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剖宮產VS自然分娩,寶媽你如何選,來聽省婦幼老師給你答案!

剖宮產VS自然分娩,寶媽你如何選,來聽省婦幼老師給你答案!

各位孕媽媽大家好,我是恩氏健康的小恩。前天省婦幼陳琳老師為我們分享了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知識,好多准媽媽說自己的預產期已經快到了,可是還沒動靜,不知道應該等還是提前剖,心裡難免惴惴不安。

不過,作為準媽媽,應該學習掌握分娩的知識,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寶寶的宮內情況,這樣才可以有準備的來迎接分娩時刻的來臨,並提前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至於慌亂了手腳。

一、產前檢查

孕28周前:每4周檢查1次

孕28-36周:每2周檢查1次

孕36周後:每周檢查1次

如有異常情況,可能會適當增加產檢次數

二、分娩方式

陰道自然分娩:讓胎兒經應到自然娩出的方式。隨著規律宮縮、宮口開大,胎頭下降,最終整個胎兒從陰道娩出。

陰道助產分娩:產鉗、胎吸、臀助產等

剖宮產:凡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經剖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手術,稱剖宮產術

三、分娩方式的對比

自然分娩:

宮縮是短暫的缺氧狀態可促進胎兒腦細胞的分裂與發育,促進新生兒的智商;

宮縮時對胎兒身體的推進作用利於新生兒神經平衡運動的發育,生後兒童多動症發生率降低;

子宮有規律的收縮使胎兒胸廓受到有節奏的壓縮利於出生後建立正常的呼吸;

產道對胎兒肺部的擠壓有利於新生兒排出肺內羊水,生後濕肺及呼吸窘迫綜合症發病率低;

據資料報道,順產的新生兒其血液中的HGB和免疫球蛋白的數值均高於剖宮產的新生兒,腸道菌群形成早;

胎兒經過產道時,產道的壓力激發胎兒的應激反應,促進免疫因子的產生而增強胎兒出生後的機體抵抗力,降低嬰兒疾病的發生率;

自然生理過程,創傷小,腹部無切口,產後恢復更快,完整的子宮可經歷多次的生育;

產婦分泌的催產素,不僅能夠促進產程的進展,還能促進產後乳汁的分泌,和母音連接;

腹部的陣痛使產婦大腦中產生內啡肽,這是一種比嗎啡作用更強的化學物質,給產婦帶來強烈的欣快感;

經過擴張的陰道,絕經後萎縮的程度小,利於性生活的和諧。

陰道自然分娩的疼痛,宮縮的疼痛是由弱到強,由疏到密,有間歇可以忍受;分娩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一般在24小時內;產道異常和有合併症的人不適合陰道分娩。

小恩結語:分娩是正常的、自然的、生理的過程,不是疾病。請用輕鬆的心態去迎接分娩!正常的孕婦和胎兒都有適應分娩過程的能力,在醫生的幫助下多數都能安全分娩和照料好自己的寶寶。

剖宮產:

難產時可挽救母嬰生命;腹腔內如有其他疾病也可一併處理,指征明確、麻醉和手術一般都很順利;對沒有生育要求的可一併做結紮手術;於宮縮尚未開始前就施行手術,可免去母親遭受陣痛之苦。

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肺功能較自然產的嬰兒弱,天生免疫力也較差,易發生過敏、感染風險高,腸道有益菌定植晚。

屬於干預性分娩,胎兒完全是被動地自短時內迅速娩出,未曾適應必要的刺激考驗,有的就表現為本位感差,日後易發生「感覺綜合失調」。

產婦要承擔額外的麻醉風險和手術風險,且術後感染多、併發症多,如產後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腸粘連、術後腸脹氣等。

術後切口疼痛、恢復時間長,住院費高;再次妊娠和分娩時,有可能從原子宮切口處裂開,而發生子宮破裂;術後可能來奶晚,不能及時給寶寶餵奶。

常見剖宮產原因:

骨盆異常:漏斗骨盆、均小骨盆等

胎位異常:橫位、臀位等

胎兒異常:胎兒窘迫、巨大兒

胎盤異常: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妊娠合併症:如重度子癇前期或合併內科疾病:如心臟病。

高齡產婦

高度近視或近視眼矯正手術史。

宮頸手術史或嚴重的陰道炎症。

瘢痕子宮、多胎妊娠

產房中轉剖宮產原因:

宮縮乏力、產程延長、枕位異常、相對頭盆不稱、胎兒窘迫、先兆子宮破裂。

小恩結語:剖宮產在一定情況下是用來挽救母兒生命的一種手術措施,不是一個正常、自然、生理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風險,不能代替陰道自然分娩,也不能代替陰道助產。

「剖宮產畢竟是剖宮產」;

一次順利的陰道自然分娩,要比一次順利的剖宮產術對母嬰有利;

一次順利的剖宮產術,遠比一次困難的陰道分娩對母嬰的損傷少。

專家建議:

盡量自然分娩,剖宮產是不得已而為之;

每個孕婦都有自己的生理體征,要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 ,產婦和家屬不可自作主張。

四、分娩鎮痛的方式

藥物鎮痛:通過小劑量麻醉達到鎮痛效果。

非藥物鎮痛:水中分娩、導樂儀分娩、一對一導樂陪伴、拉梅茲呼吸減痛法。

導樂儀分娩陣痛:

非藥物無創傷、無任何副作用的鎮痛技術,可以達到確切的鎮痛效果,起效快,持續鎮痛滿足產程需要,有效縮短產程,減少產後出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適用人群:妊娠28周~42周之間,無妊娠合併症及禁忌症,可以自然分娩的孕婦,經醫護人員判定正式臨產產婦。

禁忌人群:體質極度過敏者,對電極敏感者,裝有心臟起搏器的孕婦,局部有皮膚破損不可粘貼電極片者。

水中分娩鎮痛:

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在此過程中新生兒的頭部必須是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後立即將新生兒抱出水面。

最大程度的減少孕婦的宮縮疼痛,可縮短產程;水體流動性使得產婦可以自主選擇分娩,自由體位的待產,最舒適的體位,可使緊張的孕婦更容易放鬆情緒;節省體力,可以減少藥物和其他介入治療的使用;可減少外陰創始和避免外陰切開手術,減少剖宮產率。

適用人群:孕婦無明顯的內科合併症和併發症,如乙肝、中重度貧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宮內感染、胎位異常、臨產後產程進展正常的人群。

禁忌人群:患有產科合併症及併發症,如心臟病、肝炎、妊娠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孕婦發熱有各種急、慢性傳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梅毒、淋病、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生殖器炎症、多胎妊娠、臀位、橫位等異常胎方位,胎兒生長受限,巨大兒。

分娩鎮痛不是麻醉,不能完全無痛!

分娩過程中,自由體位的待產非常重要,盡量選擇自己舒適的體位並能感覺到疼痛,而不是靜卧在床,建議上身向前傾是一個比較好的體位。

拉梅茲呼吸法:

通常,孕婦從懷孕7個月開始進行拉梅茲呼吸法的訓練,由丈夫陪伴進行,效果將會更好。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其中的5個步驟。


在客廳地板上鋪一條毯子或在床上練習,室內可以播放一些優美的胎教音樂,准媽媽可以選擇盤腿而坐,在音樂聲中,准媽媽首先讓自己的身體完全放鬆,眼睛注視著同一點。

第一階段——胸部呼吸法

第二階段——嘻嘻輕淺呼吸法

第三階段——喘息呼吸法

第四階段——哈氣運動

第五階段—-用力推

每次練習時,至少要持續60秒用力。

練習拉梅茲呼吸法的訣竅

●子宮收縮初期:先規律地用4個「嘻」、1個「呼」的呼吸方式。

●子宮收縮漸漸達到高峰時:以大約1秒1個「呼」的呼吸方式。

●子宮收縮逐漸減弱時:恢復使用4個「嘻」、1個「呼」的呼吸方式。

●子宮收縮結束時:做一次胸部呼吸,由鼻子吸氣,再由嘴巴吐氣。

拉梅茲呼吸法——常練習效果佳

拉梅茲分娩呼吸法強調分娩是一種正常、自然、健康的過程。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與持續的練習,使每位準媽媽在情緒上、理智上、心理上及生理上都有所準備。

採用拉梅茲呼吸法時,最重要的是需要准媽媽充分了解分娩過程中自身的身體變化,及胎兒的狀態,這樣才能使拉梅茲分娩呼吸法發揮最大作用。

要想在分娩時更好地運用拉梅茲呼吸法,平時應當認真努力練習,這樣才能在分娩時熟練應用。不要等到臨盆前才匆匆忙忙去上課。這樣的話,一旦上了產床,會因方法運用不夠熟練使效果大打折扣。

以上即是分娩的知識分享,准媽媽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處理和選擇,讓自己享受快樂的分娩!

如果各位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者困惑,可以關注我們向小恩諮詢參加華西兒科的專家課程,我們將持續為大家推送權威專家的孕育及育兒知識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娩 的精彩文章:

丈夫拒絕無痛分娩:對孩子不好,你就不能忍忍?
是誰在剝奪產婦的分娩鎮痛權利?

TAG: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