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平人!這裡將新建「慢生活區」,下個月就可以逛起來!

臨平人!這裡將新建「慢生活區」,下個月就可以逛起來!

波光粼粼的綠水,鬱鬱蔥蔥的樹木,曲徑通幽的濱水綠道……再過幾個月,餘杭將再添一處「可行、可賞、可憩」的休閑娛樂「慢生活區」。

西太洋實景圖

住在運河邊的人們都知道,餘杭有個「西太洋」,堪比杭州西溪。西太洋生態濕地位於東湖街道姚家埭村,與京杭大運河水系相通,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濕地湖泊,水域面積有296畝。沿著塘乾線向北行駛5公里左右,就能看見這一片原生態濕地,這裡水面開闊,疏朗有致,水面岸線自然、曲折,湖邊遍植枇杷樹,極具原生態自然景觀和特色經濟優勢。

西太洋實景圖

區點陣圖,圖中紅點1就是西太洋

近日,東湖街道啟動建設姚家埭村環西太洋慢行系統工程,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環繞西太洋生態濕地,建設一條全長5.8公里的濱水景觀游步道。該游步道內設親水平台、棧道、廊橋等節點景觀,串珠成鏈,將於今年5月「枇杷節」前竣工。屆時,一個水清、岸綠、白鷺歸的濕地風情線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環西太洋慢行系統沿湖游步道區域分析圖

環西太洋慢行系統沿湖游步道效果圖

此次建設的環西太洋慢行系統工程,是對這個原生態濕地進行的首次保護性開發,目的是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涵,打造餘杭城市產業發展「後花園」。「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我們要把西太洋片區建設成為本地居民和產業人才共享的品質生活目的地。」東湖街道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科科長翁志明說,接下來街道將圍繞西太洋片區,建設休閑垂釣、枇杷採摘、風景田園、濕地體驗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功能區,讓餘杭人的假日踏青、騎行休閑又多一個好選擇。

環西太洋慢行系統沿湖游步道效果圖

除了西大洋,咱們餘杭還有哪些濕地呢?這些濕地對餘杭的生態有哪些作用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西溪濕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部,總面積約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遊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這是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並於2009年11月03日,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俯瞰西溪濕地

瓶窯北湖濕地

北湖草盪距離瓶窯鎮大約10公里,草盪內有面積超過千畝的成片蘆葦盪,每逢蘆花開放的秋季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一覽美景。這裡還是許多越冬候鳥的重要中轉、棲息地。

美麗的北湖草盪

仁和三白潭

三白潭是杭州餘杭區最大的淡水湖泊,位於現仁和鎮,湖泊總面積達1800多畝,風光旖旎、景色迷人,這裡有大量鰱魚、鯽魚等種類豐富的水產品,與京杭大運河相通。

水天一色的三白潭

其實,

濕地在社會經濟、環境、人文方面

都有自己的作用呢!

減少洪水泛濫

濕地像一塊能夠吸收洪水的巨大海綿,河流、池塘、湖泊以及沼澤能夠吸納與儲存大規模的降水。在沿海城鎮,鹽沼濕地和紅樹林具備抵抗風暴潮的緩衝功能。

補充飲用水

地下水、雨水和河流幾乎是所有飲用水的來源。濕地能夠對滲入地下蓄水層的水進行過濾,不斷補充這一重要水源。此外,濕地也能夠調節河川徑流,這也同樣有助於保證飲用水的供應量。

過濾廢水並提升水質

濕地中豐富的淤泥和繁茂的植被能夠吸收有害的毒素、農藥和工業廢物,從而承擔著濾水器的功能;城鎮濕地也能夠幫助過濾生活廢水。

改善城鎮空氣質量

得益於高水分含量和豐富的植物種類,濕地能夠向周圍擴散潮濕的空氣,進而冷卻其周邊的空氣,緩解熱帶城鎮和極度乾燥地區的氣候。

增加人類幸福指數

當濕地作為一種綠色空間在城鎮得到有效保護時,濕地也給當地居民提供了休閑空間,讓居民能接觸了解到更多樣的動植物種類。研究表明,與自然的互動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並提高健康水平。

給人們提供謀生之路

多種魚類在濕地繁衍生息,令它們成為備受歡迎的漁區。此外,濕地還提供了可供編製生產的蘆葦和水草及可供藥用的植物和果實,還有其他對當地居民十分實用的產物。濕地同樣促進旅遊業發展,由此給當地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來源:餘杭晨報、美麗新東湖、餘杭林水

隨手傳播,告訴身邊的臨平人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平網 的精彩文章:

預計總投資7億元!這所國際學校要來臨平了!

TAG:臨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