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朝若是守住這兩個地方,絕不會亡的這麼快

大明朝若是守住這兩個地方,絕不會亡的這麼快

公元一六四四,是個風雲並起的時代,中華大地上同時出現了三個皇帝。

清朝的皇太極、北京的崇禎和大順朝的李自成。三個政權鼎足而立,然而局勢的變化讓很多人都始料不及,採用謀士宋獻策的計謀之後,李自成放棄了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河南,揮師北上繞過了山西直插北京,最終終結了這個276年的朝代。

北京地處河北省腹心,經元明兩朝統治者的苦心經營,逐漸發展為以北京為首,三關重鎮為輔的京畿防禦核心,明末陷入兩線作戰的明軍分別與李自成、皇太極交戰於中原以及關外。關錦防線全線崩潰,山海關成為阻止清軍入關的最後一道防線。而在西南方向,李自成的大順軍橫掃河南後竟然揮師直插北京,這讓朝廷中的崇禎等人大為不解。

最初的崇禎皇帝其實是不在意的,橫在李自成面前的是明朝九邊重鎮中的三座,城高池深有重兵把守,為防止李自成偷襲北京,崇禎皇帝沒有抽調三邊的兵馬,在當時的明朝,這三邊可謂是精銳之師,但沒有想到,一個月後李自成就兵臨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是三鎮兵馬作戰不力嗎?並非,而是其中兩鎮不戰而降了!

李自成的第一關便是著名的寧武關,遇到了人生中最後的悍敵:周遇吉。周遇吉曾經供職御林軍,李自成兵鋒所指的時候,已經是寧武關的守將。苦戰之後,寧武關陷落,周遇吉殉國,而李自成也產生了退兵的想法。不料,宣府、大同總兵卻派人送信,表明願意投降。

擺在李自成面前的例子非常明顯,作為關卡的寧武關實力自然無法與大同、宣府可比,然而寧武關一戰,周遇吉的拚死抵抗讓李自成覺得當初拿下北京的計劃似乎過於草率,與重兵雲集的九邊作戰,顯然不利於長遠發展,所以李自成在夜間的軍事會議上明確提出繞道南下的決定。

若不是大同、宣府總兵送來降表,明朝的未來還真是難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崇禎死後,李自成尋獲屍首,認定之後與周皇后放入兩口柳木棺材內
明朝: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才衝冠一怒攻打李自成的嗎?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