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成報國正當時」上海歐美同學會荷比盧分會成立

「學成報國正當時」上海歐美同學會荷比盧分會成立

1913年,在辛亥革命的時代潮流下,歐美同學會在北京誕生。千萬留學人員回到祖國後,紛紛加入到這個大家庭。105年後,歐美同學會的又一棵「幼苗」——上海歐美同學會荷比盧分會於4月11日成立。該分會是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第12個國別分會。據了解,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是一個覆蓋面廣高層次人才團體,現有註冊會員13783名,按照國別、地區、院校、企業、專業等劃分標準入會。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在地理位置、經濟關係、歷史淵源、文化及教育背景等方面密不可分。該地區教育發達,擁有萊頓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魯汶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專家學者薈萃,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企業家、專業人士、工程師、科學家。

圖說:荷蘭前首相揚·彼得在成立大會上致辭 杜雨敖攝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陸建非表示:「如今是全球經濟治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大家都在搶人才。我國近年來在「千人計劃」的引領下,已有近百萬留學生迴流。荷比盧分會的成立,正是一個交流信息、促進合作拓展的平台。不但增進三國校友與母校的聯繫,為其他分會及留學人員之間橫向聯繫搭建交流平台,而且發揮專業優勢積極貢獻智慧,為國家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同時校友們熟悉中國及荷比盧國情能更好開展工作,共同促進上海與荷比盧的民間外交與經貿往來。」

當天的成立大會上同時舉辦了「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歐合作的新視角新機遇——中國荷比盧企業家合作論壇。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發表了題為《「一帶一路」倡議應遵守的原則》的主題演講,重申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則及全球合作的參與方式,並從企業海外投資的角度深入討論了「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及企業應對的策略。安永大中華區主管合伙人梁偉立也深入分析了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歐洲與中國合作關係,以及荷蘭的投資機遇。

圖說:周漢民發表《「一帶一路」倡議應遵守的原則》的主題演講

圖說:論壇從企業海外投資的角度討論「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及應對策略 主辦方供圖

作為成立大會暨論壇的嘉賓,荷蘭前首相、安永高級顧問、原合伙人揚·彼得在接受新民晚報專訪時表示:「今天的荷蘭與8年前我執政時期對待中國的態度只會更好。」被荷蘭媒體稱為成人版哈利·波特的揚·彼得,現在還是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的教授,他特別關注兩國教育交流,他說:「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來到荷蘭各地大學求學,越來越多的本國中小學開設漢語教程,越來越多的荷蘭企業家選擇到中國投資創業。」

談及對上海的印象,已經是第10次來到上海的揚·彼得說:「上海的進步與發展成績斐然,我希望現任政府能繼續這種友誼,同樣以開放積極的心態,努力尋求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

揚·彼得還在專訪中特彆強調,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充滿期待。該倡議以「擁抱世界,開放合作」的心態與沿線各國建立長期有益的合作關係,中歐雙方均能從中受益。對於近期熱議的中美「貿易摩擦」,他指出,為自由貿易流動設障礙和採取賦重稅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全球貿易關係,各國應以開放務實的心態開展經貿合作。

他認為,「一帶一路」聯結中國和歐盟,中國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越來越發揮著主導作用;全球危機需要我們共同尋求解決策略,發展新型經濟將「一帶一路」倡議同全球接軌;我們應在全球範圍中進行合作,思考「一帶一路」的價值,因為「我們需要彼此!」

新民晚報記者杜雨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年過完了,工齡增加1年,這7大待遇也跟著漲
強推「武器國產化」 印度自陷尷尬境地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