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彩雲之南的那片梯田 那些眼神和未來的希望

彩雲之南的那片梯田 那些眼神和未來的希望

去年,我們響應有贊的號召,賣過一次雲南元陽梯田紅米。我們發布過一篇文章叫做「這一碗紅米飯,是他們一年的生計」!

其實當時,對元陽縣,對梯田,對紅米我們並沒有特別深刻的認識,只是聽說每賣掉1000公斤紅米就能幫助一戶農戶脫貧,於是我們都行動起來,賣米助農。

雖然當時有一些人質疑我們是打著助農幌子來賺錢,但更多的人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紛紛響應購買了紅米,我們也向大家的愛心和信任表示感謝。

梯田紅米

今年由有贊創始人CEO白鴉牽頭,我們自媒體聯盟的夥伴們在理事長楊樾的帶領下,從北京,上海,鄭州,杭州,長沙,東莞等地出發,相約一起去元陽,去親眼看看梯田和那裡的人,那裡的生活。

在昆明集合後,我們又驅車花了8個小時才到達元陽。雖然昆明到元陽的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但由於特殊的地貌特徵,我們輾轉顛簸了300多公里路才到達目的地。交通的不便大大降低了出行效率,真的來過才知道為什麼把紅米運出大山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狹窄的座椅,和長時間顛簸令人疲憊不堪,但當我們到達紅河哈尼梯田的那一刻,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有的疲憊都一掃而空。梯田太美太壯觀,它與一般農業產地不一樣,純天然美麗的景區,甚至成了知名的攝影聖地。

全球攝影愛好者的聚集地

而在這一切美好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景象。走了一圈發現,留在這美麗地方的都是年邁的老人和留守兒童。

元陽縣的孩子們

元陽人口一共有44.8萬,種植紅米本是多數農戶的生計來源。由於梯田特殊的地貌特徵,使得種植紅米成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就是說,從插秧到收割都無法靠機器完成,都需要人來親自操作。

元陽縣遠離交通主幹道,種植的紅米很難運送出大山,加上村民不擅長營銷,價格賣不上去,所以年輕人每月種植紅米的收入僅有1000元左右。為了維持生計和脫貧的需要,年輕人選擇了外出務工。元陽人口僅有44.8萬人,但其中外出務工人員就有14.2萬人之多,留守兒童數量達到1.6萬.......年輕人外出後,耕種的任務就落在老人的肩上。加上還要照顧留守在家的孩子,千年梯田面臨著無人耕種的風險。

我拍了些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票圈好友紛紛稱讚好美,問到的都是附近有沒有民宿,交通方不方便。我想是啊,旅遊行業是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既然擁有這麼美好的自然風光,當地是不是應該大力發展旅遊業來振興經濟,這樣也會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然而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跟縣長交流過後才知道為什麼一直強調要把紅米賣出大山。紅米是可食用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哈尼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傳統的留種方法,歷經歲月更迭,山河變遷,現在我們吃到的紅米從未退化,還是保持了千年遺留下來的原種紅米,梯田也只有繼續耕種才能保持它的原生態。

留守兒童

看過了梯田,我們來到了元陽縣麻栗寨小學,來看看這裡的孩子們。我們之前也準備了一些禮物,我們就在操場上舉行了簡單的捐贈儀式。理事長楊樾代表我們給孩子給孩子們介紹了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更多交流讓孩子們開闊眼界,讓他們保持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不知道孩子們聽懂了多少,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是不會說普通話的。但是我相信通過眼神交流,他們感受到了我們的誠意和心疼。

自媒體聯盟理事長楊樾向孩子們表達來意和心愿

有贊CEO白鴉帶領自媒體聯盟成員為孩子們送上禮物

有些疑惑又充滿了質樸的眼神

離開學校,我們又去參觀了當地貧困戶的家。雖然我們覺得這樣的環境已經是相當挑戰人類的適應能力,但是據當地工作人員稱比這裡條件差的貧困戶還大有人在.......他們居住的房屋基本上是一邊住人,一邊養牛,同樣是花朵般的孩子沒有選擇地需要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

煮飯的地方

母子三人的居住場所

令人心疼的凝視

破舊的生活用品

已經失去父親的孩子們

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元陽有個開明的縣長叫和愛紅,想到了可以嘗試通過互聯網把紅米賣出大山,於是他找到了有贊。在過去的三年里,有贊作為中國電商 SaaS 領軍企業,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平台和技術優勢幫助元陽農民銷售紅米和當地特產來脫貧。成績也確實可喜,已經幫助近2000戶農民脫貧。

今年,我們希望盡綿薄之力,與有贊一起幫助農戶把紅米賣出大山。為了保護這片土地的原生態,為了孩子們的父母能夠儘快回到他們身邊,我們懇請大家一起來支持元陽紅米。紅米是純天然無公害產品,富含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貧血的多種微量元素,也非常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每一次購買都是一種愛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顏質控 的精彩文章:

TAG:顏質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