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媽是客氏,不過,在朱由校長大、哺乳期結束之後,客氏並沒有從明熹宗的生活中消失。

明熹宗繼位之後不久,就封她為奉聖夫人。當時有一位御史名叫王心一,上疏請求熹宗帝罷去客氏的香火土田,明熹宗不聽。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天啟元年的冬天,御史周宗建、給事中倪思輝、原欽相等人先後進言,要求客氏離開內宮,結果三個人都被貶謫出京。以後,魏忠賢的權勢愈發牢固,再沒有敢提起這件事。

客氏通常住在咸安宮,每天黎明早早來到明熹宗的寢殿內,等明熹宗起身,便到駕前,一直到天黑才回自己在咸安宮的住處。她每天忙碌的內容,就是明熹宗的飲食。

《酌中志》記載,明熹宗的飲食由王體乾、魏忠賢、李永貞幾個大太監輪流承辦,加上常年不變的客氏,一共是四家。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每家在宮廷外都有幾百個廚役,造辦膳羞,釀造酒、醋、醬等物。在乾清宮內,每家還有幾十個身穿紅衣的近侍,加上湯局、葷局、素局、點心局、干碟局、手盒局、涼湯局、水膳局、饋膳局等處的內官,都受客氏調度。

客氏監督造辦的膳食,名為「老太家膳」,明熹宗吃得很滿意。《天啟宮詞》中有這樣一首詩:

「何處初寒賜錦裘,手攜龍卵報瓊羞。君王果得昭儀寵,妾願年年長信秋。「

詩後注釋中提到,「龍卵」就是公馬的外腎。客氏很體貼明熹宗,特意為他做了這一道滋補的佳肴,明熹宗很喜歡吃,且「讚嘆不已」。

龍卵只是老太家膳的一個縮影。可以說,客氏用她的奶水和老太家膳,牢牢抓住了明熹宗的胃口,一直到明熹宗死去,他都沒有擺脫客氏和魏忠賢的影響。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吃飽了喝足了,就是恣遊玩樂,比起明武宗,明熹宗算得上一位安份的皇帝。巧合的是,和明武宗一樣,明熹宗也有過落水的經歷。

天啟五年五月十八日,明熹宗到安定門外的方澤壇祭地,回來時到西苑遊玩,乘船飲酒。一直玩到了申時,張皇后回宮,明熹宗興緻不減,留下魏忠賢和客氏在大船上喝酒,明熹宗自己帶著兩個十七八歲的小太監,一個名叫高永壽,一個叫劉思源,共劃一條小船,船首船尾裝飾華麗,由明熹宗親自掌篙,兩個太監為副手,一直劃向水最深的地方。

幾個人玩到興頭上時,突然刮來一陣大風,小船翻覆,君臣三個全部落入水中。兩岸侍衛們一陣驚呼,包括魏忠賢在內,許多人匆匆跳進水裡來救,卻距離太遠。

一個名叫譚敬的人最先游到近前,把熹宗皇帝救起,兩個小太監則被淹死。

明熹宗並沒有因此責怪魏忠賢和客氏,同年九月,還賜給魏忠賢和客氏各人金印一顆,每顆重二百兩,上面分別刻有「欽賜顧命元臣忠賢印」、「欽賜奉聖夫人客氏印」的字樣。

明熹宗的奶媽客氏給他特製一道美味,滋補的效果不錯

明熹宗生性好動,喜歡騎馬,看武戲,就是不愛靜坐讀書。他喜歡做木工,經常親自操斧弄鑿,雕鏤木器,或者帶領一群近臣蓋房子。

忙到緊要處,明熹宗常常廢寢忘食,有緊急的本奏送來,他也不會停下手中的活計,只讓太監們讀給他聽,然後隨便說一句:「我知道了,你們用心去做。」

如此忙忙碌碌,一旦木器做成了,明熹宗頓時就沒了興緻,丟到一旁去,又開始琢磨下一件。

於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