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泰坦尼克號自沉沒以來爭議不斷,如今科學技術的跟進終於給出了答案

泰坦尼克號自沉沒以來爭議不斷,如今科學技術的跟進終於給出了答案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以來爭議問題不斷,其中這幾大問題人們爭論不休,這下科學的技術分析給出了答案。

1. 大多數救生艇都沒有滿員,實際上還能就更多的人,為何不裝滿?。

當時的航海規定:救生艇的數量能夠容納最低三分之一的乘客就可以了,泰坦尼克當時的救生艇有20條,每條容量65~70人,就是可以容納近一半的人!但當時的船員幾乎沒遇到沉船的情況,於是有些救生艇只裝了不到一半就放下了,覺得已經上很多人了,而且大家都認為救生艇夠用!

2. 為何船長不用最堅硬的船頭迎撞冰山?

如果船長提前30秒做出正確的決定,用最堅硬的船頭迎撞冰山船不會沉沒。但當時船上的高層對自身高度的自信認為這是永不沉沒的一艘船,最後導致錯誤的決定。

如果直接撞上去,只會導致船頭嚴重受損,但不會損壞超過兩個水密艙,加之泰坦尼克是可以承受4個以內的破損。船頭直接撞冰山頂多導致兩個水密隔艙進水,即使灌進60000噸水船還可以開。結果轉向使得側面開膛破肚般的拉開了五個水密艙,再無回天之力。

3 附近船隻為何不救援?

救援船隻

當天晚上,事發海域的大氣狀況容易形成超折射,光線發生異常的彎曲,從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一現象,當時同在附近海域的幾艘輪船,也都有記錄。所以,海市蜃樓極有可能使泰坦尼克號上的瞭望員沒能及時發現冰山,也讓貨輪加利福尼亞號,無法識別出泰坦尼克號,並與這艘遠洋客輪取得通訊。

泰坦尼克號向空中約 600 英尺(約 183 米)高處發射了遇難信號彈,但在加利福尼亞號看來,信號彈燃放的位置相對船隻而言顯得太低了。不確定自己看到的是什麼,加利福尼亞號便忽略了那些信號。4 月 15 日凌晨 2 : 20,當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他們以為這艘船隻是開走了。

這種「幻象理論」不僅為瞭望員解脫了失查罪名,而且解釋了為什麼當年離「泰坦尼克號」不遠的一艘郵輪「加利福尼亞號」沒有伸出援手的原因,因為幻象讓「加利福尼亞號」船員錯誤地認為求救的船隻不是「泰坦尼克號」。當年「加利福尼亞號」船長斯坦利·洛德曾說,事發當晚他的確看到一艘船,但從那艘船的大小來看,無論如何他也不相信那是「泰坦尼克號」。人們一直認為他在為見死不救找借口,但是現在,也許他說的是實情。

3 究竟泰坦尼克號是不是偷梁換柱騙取騙保險?

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日前在英國天空電視一台「陰謀」欄目中說,他們已經找到眾多證據能夠證明當年在大西洋上沉沒的並不是「泰坦尼克號」,而是「奧林匹克號」! 兩名研究者說,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在出海試航時,與一艘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霍克號」發生了碰撞,「奧林匹克號」的船舷被嚴重撞毀,勉強回航並靠港待修。 當白星輪船公司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調查認定責任方在「奧林匹克號」,拒絕賠付。雪上加霜的是,修理「奧林匹克號」的費用異常昂貴,而白星輪船公司已經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如果「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那麼白星公司將每天損失25萬英鎊。 牛頓和加迪諾認為:「白星公司老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險欺詐。將『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進行跨大西洋處女航,並安排一場事故領取一筆巨額保險金……這將成為一場完美的犯罪。」

4 連接船體各部分的固定鉚釘等固件,究竟是不是用摻有礦渣的劣質金屬製成的豆腐渣工程?

來自美國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幾位科學家卻得出了讓人不可思議的結論:遭遇冰山只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罪魁是,連接船體各部分的固定鉚釘,竟然是用摻有礦渣的劣質金屬製成的。科學家們在利用顯微鏡和圖像分析儀對巨輪殘骸進行的研究中卻發現,製造鉚釘使用的鋼鐵質地極其不純,其中的礦渣含量竟然超過了標準鋼材的2倍。根據冶金學理論,這種過量的不純物質使得鉚釘在劇烈的撞擊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斷裂。福克說,哪怕當時「泰坦尼克」6個水密艙中的一個沒有因為碰撞而進水,就還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救援船隻到來;如果其中的兩個船艙得以保全,「泰坦尼克」號起碼可以勉強駛回港口。但是6個水密艙全都不可思議地漏了,最終導致該船在2小時之內迅速下沉。

泰坦尼克號最終沉下了海底,帶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和財富,留下了無數的疑惑,但科學技術的跟進,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將不再是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看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藍海看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