。」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大一新生徐嘯谷帶著如何適應大學生活的疑問走進了張瑜的課堂,「印象中的思政課都是『填鴨式』的授課方式,沒想到這門課充分激發了我的思考,幫助我找到了大學4年的發展方向。」

清華「思修」課的慕課教學,只是一個縮影——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的慕課平台目前已有10多個,460多所高校建設的3200多門慕課上線。中國慕課課程建設走在了世界前列。

現在,張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上課、參加學生的討論:「我想繼續完善課程體系,嘗試課程與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融合,將投票、彈幕等形式引進課堂,讓這門課的效果更好。」

本報記者 萬玉鳳 北京4月17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8年4月18日第0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