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終將被飛速前進的時代碾成一堆碎渣

我們終將被飛速前進的時代碾成一堆碎渣

中國高中生們在寫應試作文的時候,愛借用時代久遠的酸腐文人評述歷史的說辭,「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多少將相君王興敗······」本來青澀的年紀,卻看似已經歷幾多風雨。

多年以後,正是這批少年在進入或邁出千萬張試卷,千萬張作文答題紙和千萬張人民幣堆積起來的大學校園後,在抖音里肆意地抖著青春期荷爾蒙尚未燃燒完的餘燼。

而我正是其中一員,每天多則一個小時少則二十分鐘的看著抖音里被千萬遍呼喊著的「小哥哥,小姐姐和滴滴滴」

19世紀70年代,結束了南北戰爭的美國建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歷史沿著我們熟悉的那條軌跡向前演進:經歷了多年的戰爭和分裂的國家終會朝著統一與繁榮的方向發展下去。

1869年,橫貫美國東西海岸的第一條鐵路線開通,自此東海岸到舊金山的之間只相隔六天。隨之而來的是電燈、電話、電車、電影放映機瘋狂的湧入人們的生活,漫長的黑夜似乎縮短了,大「電氣時代」到來了。

這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大財團進行海量的石油、電力、鋼鐵生產,從而支撐起這個馬克·吐溫筆下的「鍍金時代」。

洛克菲勒、摩根、杜邦這些現在仍舊發揮著重大影響力的財團當年憑藉創建的各類大托拉斯組織將美國國運推向巔峰,工業生產總值一舉超越英、法、德,躍升世界第一。

1868年,16歲的明治天皇頒布《五條誓文》,決心「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當後世再撰寫這段歷史的時候,當然日本人民深知中國人民都在對那個時期的日本臣民敬佩不已,他們在和一衣帶水的大清王朝對賭國運。

這當然容易激發一種民族主義意識為根基的昂揚奮進的精神,但這並不是日本逆襲的關鍵。

關鍵還在於大和民族在國運上升期政府一手培植起來的三井、三菱、住友等這樣的大財閥。甚至在二戰後,日本平民在幾乎零利率的情況下,仍然在這些大財閥控制的銀行存錢,保持著高儲蓄率才使得這些財閥有源源不斷的接近零成本的後備資金。

奮起直追的日本打得大清國引以為傲的北洋水師潰不成軍。即便在二戰後,這些大財閥在戰後重建中也發揮了舉重若輕的作用。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95億美元收購餓了么;4月3日,美團27美元收購摩拜;像這樣的收購還會繼續下去。

當我們想起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會覺得那是一個西方大國國運持續上升的大變革時代。或許想想如果能夠時光流逝穿梭回去,還能抓到時代變革的機會,大撈一筆,定會激動不已。

在這個互聯網大托拉斯時代到來的時刻,很多人期盼著成為新時代的淘金者。但現實是有人成了,有人也成了—炮灰。

每天你打開不同的新聞app,看著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發跡,同齡人一個比一個牛逼,但下班的時間在出租屋裡刷抖音。一邊佛系,一邊焦慮,這成了當代青年的日常。

但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一點,所有時代變革的背後,國家興盛的背後是消耗掉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的福祉為代價的。

人們想當然得以為時代變革總會促進生活的改善提高,對不起,只是一部分人的改善提高。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燈在中學生課本上是多麼大的發明,愛迪生簡直是現代的普羅米修斯,它不僅驅走了黑暗,更重要的是也是更讓資本家竊喜的是它還延長了工人的勞動時間。

令大韓民國崛起的漢江奇蹟時代,產業工人每周平均勞動54個小時。在紡織、成衣這樣的出口企業,工人要在危險有害的工作環境中工作長達12小時。

社會的生產方式,你可以管他叫各種主義,但少數人對多數人勞動時間的剝削這個本質不會改變。過去產業工人要每天十幾個小時耗在生產流水線上,創造的財富聚攏到少數人手裡。

互聯網大托拉斯時代,普通人的工作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但並沒感覺自己時間多多少,每個人的時間都耗在了網綜,短視頻,直播,手游上。

這就是被媒體用爛的Tittytainment (奶頭樂)理論。人們大把的時間花在這些輕易獲得的快感的娛樂上,卻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我們有口飯吃,有份勉強可以糊口的工作,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性感嘆一下生活的美好,無心挑戰現有統治階級。

互聯網大佬們把海量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產品上,從而聚集起價值億萬級別的廣告效益,而他們獲取用戶時間的成本幾乎為零。

去年騰訊大手筆給「吃雞」團隊每人發了數十萬年終獎,可他們早就每天八小時三班倒了,晝夜不息。

許知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很關注這個時代,人與這個時代的關係。1997年21歲的他出版了一本《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以看似長者的口吻,為新時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況唱了一曲輓歌。

20年過去了,該憂鬱的人還是憂鬱著,只不過那批年輕人已不再年輕。你跟現在的年輕人提憂鬱?

省省吧,您吶!自稱佛系的年輕人有一千種方式自嗨的方式。任何時代,人們都需要填充自己的精神世界,千萬年前,即便食不果腹的遠古人還會靠著火把微弱的亮光在漆黑的山洞裡刻上人類交配羞羞畫面呢。

傳統社會,每個人幾乎都被捆綁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日常還要被大量的茶米油鹽佔據著時間,休閑的時間彌足珍貴。

技術的革新,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所以我們很容易理解上世界五六十年代為什麼女權主義會浩浩湯湯地湧起。

洗衣做飯的時間空出來了,主婦們空閑時間多了,自然思考起自身身份認同的問題來了。老娘不是天生給你丫的洗衣做飯看孩子的!

互聯網大佬們老是吹噓自己公司產品多麼牛逼,推動世界進步,激發人類創造力啥玩意兒的。仔細想想就是不斷地哄騙你去買買買。

大學老師給講解系統理論知識的時候,睡到一大片,考試靠作弊的學生,你告訴我這群人有創造力?

起床靠十八個鬧鈴,上課還是遲到的學生,你告訴我這群人有創造力?

真正有創造力的人是少數。而這群少數人在日後會創造出更多的東西來消磨普通人的時間來給自己積累財富。

智能手機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多數情況下,很少人去思考我們為了這種便利性所付出的成本。我們通過手機可以讓自己減少越來越多自己覺得不必要去花費的時間,而這正是以消除我們花時間去做這些事情的體驗為代價的。

我們當然可以一日三餐外賣到家,或許我們再也找不到自己為準備一頓飯後愉悅感;順手打開一款手游的時間幾秒鐘,準備一場戶外運動的時間或許長達半小時,我們果斷地選擇了前者。

我們消耗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幾乎在呈指數級增長,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逗留在他們平台上的時間就是財富。

今年春節期間,各個短視頻平台玩了命地在各個衛視的晚會上砸廣告,為啥,明天瞬息萬變,提高當前的用戶粘度才是王道。

那套「刺激-反饋-成癮」的機制,沉溺在抖音世界裡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是不會去關心的。甚至小哥哥小姐姐們都在每天花十幾個小時錄製高點贊量的視頻,吸引著自己的小粉絲們。

工商社會,時間寶貴。三十年前,人們都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殘酷的事實是普通人的時間真不值錢。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天贏得的休息時間最後又被吸進了那些互聯網大托拉斯組織開發的產品里,成了他們積累財富的原材料。

時代飛速前進,有人乘著火箭爭先向前,有些人就淪為了火箭燃料,最後燒得連灰燼都不剩。

現代人的信息篩選能力越來越差勁,或者說很多人根本就沒有什麼篩選信息的能力。只能是任演算法擺布的棋子。喜歡看什麼短視頻,喜歡看什麼新聞資訊,甚至看A片喜歡什麼口味,演算法比你自己都更了解你。

本來打算晚上安排自我學習時間的,結果在這些APP的不斷喂送下,時間流逝。一看錶十二點了,頭往被窩裡一鑽,明天再學習吧。這是多少人的生活狀態。

一邊懊悔自己的糟糕的自控力,一邊看著「同齡人」一個一個比自己變得牛逼。最後只剩下晚上刷完手機落寞的自己。

明明現代科技給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廉價且易得的娛樂方式,卻感到生活不可遏制地在增大空虛感。

每個人都想把握時代的脈搏,生怕錯過信息,遺恨萬年。微博、朋友圈、知乎大v的高贊回答,一刻也停不下來。每天產生無數的信息,但對信息的飢餓感卻每日劇增。

這些信息如同河道里奔湧向前的河水,在我們的眼前沖刷而過,留不下任何有用的。獲取信息越來越容易,但是沒有幾個真正能對信息進行選擇、分類、歸納、總結和反思的人。

但相對於新媒體產生信息的速度,人在汪洋里實在是太渺小了。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如同胡吃海塞了一堆有量無營養的垃圾食品,讓人們的大腦過度疲勞,捕獲有效信息的能力持續降低。面對科技的無力感愈加強烈。

胡瑋煒把摩拜賣給美團,套現十幾億,我們的同齡人正在拋棄我們;張泉靈說了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連一聲道歉都不會說;某大公司all in AI了,未來你的工作不保了·····

我們每天被這樣的信息充斥著,甚至對自己的同齡人,對技術都有一種恐懼感。於是乎,我們慌了,我們手足無措了。

別急,大v們會幫助我們呀。不要988,不要688,只要188,你就可以學習職場達人的寶貴經驗,你就可以學習北大經濟學課程,就可以一個月極速塑形。總之,交了錢我們就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去年底,咪蒙老師的《咪蒙教你月薪5萬》,上線四天,賣出十萬份。咪蒙老師賺得盆滿缽滿,不知道現在多少買家月薪5萬了。

囊腫羞澀,不願意花錢也沒關係,那就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呀。今天閱讀兩千字,明天學習一百個單詞。一分錢不花,朋友圈塑造滿滿的正能量,何樂不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極有可能,焦慮著實現財富自由,每天在各種學習APP上花數小時的人和口口聲聲嚷著自己是佛系的是同一批人。

說佛系的人基本上都是假佛系,周末可以喪著過完,周一早上還不得都屁顛屁顛地去擠地鐵。我真的不相信面對巨大的貧富差距、火箭躥升的通貨膨脹、尚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真有人可以放下進取心,甘願佛系?

能肯定的是,只要還有互聯網財富神話湧現,就會有人網上充值188去買「周四下班前一小時去跟老闆提加薪」的課程。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認清一個事實比較困難: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將度過平凡的一生。

任何時代,都會有人感嘆人心不古,道德水平一代不如一代。可道德本身就是和人性相背的東西。如果任何時代出現道德危機了,幾乎可以說明既有的道德標準已經脫離時代,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了。

原來管談戀愛叫「處對象」,後來叫「談朋友」,在後來叫「泡妹」,現在叫「撩妹」。通過語言的變化就可以了解人們情愛觀念的變遷。

原來還是有時間和一個異性長時間相處來判斷眼前這個人是否是合適度過餘生的人,而現在吃頓飯花兩個小時都嫌長了。青年男女們說一些性暗示或性挑逗的話語,釋放下過剩的荷爾蒙,這幾乎算是日常兩性交往的極限了。

不可否認,愛情正在成為稀缺品。再過幾年,人們會更加羨慕那些戀愛長跑七八年修成正果的愛情故事。現在連對「正果」的理解都有很多分歧了。步入婚姻殿堂,廝守到老算是正果,那倒未必了。

電子設備充分碎片化了我們的時間,看個短視頻超過三分鐘都嫌長,花幾年去追一個人然後牽著他(她)的手說我愛你,可能我們只能去微信爆款愛情文章里找了。畢竟,中國式愛情電影《前任》都在描繪關係內撩妹了。

人們普遍對時間的焦慮感,已經不允許去過極其精緻的感情生活,我甚至一度懷疑它的存在。人們隊異性情感的需求逐漸被剝奪得只剩下對性的剛需。

社交媒體上滿屏地小哥哥小姐姐喊著,各種技巧教你去怎樣撩漢撩妹,忽視了一個基本規律,能速成的只有性,沒有愛。前天夜裡認識的異性,一炮醒後,穿好衣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逐漸成為都市男女生活的常態。

不是人們道德有多敗壞了,是技術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緊張,為尋求異性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當年,小馬哥還不是得偽裝成姑娘,和網友聊天,勾引第一批用戶。

這只是一個非常微小的方面。更寬泛來講,人們整個傳統價值體系都在崩塌。

年少時,好好讀書,進入好大學,成為精英,走上人生巔峰,這是多少人被灌輸的正統人生軌跡。

但是在面對消費主義的浪潮,在象牙塔里的青年男女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長的消費慾望與羞澀的口袋之間的矛盾。

這一矛盾不是靠官方銀行來解決的,那就民間小額網貸公司來解決廣大青年男女的矛盾咯。各種小視頻你們也都看過了,這裡就不展開了。

最讓那些象牙塔的精英們價值觀崩塌的是,一個沒怎麼上過學的姑娘,只要有幾分姿色,在直播平台上放的開,跟土豪們撒幾聲嬌,就打賞數十萬。

去年喊麥之王天佑爆紅網路,風光一時無兩。一個當年標準的學校小霸王,輟學後靠賣烤串營生的鄉鎮小青年在賽博世界裡一呼百應,甚至在「一人我飲酒醉」的豪邁里引領了校園文化。這得讓多少曾經寒窗苦讀,希望靠讀書獲得體面生活,光榮家族的孩子們價值觀淪陷。

媽蛋的,讀什麼書,買個麥搞個直播,錄個無厘頭短視頻不比坐在教室里聽無聊的老師無聊地逼逼有用得多。

我們曾經相信的一切都在隨著技術的改變而逐漸失去它的合理性。或許我們幾年前還相信都過努力工作來為自己贏得一個體面的生活,但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國家在國運上升時期都會以犧牲億萬人的福祉為代價。

財富會越來越多的聚集到極少數人手裡,可怕的是我們還假裝佛系,美滋滋地沉浸在抖音的歡樂世界裡。

或許我們每個人曾經也是有過夢想的人,一旦進入這個時刻變化的社會,就會發現曾經的幻想只是一紙天真。

理想和現實之間終究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無數人年少時最狂野的想法,都會慢慢淹沒在日常的瑣碎中,不管我們多麼不喜歡現在自己的工作,但都還是被席捲進了全球化生產的一環。

有人致力於將跑車送上天,有人終將淪為火箭推動器的燃料,在提供完動力後,灰飛煙滅。

推薦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自沸反盈天的Eddie 的精彩文章:

TAG:獨自沸反盈天的Ed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