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南海漸顯遏華「戰略六邊形」

南海漸顯遏華「戰略六邊形」

原標題:南海漸顯遏華「戰略六邊形」


出於共同抗衡中國的戰略需求,目前,美日澳印等域外國家紛紛攪局南海,企圖在國際上形成一個以美國為首的集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在內的戰略六邊形態勢,對中國形成海上鉗制之勢,以牽制中國崛起。


資料圖:「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


美國遏華積極主動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表了國家安全戰略;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國防戰略報告,都直接將中國列為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特朗普政府亞太戰略逐漸成型。同時,美國積極支持日本提出的「印太」構想轉型,藉機強化與盟友的關係,藉助經濟項目鞏固正在建立的軍事政治聯盟。


在大國競爭時代,美國積極推動「印度太平洋」體系轉型,不斷擴大和強化其在印太地區的盟友體系,全方位地制衡中國。今年年初,美日澳印四國正積極把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擴展到安全議題之外,四國正在積極協商一項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以抗衡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

特朗普上台一年多,美國海軍就已經6次進入南海進行軍事巡航。3月23日,美國海軍驅逐艦「馬斯廷」號進入了我南沙美濟礁12海里範圍內,公然挑釁中國。之前,美國「卡爾·文森」號進入南海巡航,併到訪越南峴港。美越強化軍事關係給中國解決南海問題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使南海島礁之爭升溫風險增加。越南可能成為美國攪局南海的重要棋子。


日英法澳上竄下跳


日本安倍政府不斷以「中國威脅論」為借口,積極發展與印度的關係,提出「亞非增長走廊」,以抵消中國「一帶一路」影響力,平衡中國崛起。2月,日美舉行了「奪回離島」聯合軍事演習,以應對中國海上活動。


而法國今年將派遣軍艦前往南海,以配合美國「自由航行計劃」的巡航。同時,日本也視法國為歐洲最主要的防務合作夥伴之一。日本和法國計划進一步加強防務合作,包括今後在南海等「印太」地區更為頻繁地舉行聯合軍演,以共同牽制中國。


2017年下半年,英國派護衛艦到日本,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聯合訓練。今年2月,英國另一艘護衛艦「薩瑟蘭」號抵達澳大利亞,並將在返回英國途中駛經南海,以顯示英國海軍在南海的軍事存在,給美國打頭陣,試探中國底線,挑釁中國。

澳大利亞非常主動地積極推動美日澳印四邊互動,與美國共同制衡中國。前不久,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到訪美國,積極勸說特朗普將美國版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到「印太」地區,與日印「亞非增長走廊」相聯,以對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力。同時,希望重啟美澳日印「四方安全對話」,該對話是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的一種機制。但迄今為止,澳大利亞一直避免加入美國主導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



日本自衛隊通過與美軍的聯合演習學習兩棲作戰


印度想當關鍵先生


近期以來,美國正在增加對印度的作戰技術裝備的供應,不遺餘力地武裝印度,把印度打造成為遏制中國的橋頭堡。美國通過向印度提供先進武器裝備,提高印度軍事現代化水平,以增強印度抗衡中國的能力,給中國製造更大的麻煩。與此同時,通過出售給印度的F-35戰鬥機,與其他裝備該型號戰鬥機的日澳和韓國一道,打造圍堵中國的「F-35包圍圈」。

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後,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一直持消極甚至敵視的態度,視中國為其主要競爭對手。前不久,印度舉辦了兩年一度的「米蘭」軍事演習。這場大型海軍演習為期8天,包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在內的16國參加了此次演習,以強化與印度洋沿岸國家、包括與東盟國家的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南海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中美戰略博弈的地區,國際上正在形成一個戰略六邊形制衡中國的態勢,西方國家正積極應對中國崛起,南海地區可能成為以美國為首的域外國家從海上鉗制中國發展的關鍵地區。對此,中國應早做準備。(知識博覽報)



資料圖:環太平洋聯合海上軍演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美媒:缺乏安全感,美軍艦載機加緊升級續航能力
二戰日軍為什麼很少裝備衝鋒槍?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