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七千兵力,大戰47次全勝!攻城32座皆克!取帝都,卷半國!

以七千兵力,大戰47次全勝!攻城32座皆克!取帝都,卷半國!

哪支部隊才是天下第一雄軍?是曹操的虎豹騎?還是岳飛的岳家軍?亦或者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鐵騎、明朝的關寧鐵騎?其實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在當時來說,這些精銳的確是最強大的,但是說史上第一怕還是有些困難。

在南北朝時期,曾有那麼一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能率領一支令天下膽寒的軍隊,成就屬於自己的榮耀,這人就是陳慶之;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陳慶之的出身,陳慶之可能是個庶族讀書人或者小官吏的兒子。

梁武帝蕭衍建立梁國後,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期間散盡錢財,招集士人,常想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但是直到41歲,陳慶之才有機會掌軍,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

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回軍後,陳慶之任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並率2000人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一個文人去做將軍?聽起來似乎有些疑惑,而且陳慶之並不是所謂的儒將,而是一個純粹的文人。

據《梁書》記載,陳慶之「射不穿札,馬非所便」,也說明他在勇力方面雖然不至於無縛雞之力,但是也絕不是勇冠三軍的猛將,這也是他和那些流芳千古的名將最大的差別。

但是這陳慶之在軍事上的天縱之才,恐怕只有霍去病、孫策等人才能比擬吧。在壽春之戰中,陳慶之為假節、總知軍事,此次作戰,梁軍共克52城,獲75000人。之後又征戰渦陽,大敗魏軍連破十城,梁武帝詔令以渦陽之地設置西徐州。

但是真正讓陳慶之名震天下的還是北伐洛陽。當時北魏爾朱榮之亂,宗親北海王難逃,欲向梁借兵復國,梁武帝命陳慶之率軍7000護送北歸。蕭衍對元顥也沒有抱太大希望,只派七千人護送他深入北魏幾乎等於送羊入虎口。當然最後的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一切都因為領軍的人是陳慶之。

陳慶之7000人北上洛陽,居然連戰連捷。在睢陽大破7萬守軍,攻佔城池;考城殲滅2萬守軍,攻佔城池;進攻7萬御林軍防守的滎陽,膠著中遭援軍20餘萬包圍,然後在包圍圈形成之前,大破滎陽,攻佔城池。

後攻入洛陽,元顥入主洛陽宮,改元大赦。陳慶之被封為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食邑增加到萬戶。此時,爾朱榮已經在北面集結了三十萬左右的大軍(號稱一百萬),伺機反撲洛陽。

就在元顥入主洛陽六十五天後,爾朱榮帶著從洛陽逃走的孝庄帝,揮師洛陽。此次北魏大軍由爾朱榮親自指揮,這個曾經在北魏不可一世的軍事奇才終於要和陳慶之這個後起之秀對決疆場。

陳慶之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帶領自己的七千人渡過黃河,駐守中郎城。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軍展開鏖戰。從人數上說,陳慶之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北魏此次的總司令是曾經以七千軍破葛榮幾十萬起義軍的爾朱榮。

按理說此次陳慶之完全沒有勝算。然而陳慶之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蹟,在中郎城阻截了爾朱榮三天,這三天里戰鬥異常激烈,最終因為爾朱榮損失慘重而被迫撤兵。

爾朱榮軍差點崩潰,爾朱榮不敢再和陳慶之正面攻戰,偷偷渡過黃河,繞過陳慶之駐守的中郎城,直接攻擊洛陽。元顥當然是不堪一擊的,他的人馬一觸即潰,至此臨潁短暫的政權也壽終正寢。

元顥政權玩完了,陳慶之只好帶領手下的人馬開始向南梁撤退。爾朱榮親自帶領大軍追擊陳慶之部隊。陳慶之的人馬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發,正在渡河的軍隊被洪水吞沒,幸好陳慶之本人幸免於難。

失去軍隊的陳慶之只好化妝為一個僧人躲過爾朱榮大軍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當地人的幫助,才輾轉返回南梁。此次北伐,陳慶之率七千白袍,大戰四十七,全勝!攻城三十二,皆克!取帝都,卷半國!最後若非天災,還要全身而退。北方民謠稱: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不知以陳慶之的戰績,能夠名列千古名將?但由於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太過糜爛,至少據現在的人看來,有很多太過誇張的地方,所以對於陳慶之,一直沒有一個中肯的評價,實在是可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其實不應該叫三國,在東北還有一個燕國,直到公元238年才被滅
白起和岳飛很牛?盤點史上8大低調名將,有人戰績不遜於白、岳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