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附:課後討論與答疑選萃

附:課後討論與答疑選萃

道一(署名):昨天在復溜穴上嘗試了一次燒山火,反應很明顯,小腹,身上很熱,弄完半個小時了,還是熱,針應該說可以補的。

耕銘:是傳導的熱嗎?

道一:小腹內升起熱意,身上會發熱,不痛,你可以試試。

耕銘:我還真沒這種感覺,透天涼試過嗎?

道一:沒有,,,最近比較虛,這兩天還有比賽,沒敢試。

耕銘:這個現象好寶貴啊,你的親身實踐差點兒顛覆我的針無補瀉的想法。

道一:其實你說這個的時候,我並不是很贊同的。

耕銘:哈哈,你可以放到求真群里,有好多針推的師兄。(扁小鵲註:「求真群」是耕銘師哥創辦的用於討論傷寒等等的學習群,群二維碼已經放在文末,歡迎各位學醫的同道加群討論。)

道一:求同存異吧,我們畢竟才學了不久。

耕銘:給你看一個截圖,這是民國針灸大將黃學龍的一本書,叫作《屠龍之術》,

現在都已經買不到了,看看他對「刺激神經確能增熱」的論述,他認為神經被刺激時可引起代謝作用旺盛。我記得假期給姥姥扎後溪捻轉幾分鐘後,姥姥說她整個胳膊都發熱,但之後的好幾次卻沒有這種反應,我目前也不知道是扎中經絡還是扎中神經的問題。同時自己在給自己大量灸足三里後,也出現了熱感的傳導。究竟這種熱感和循經傳導是不是針灸補瀉之後的反應?還是引導人體正氣集中於目標經絡,通調陰陽,而本身的正氣不增不減呢?因為從本質上看,針刺本身也應符合能量守恆定律,患者本身的能量應該沒有耗損,但如果考慮局部微創和所謂無形經氣順針孔而出的話,那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瀉的狀態。岳美中也曾說:「求諸於很多慢性病和大病,宜先湯藥扶其正氣,後針刺導而引之,針葯並施,收效甚良。」

道一:這玩意兒我也想過,不太清楚,有爭議,可能各有依據吧。我更傾向於能量的解釋,所謂的補瀉的實質是什麼?

耕銘:好,那我首先問問你,如果說補瀉是一種對於能量的把握,那背後的能量的來源是什麼?是誰主導的?

道一:其實是中醫的氣,你認為氣是什麼?

耕銘:這種「氣」是針、灸、施針者的氣,還是病人自身被啟發的能量?很客觀地講,排除氣功,應該是病人自身被激發的能量。「氣」,應該是一種功能的代稱,就比如「心主神明」是人全身五臟六腑對於意識思維的影響的整體反應,腎主恐,脾主思,肺主悲,肝主怒,心包主喜樂,它們的共同聯繫與維繫,構成了君主之官——心的藏神之功能,並不僅僅是心本身的問題。綜上,我想說:針灸在某一方面和用藥是相通的,比如說桂枝湯既可以發汗又可以止汗,白朮可以止瀉又可以通便等等,這並不是說藥物具有雙向調節性,究其本質,是人體的病理狀態決定了藥物該如何發揮它的特異性作用,這取決於人本身。同理,針灸也是一樣啊,表觀上的是補是瀉,根本上不是施針者和手法所能掌控的,而是患者體內的能量狀態決定的。

道一:就是說你認為「氣」存不存在或者客觀存在並不為我們所感知。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分為兩類:針灸補的是什麼?一是外來的;二是人體自己被激發的。

耕銘:同理,「氣」,是人體自身能量的強弱的代表,客觀存在於各種組織細胞等微觀生命體中,但總體反映出的是不可觀的,所以針灸刺激機體自己調整配送能量就是補。

道一:我覺得兩種都有一定的道理。

耕銘:所以人一旦失去了自我調節能力,再多的針灸刺激也不是最優的治療方法,反而是一種不當的過度干擾,有害無益,就像我講的那段原文一樣。

道一:越來越對針灸刮目相看,其實中醫真的是有玄學,聽說過鬼門十三針嗎?我沒見過,聽說過不少,也不清楚是真假。

耕銘:這個的確有超自然現象,倪海廈先生也曾經用過,但感覺很不好,有一種被附體的感覺。我的老老爺爺以前在招遠南鄉坐診時,遇到一些怪異的病,也會建議患者到畢郭鎮大王山老鱉灣去燒紙祭奠,求一碗潭水喝下去就好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道一:我覺得說是超自然,其實應該是超越現在的科學,可能是另一種能量的存在形式。

耕銘:被附體時的能量感應與經絡能量可能更為貼切,所以針灸的治療效果顯著,所以有人說經絡是靈魂的一層膜。

道一:內觀你是怎樣認識的?同時我一直有一種想法,既然存在ATP,那就可能存在比它更高級的能量利用。

耕銘:我想先從「證」談起,中醫的「證」就是中醫整體思維的核心,也是中醫的最大優勢。「證」就是人體自身祛邪所產生的外在表現,也就是我所強調的症候群,即排病之勢。知道了機體的排病趨勢,我們才可以用藥來引導協助人體自身正氣排病。而聖人用心若鏡,則可以如《內經》記載的一樣,可以通過內觀與覺察引導自身正氣即免疫力來消除病邪。就像是一種精神暗示法。至於你說的ATP,肯定會有一個掌控主動權的調節ATP的「老大哥」,針灸,湯藥的作用基盤會不會是這個「老大哥」呢?

道一:可能吧。

耕銘:至於鬼門十三針,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穴——人中,我不贊成隨便給人施用鬼門十三針,但其中人中的作用機制非同小可,等在後面太陽篇講到半夏瀉心湯時我會講到,二者有著奇妙的聯繫。

道一:中醫太不可思議了。

本期副刊是耕銘師哥的課後討論與答疑選萃,微言大醫將不定期在每周三的「耕銘醫錄之傷寒亦婆娑·耕銘如是讀」板塊的推送後面增加關於《傷寒論》學習的副刊推送,幫助各位有需求的同道更加深入地學習《傷寒論》,也歡迎大家積極在下方留言板參與評論,或者加入耕銘師哥的「傷寒求真群」和更多的同道交流心得與感悟。

圖片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文編/王利寧

美編/阮晨曦

審核/康嗣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言大醫 的精彩文章:

名醫醫話之永山談醫——四氣調神(2)

TAG:微言大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