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焦尾」聲聲傳古韻,溧陽「國寶」回家啦!

「焦尾」聲聲傳古韻,溧陽「國寶」回家啦!

美音自在溧陽

2018中國·溧陽茶葉節暨天目湖旅遊節

2018年4月10日-5月10日

對於溧陽人的傳統觀念而言,溧陽是長江三角洲著名的絲府茶鄉、魚米之鄉、江南山水佳絕地,真是一塊讓人美不勝收的地方。

可是說到溧陽的「古韻」,

許多人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溧陽有哪些古代遺物,

為何我們溧陽的文物會保存於其他博物館中?

據我市文化廣電體育局調查發現,建國以來,由於溧陽沒有博物館、或者上級部門指定文物分配等種種原因,部分文物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學、鎮江博物館等溧陽地區以外的國有單位中。

日前,為了溧陽市博物館的基本展陳中的內容需要,溧陽市文化廣電體育局的工作人員多次奔赴於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館等單位,向有關領導彙報請示,爭取「在外館藏文物」能夠在我市博物館中與廣大群眾「見面」。

根據文物系統相關規定,文物或考古發掘文物經省級文物機構正式分配並經由博物館等國有收藏機構入藏就屬於該博物館館藏,一般而言入藏之後就無法再調撥或要回。由於考古文物分配需要在完成考古規定程序後進行,而南京博物院在我市境內進行的秦堂山遺址考古發掘仍在進行中,文廣體局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爭取和上級文物部門的鼎力支持,終於將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標本,其中包含馬家浜文化時期精美的玉璜、陶器、石器等65餘件迎回家鄉——溧陽,用於博物館「千秋金瀨話溧陽」的歷史展陳中。

這些考古資料都是遺址中出土具有我市地方性特色的「國寶」文物。另外,南京博物院還贈黃底綠釉雲龍瓷碗、祭紅瓷碗、龍紋葫蘆形雙耳青花瓷瓶等官窯精美瓷器於我市,為我市即將要開館的溧陽市博物館增添了重要實物依據,顯著提升了博物館歷史文化內涵。

秦堂山遺址出土八角星紋陶紡輪:新石器時代紡織生產工具。圓餅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紡輪上刻有八角星紋,八角星圖形是人類早期對方位認識與區分的科學表達方式,八角星的八個角代表八個方向,據專家考證,有可能這是最早的星象和方位記載。

秦堂山遺址出土的玉璜:玉璜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了玉璜。這兩件玉璜為弧形片狀玉器,兩頭穿孔,可以穿繩系掛。在古代主要是用作佩於胸前做配飾之用。

秦堂山遺址出土陶鼎:新石器時期的炊器,用於煮食物。器形為圓形,深腹,圜底,有扁片形三足。其見證了早期溧陽人炊煮、飲食方式。

黃底綠釉雲龍瓷碗:黃地綠彩工藝製作整個流程極為複雜,為先在素胎上錐刻紋飾,然後以高溫燒成澀胎,復施黃釉綠彩,再低溫烘燒而成。 此碗撇口,深弧壁,深腹,圈足。胎質堅密,釉質瑩潤。器內施黃釉,內碗底飾綠彩,外壁黃釉為地,腹部刻雲龍紋,皆填綠彩,外底內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南博贈 「大清乾隆年制」黃底綠釉雲龍瓷碗

祭紅盤:雍正皇帝酷愛祭紅釉。此祭紅盤敞口,淺弧壁,大圈足。施紅釉,釉色純正濃重。口沿一周及圈足底施白釉。足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豎式楷書款。

南博贈 「大清雍正年制」祭紅瓷盤

葫蘆形雙耳青花瓷瓶:葫蘆瓶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乾隆官窯青花瓷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外底內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南博贈 「大清乾隆年制」龍紋葫蘆形雙耳青花瓷瓶

溧陽「國寶」,歡迎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溧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中國溧陽「天目湖·古琴」音樂會曲目介紹

TAG:溧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