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州美食地圖——史上最全家鄉的味道

高州美食地圖——史上最全家鄉的味道

高州共青團

凝聚青年,服務青年

高州美食地圖

史上最全家鄉的味道

食貨必備↓

!!!!

嶺南地區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培育了燦爛的飲食文化,嶺南南部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城市—高州,有著許多隱匿在大街小巷,卻總是看到長長的排隊隊伍的街邊小吃,別具一格的高州菜系也是構成嶺南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現在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多樣,新興飲食多樣,但不少市民還是會偏愛傳統特色美食,而高州的美食小吃恰恰成為不少市民的「心頭好」。

早餐篇

一:南關●勝記醬面

勝記醬面

醬汁里含香菇、木耳、筍、肉絲等食料,再加上獨門秘方配製而成。濃而不膩,木耳的清爽脆口與濃郁的醬汁混合,每一根麵條都蘊含著香濃的醬味,完整的保留了麵條本有的彈性,口感一級棒!

二:東門●豆芽肉粉

豆芽肉粉

店裡只有豆芽粉,瘦肉粉,鴛鴦粉(豆芽和瘦肉)這三種粉,卷粉被整齊的切好一小段 淋上秘制的醬油和香油,再撒上花生碎,好食又抵食, 還有就是這家店的白粥,醋湯任裝。

三:木林●手工粉

手工粉

手工米粉比起機器米粉有如下獨特之處:一是粉質粗糙些,這樣做成的米粉比機器米粉少了些彈性、圓滑感,多了些脆性,這正合吃慣了精糧細粉的現代人的口味。

四:中山路●老師傅牛腩粉

老師傅牛腩粉

這裡的粉皮,聞著就有一股淡淡的米香,吃著就覺得滑溜溜的,伴著米香在口裡蔓延,加上筋道的牛腩,真是忍不住說:「老闆,再來一碗!

五:石仔嶺●牛肚粉

牛肚粉

小店位於國道邊大榕樹下,看起來很不起眼。店內整體裝修和桌椅都很簡陋,甚至顯得有少許陳舊,但客人卻源源不斷!這就是不靠外表去奪取眼球,只靠內在去贏取讚譽。

六:教育路四海餛飩●三色餛飩麵

四海餛飩三色餛飩麵

餛飩和面的特色都是三色的,手工面非常好吃,店裡面乾淨整潔,給人非常好的用餐體驗。醋也分多種,米醋和陳醋,非常贊。

七:中山路●海鷗鴨腸粉

海鷗鴨腸粉

海鷗粉,一開始不少人應該會誤認為是用海鷗肉煮的湯粉,哈哈哈,答案:當然不是啦!海鷗粉,其實來自於一家百年老字號海鷗飯店的一道很出名的美食,由於當地人對其有著深厚的情懷,故將其簡稱為海鷗粉,在高州,估計無人不曉!

八:四中橋頭●食慣嘴粉

食慣嘴粉

食慣嘴」粉粉皮的重要特點是:皮薄、幼嫩、香滑、軟韌、細條均勻,美味可口。由於粉皮好吃,久而久之便成為人們的「食慣嘴」。

九:長坡舊街●鍋粘籺

鍋粘籺

那麼好吃的鍋粘籺,小編特意到長坡品嘗了一番,還特意了解了一些做法呢。做法:浸米,打成漿,加調味、蔥花、水攪拌,燒柴火,鍋燒燙,放花生油,倒米漿,大火煎約兩分鐘,再細火煎約三分鐘,起鍋。

早餐的介紹完了,下面我們去看看中午飯、晚飯、和宵夜吧~

中午飯、晚飯、宵夜篇

一:石仔嶺●太子鹽焗雞

太子鹽焗雞

太子鹽焗雞的雞都是到高州農民家中購買來的走地放養雞,雞肉質結實兼有濃郁的雞肉香味。走地放養的雞,必須飼養日子達到250日至300日,肉質才達到不老不嫩,皮爽肉滑的效果。

二:山美●肥佬蔥油雞

肥佬蔥油雞

肥佬蔥油雞在當地已有一定歷史,店內比較出名的是蔥油雞、雞紅湯、高州麥菜、大頭魚、高州豆餅角等等,說著都流口水了......

三:素水路●中山皇鴿

中山皇鴿

秋高氣爽的天氣,此時就應該喝上一碗中山皇鴿的西洋參百合綠豆燉鴿湯再配上肉質細嫩,滋味濃鮮,芳香可口的特製紅燒乳鴿。簡直完美搭配,太棒了!

四:廣場路●狗腳大王

狗腳大王

顧名思義,狗腳大王用的是禾香型的狗腳煲,濃香可人,湯底撈河粉超開胃,而且適合送白酒,價格實惠份量也適合。所謂進補的不二之選~

五:平江橋頭●鹽焗狗

鹽焗狗

製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

六:光明路●砂鍋米線

砂鍋米線

光明路橋頭砂鍋粉,其實這家並不是以年代感而出名,但它的味道卻是大多數人的心頭好。宛如坐在火邊食用火鍋一般,人們吃完砂鍋粉,砂鍋還是燙手。越是天冷吃得越是舒服!

七:北街●水哥柴火炒粉

水哥柴火炒粉

柴火炒粉如今已經成為了高州夜市的招牌美食。既經濟又實惠。所謂柴火炒粉,顧名思義,就是用大山裡的雜木柴火作為燃料,把木柴放進特製的大鐵爐燃燒,上面架上一個特製大鐵鍋,待鐵鍋預熱後,放入油、菜、鹽、米粉、滷水、辣椒等配料,炒約三五分鐘,一碟香噴噴的柴火炒粉就騰空出世啦。

八:高涼中路●湛江燒蚝

湛江燒蚝

每當高州夜幕降臨時,在湛江燒蚝城外一具具燃著紅紅炭火的鐵爐在燒耗店內一字排開,爐上架一張鐵網,一隻只連殼的生蚝擺在鐵網上烤,不時往蚝肉上撒一些蒜蓉、椒粉、香油之類的佐料,滿街飄香,令人唾液欲滴。約上三五知己,吃吃燒蚝喝喝啤酒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九:大西門●黃鱔塘鯴粥

黃鱔塘鯴粥

小編聽說最多的塘鯴粥應該就是這家的了,連我爸都說好吃!味道一點也不遜於蝦蟹粥,香甜可口,軟軟滑滑,小編的吃貨同事每次都得吃上3大碗!哈哈。還有最喜歡吃粥的時候叫上一碟撈粉,還別說,那撈粉真好吃!

十:沿江路●牛蹄

福滿樓牛蹄

原店不知道搬到哪裡了,經了解,沿江路福滿樓的牛蹄也一級棒!沿江路的這家牛蹄做的很好,作為吃貨的小編便專程去吃了一趟。等牛蹄一上來,色澤紅潤,湯汁好象很濃。隨著飄入的香味,我便有點迫不及待起來,筷子夾了一個,一吃果真太好,燉得較酥,吃在嘴裡又香糯又不失有點咬勁。後來乾脆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抓著,大啃大嚼,頗感豪爽。

十一:府前路●金水田螺

金水田螺

高州歷史比較悠久的宵夜店,招牌為炒田螺,香辣入味的田螺以及酥酥化化的扁型炸番薯,成為高州市民的特色宵夜。

十二:南關●四大碗

四大碗

早榮牛腩粉,老牌老字號益老街坊,小編最愛牛頸肉!數十年如一日的品質。顧客多以土茶一碗、辣椒油一碗、湯粉一碗和牛肉一碗,俗稱四大碗。

小吃、甜品篇

一:府前路●薯包籺

薯包籺

薯包籺從清朝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作為高州群眾最喜愛的街頭小吃之一。蕃薯粉特有的爽脆滑口,加上熱湯的浸泡,入口但感覺濃而不膩,十分誘人。薯包籺分加醋或醬油兩種吃法,各有特色。加醬油的比較濃香,而加醋的比較酸爽,看各人口味了。醋有辣醋和甜醋。

二:石鼓●簸箕炊

簸箕炊

簸箕炊的做法是放磨成槳的米粉在簸箕當中上鍋蒸煮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添加一般都是三層。入口細膩富有彈性,軟滑而不黏牙加上秘制的醬料香濃而又不膩那種味道正如消失在高州街頭的各種叫賣聲。

三:中山路●糖心糍

糖心糍

粿皮軟糯,冰片糖入口即融,散發出冰涼的甜味,鼓起腮幫咀嚼,層次分明,香甜可口,縈繞唇齒甜到心裡的味道!

四:中山路●高佬牛雜

高佬牛雜

牛雜最重要的有三樣:肉、醬、湯。高佬的牛雜主要是牛腩、牛肚,用鐵線串起來。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勝在大巧不工,挑出牛肉好吃的那些部分,香軟彈牙。

五:公園路●陳皮雞翅

陳皮雞翅

陳皮雞翅酸甜微苦,有橘子的清香,與肉類同烹可消脂除膩,在享受品嘗陳皮雞翅的過程中,據小編了解陳皮還是一味常用中藥,常食可以通氣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和降逆止嘔功效,贊!

六:中山路●任氏湯丸

任氏湯丸

文明路中段,任氏湯丸,做有特色湯丸,咸甜皆可。飯後散步必吃之一。小編尤其喜歡吃他的花生芝麻湯丸,超好吃!

七:竹蘭街●榕木頭艾籺

榕木頭艾籺

艾籺是壽桃籺的甜版,形狀也是一個桃子劈開的截面。只是籺皮是用艾葉搗成艾蓉,再用艾蓉和糯米粉混合搓成的,因此籺皮呈黑色並帶灰白的點點狀如果說籺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大概是一直沒有離開我們,以前吃,現在吃,以後也會一直吃下去。

八:光明路橋頭●鄧公豆花

鄧公豆花

又白又嫩,小編每次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都會留下來吃上一碗。然而鄧公不止賣豆花,還有涼粉草,夏天吃上一碗整個人都涼快了。

九:中山路●龜老吉龜苓膏

龜老吉

他的存在印記在無數80後的童年記憶里。 時代變遷,人來人往,然而小小的涼茶鋪依然還是當年的涼茶鋪。竹編質地鋪設的牆壁與四周,還有門口那幾個裝滿涼茶的標誌性葫蘆,還未入內,童年的記憶就如電影般浮現在眼前,無比熟悉親切。多年的街坊鄰居,夏天來喝涼茶,冬天來吃糖水,都是老習慣了。

十:光明路●新口味

新口味

這家存在高州已經足足17個年頭之久的老店 應該不需要小編多說什麼了吧。其獨特的調料醬成為了這家店的獨特之處。

十一:文明路●啡常生活

啡常生活

一間堅持用好茶,品牌純奶慢工煮出好喝奶茶的西餐廳!我想,還是值得支持和鼓勵的!

十二:桂圓美食●水果吧

水果吧

晚飯後休閑的好去處,用料足,因為店剛好靠近筆架山附近,一邊遠望欣賞筆架山風景,一邊喝果汁。

還未結束呢.......當然高州美食不止這些~

小編期待下一期再為大家分享好吃特色的高州美食!

GIF

小編又餓了,你們看完有想到什麼好吃的記得留言告訴小編哦。

本帖僅為宣傳高州特色文化和飲食文化,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任何人員不得利用本帖作為商業用途或者以本帖名義作任何經濟往來。

圖文 ▏團委小編、最茂名微信公眾號 、高州手繪明信片及網路摘取

排版 ▏陳鵬程 楊偉傑

審核 ▏陳 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州共青團 的精彩文章:

TAG:高州共青團 |