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來自晚年的張學良對蔣介石的評價,一語道出蔣介石失敗的必然

這是來自晚年的張學良對蔣介石的評價,一語道出蔣介石失敗的必然

著名的西安事變是我國近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正是這次事件迫使蔣介石放下國內的權力紛爭,和共產黨達成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積極對抗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相當程度上的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滅亡,推進了人民的解放。

促成這一事件成功的偉大人物是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聯手策劃的,而更多的做出主要貢獻的是張學良。在我們世人的眼中張學良和蔣介石兩位的關係素來很是交好,所以即使後來張學良將軍做出違逆蔣介石的舉動,也沒有得到太過嚴重的懲罰。當然不排除張學良將軍對這件事情後續處理的妥善方式。在西安事變的後續處理上張學良將軍也給足了蔣介石面子。兩人私下裡關係也是很好的,算得上是感情深厚。但在張將軍晚年的歷史口述中,卻透露出對蔣介石的不滿和低貶。

不管是從人格上還是對於國家未來的建設上,張學良都是對蔣介石有所不滿的。從人格上講,張學良看不上蔣介石的畏畏縮縮,連袁世凱的魄力都不及,袁世凱想當皇帝敢於打破世俗的牽絆,不怕後果的去爭奪皇位和權力,而蔣介石則是畏首畏尾,顧忌左右。在蔣介石的觀念里,他不是需要幫他治理國家的人才,而是乖乖聽他話的奴人。他待人不真誠,對那些真心實意幫助他的,都在背後小心的政治提防。不懂得掌握人心,沒有遠見不懂收攏人心。也是導致後來奪取政權的失敗。而對於那些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才,他則棄如敝屣。讓很多將才寒了心,逐漸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和忠誠。

而從對國家未來建設的方面上講,蔣介石和毛主席又是相差甚遠。無論是從領兵打仗上還是收攏人心上都不及毛主席。膽識魄力上更是難以平衡。在抗日期間,毛主席懂得分析局勢,知道在城市的護衛比較嚴格,不易攻破,決定在農村開始起義,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優好局勢,是新中國勝利的重要道路。而在這些方面蔣介石就差一些了,只想著壓迫手下人為他拚命打下江山,卻不懂得智取拿下戰爭的勝利。

自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的名字就牢牢的寫在了歷史書里,他已是挽救民族的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一樣的史學家 的精彩文章:

他在國共雙方都有很高威望,與有兵權的張國燾有矛盾無奈被其驅逐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為何水滸里的好漢卻不近女色還有抵觸心理

TAG:不一樣的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